發燒話題

選校選系搞不定? 掌握這些觀念兼顧個人興趣與合適科系

選校選系搞不定? 掌握這些觀念兼顧個人興趣與合適科系

✨選擇科系的五大重點:如何有效規劃你的學習路線!✨🚀大學生或家長在選擇科系時,經常會感到困惑與焦慮。今天,我們邀請到了職涯發展顧問陳坤平老師,來為大家分享如何幫助學生做出明智的科系選擇。✨📌 重點秘技先看:✅ 選擇科系的困難與考量:- 興趣與未來的挑戰:學生在選擇科系時,常面臨對興趣不確定、擔心選錯科系的焦慮- 學業挑戰:如何保持學習興趣並應對科系中的課業挑戰✅ 興趣與科系選擇的關聯:- 興趣≠適應:興趣不一定能幫助你順利適應科系的課程與職業- 自我反思:反思高中學習經歷,是否參加過相關活動或測試過自己的興趣✅ 避免選擇假性興趣:- 假性興趣的例子:如受到媒體影響或短期興趣(如想當運動員)而選擇科系- 檢視興趣的持久性:確保你的興趣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持續,並能夠承受科系的學業壓力✅ 科系選擇的思考框架:- 深入了解科系:查閱大學網站,了解不同學校的科系特色與課程內容- 職業規劃:確定所選科系未來是否能夠支持你的職業目標✅ 如何更深入了解科系:- 查閱資料:利用學校網站、課程介紹及影片來了解科系的詳細內容- 了解學校的研究方向:探討教授的研究領域及學校的升學發展📢 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決定你未來的職業方向!在面對眾多科系選擇時,這些關鍵的思考與準備能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立即觀看影片,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科系,開始規劃你的學習旅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KZS9-uRZk🔹 影片摘要: 本影片深入探討選擇科系時需要考慮的五大重點,從興趣、學業挑戰到職業規劃,幫助學生們做出明智的選擇。首先,分析學生面對的困難,並提醒興趣與科系選擇之間的差距。接著,提供具體的建議,如何深入了解所選科系的課程與未來發展,避免選擇假性興趣,並提供如何查找資料的技巧,幫助學生更加確信自己的選擇!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大考中心29日分科測驗各科五標。(圖/記者林育如攝)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29日公布成績及各科五標。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表示,各科近三年五標接近,大致維持穩定,考科題目具鑑別度。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物理:48、41、28、18、14;化學:51、44、32、21、15;數學甲:45、38、27、18、12;生物:53、48、37、28、23;歷史:52、47、40、33、28;地理:51、47、40、33、28:公民與社會:52、47、39、31、25。 113分科測驗 各科五項成績標準。(圖/大考中心提供) 113學年度生物、歷史、地理與公民與社會考科的五標為接近,頂標介於51至53級分,前標介於47至48級分,均標、後標與底標分別介於37至40級分、28至33級分與23至28級分。 化學考科各標略高於物理考科,頂標分別為51及48級分,前標為44級分與41級分,均標32與28級分,後標與底標分別為21及18級分與15及14級分;數學甲考科頂標為45級分,前標為38級分,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27、18、12級分。 近三年分科測驗各科五項成績標準比較。(圖/大考中心提供) 物理考科與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皆介於111年至112學年度之間,後標較其餘兩年略低,底標與111學年度同;化學考科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前兩學年度高,底標與112學年度同。 數學甲考科113學年度五標均較另兩學年度高,各標較111學年度略高2至3級分;生物考科頂標、前標、底標三年相同,均標、後標較前兩年略低1級分。 歷史考科頂標、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介於前兩學年度之間,後標與底標與111學年度相同;地理考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112學年度略低2級分,底標則略低1級分。 公民與社會考科較112年學年度高1級分,介於前兩個學年度之間,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後標、底標則較前兩學年度略低2級分。 除公告五標之外,大考中心也宣布學測英文考科篇章結構題型選項數調整。歷經研議與多方討論溝通,已經教育部核定調整,由原本「四選四」調整為「五選四」;由五個選項選出四個正確答案,分別填入適當的文章空欄中。此調整自115學年度學測英文科開始實施。調整後115學年度學測英文考科的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將同步公告,提供高中之學期課程規劃與應考準備參考。更多大學考試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公民與社會考科偏難 關注多樣社會議題

公民與社會考科偏難 關注多樣社會議題

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左)、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中)、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右)。(圖/林育如攝)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3日最後一科為公民與社會科測驗。大考中心統計,應到人數21151人,實到19599人,缺考1552人,到考率92.66%,缺考率7.34%。 入闈教師群表示,試題取材自生活與學術情境,如生活情境以考生所處校園現象開啟第1題,從校園、社區、社會、國家到全球,最末並以國際秩序討論為整卷結尾,引導考生對日常生活與社會各種現象,進行理解與詮釋。 題數、題型配置同112年,包含選擇題型39題與非選擇題型4題,共計43題。另外,題組題共計12題組32小題,不但整合不同主題的學習內容,且其中有9題組為跨學門試題,以測驗考生知識統整和應用公民知識,論述自己主張,並能提出合理論證的能力。 13日在最後一科「公民與社會」考科結束後,入闈教師、試考生、研究人員出闈場。(圖/林育如攝) 今年試題對社會處境不利群體權益保障尤為關注,如障礙者、少數族群、農民、勞工與國際移工、助產士等。時事議題則有行政立法運作機制、年長者犯罪、性別、限水措施、國會立法程序等。 入闈的試考生認為,本次考題靈活、題型多元,且相較傳統社會科題型,本份試題單純背誦類題型較少,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臨場對考題文字的理解、思考與辨析。此外,試考生也指出,本份試題可視為紛亂社會中理性的縮影,涉及身心障礙、族群、勞工、性別與國際移工等社會議題。 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科整體而言,難易度中間偏難,具鑑別度。題目文本的選擇較往年多元,增加過去少見的創新題材。在題型上,圖表數據判讀題亦增加。學生不僅需熟悉課綱學習內容,亦需著重對各種生活議題的觀察,運用公民公民知識概念分析題文資證據,統整各項資訊並進行邏輯推理,才能準確作答。 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針對命題分析指出,今年命題取材包含少數族群議題,如原住民政治參與、多元族群文化等;勞動議題命題數增加,如勞動權益、國際移工權益;全球化議題亦將世界貿易組、國際政治與衝突入題。 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表示,針對混合題及非選擇題,整體而言,此次題目偏難,占總分30分,其中非選擇題占22分。蔡銘晃老師指出開放性提問為將來命題趨勢。但若開放性提問不夠精準,在答題上容易包含各種可能答案。例如第37題需回答兩項法律理由的提問,難以判斷是否從法律角度去說明或是以法律原則回應提問,學生難以聚焦作答。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分科測驗生物考科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 鑑別度中偏高

分科測驗生物考科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 鑑別度中偏高

建國高中周麗芬老師(左)、建國高中劉玉山老師(中)、新莊高中李貞苡老師解析生物考科。(圖/林育如攝)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2日第4節進行生物考科測驗。大考中心表示,應到人數15484人,實到13987人,缺考1497人,到考率90.33%、缺少率9.67%。 入闈的高中教師分析,生物考科核心素養包含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本質、核心概念。測驗主軸包含各學科基本知識概念、科學史、進階概念統整能力、邏輯辯證、實驗設計、資料分析、圖表判讀、解釋、應用、推理與問題解決。 試題取材從課本學習出發,廣泛涉獵時事與科學新知,注重實驗實作。當中包含邦克列酸中毒事件,讓學生深入認識中毒事件在生理上的致病機轉;另也有最新分子生物演化與發生生物學的期刊論文轉換成的閱讀題。此外,透過實驗題著重學生親身體驗後對現象、觀察所獲得的認知,如同生物學在博物層次強調實際觀察、經歷所帶來的知識累積。 本次闈內試考生認為,整份試題取材橫跨選修生物的內容,選修生物第4冊的比例較往年提升,選修生物第3冊的比例則較少。 大考中心表示,整卷試題尚算適中,部分來自需要大量基本生物學認知,學生只要有認真學習課本知識,一定能認知理解每一題的題幹或選項上的測驗內容與主題。 建國中學劉玉山老師表示,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鑑別度中偏高。以往單複選混合在一起,今年把單選、多選分開。主要希望學生具備核心知識,再融入分析、歸納、判讀能力,因此大部分為科學素養題,但也不少記憶性知識。 劉玉山老師指出,少數題目超過課本內容,例如第3題C及D選項,同學可能不易判斷。建國高中周麗芬老師,今年題目縮短有利學生閱讀,結合基本知識、推理,能考出學子能力,她相當肯定出題老師的用心。 新莊高中李貞苡老師表示,今年考題如邦克列酸中毒事件,從時事題測驗學子能否透過生活連結生物學基本知識的學習。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地理考科難易度中等 混合題是取得高分關鍵

地理考科難易度中等 混合題是取得高分關鍵

南湖高中林靜怡老師(左)、麗山高中廖偉國老師(中)、中山女高林姿吟老師(右)。(圖/林育如攝)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3日舉行第2天測驗。第二堂進行地理科測驗,大考中心統計,應到人數17750人,實到16262人,1488人缺考,到考率91.62%,缺考率8.38%。 入闈教師解析,本次出題涵蓋課綱各面向,包含地理技術、地理系統、地理視野、空間資訊科技、社會環境議題、探究與實作等。 本次命題設計包含關懷鄉土的實證研究,如澎湖三十六島 特色;時事入題,如歐盟於2024年12月後全面採用USB Type-C充電插槽;生活素材入題,如以長照2.0與老年人口分布關聯作為「探究與實作」議題;多元環境議題,如碳排大國的碳排量變化。另外,亦有新科技與網路使用素養、由地表實例提問地理基本概念、SDGs的實踐等議題也入題。 闈內試考生認為本試題題型大致與往年大考相似,變化不大,但還是有較為新穎的題目設計。如第17題給予經緯度等資訊,配合圖片測驗考生對於空間的認知以及方位角的概念;如36、42題分別要求考生繪製面量圖與氣候圖,考生需對於統計地圖與統計繪製原理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才可作答。 試考生評論此次試題不刁鑽,考題在題幹中敘述鮮明。考生只需把握地理應用與知識等課堂重點,穩扎穩打應能取得基本分數。 中山女高林姿吟老師、南湖高中林靜怡老師、麗山高中廖偉國老師3位高中地理教師群評析今年地理科考題表示,今年難易度較去年大致相同。 對於今年試題老師對圖示清晰度、出題等面向都給予肯定。南湖高中林靜怡老師表示,往年有學生反應圖示不清楚問題,今年試題圖示都很清晰;而在出題上,例29-30題,結合地形基本知能、比例尺應用觀念,可考出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此外,在繪圖題部分,但若課堂有好好學習,相信都不會有問題。 麗山高中廖偉國老師表示,今年乍看難度考題較往年高,但若觀念正確,仔細判讀,仍可拿分。談到學生學習及思辨能力,廖偉國老師憂心現在學生普遍習慣滑手機,恐造成思考能力的退化。另外,由於前幾年疫情,許多高一學生當時採線上學習,這是否影響學習及分數,這可能是未來可以追蹤調查的方向。 廖偉國老師再提醒學子,除112年圖表占比相對少外,但每年仍一定的考題比例,建議學子不管學測、分科測驗,讀圖表能力都很重要,這是考生未來在準備時不能忽視的地方。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也針對地理考題解析並表示,今年地理科從生活情境入題,融入SDGs與長照,強調地理技能、地理系統和地理視野應用。試題包括圖表照片等應用等,作圖回歸氣候圖、面量圖的基本製圖,整份試題難易度中等,混合題是取得高分關鍵。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111年 07月27日 指考簡易查詢網頁|指考五標公告

111年 07月27日 指考簡易查詢網頁|指考五標公告

依據1111整理大考中心所公告的111年指考重要日期表,現已來到了8/16寄發指考成績單的放榜日子!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一如既往地在上午9點開放線上指考成績查詢系統,並公告招生名額(含回流名額)、登記分發志願單機版、指定科目考試組合成績人數累計及最低登記標準,以及開始開放繳交登記費。 111年指考分數查詢-傳送門如下: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成績標準一覽表: ※以上五項標準之計算,均不含缺考生之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例:某科之到考考生為24,982人,則該科五項成績標準為 頂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21,985名(24,982×88%=21,984.16,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前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8,737名(24,982×75%=18,736.5,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均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2,491名(24,982×50%=12,491)考生的成績,再取整數(小數只捨不入)。 後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6,246名(24,982×25%=6,245.5,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底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2,998名(24,982×12%=2,997.84,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附上比較的去年109指考五標: 資料來源大考入學中心簡易網頁

110 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成績相關統計資料

110 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成績相關統計資料

106-110 指考報名人數與各科選考人數指考報名人數於 106 學年度為 47,334 人,107 與 108 學年度因包含龍年出生考生,107 學年度較 106 學年度增加 3,408 人,而 108 學年度僅較 107 學年度減少 1,623 人。之後呈下降趨勢,109 學年度 較 108 學年度減少 5,371 人,110 學年度則較 109 學年度減少 2,830 人。各科選考人數亦相較於 109 學年度減少,國文、英文減少比率和整體報名人數減少比率相當; 而社會領域考科減少比率較高於自然領域考科減少比率。110 指考各科成績標準※以上五項標準均取為整數(小數只捨不入),且其計算均不含缺考生之成績,計算方式如下:頂標:成績位於第 88 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前標:成績位於第 75 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均標:成績位於第 50 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後標:成績位於第 25 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底標:成績位於第 12 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

109指考五標公告、寄發指考成績簡訊|7/17起開放指考查詢

109指考五標公告、寄發指考成績簡訊|7/17起開放指考查詢

依據1111整理大考中心所公告的109年指考重要日期表,現已來到了7/17寄發指考成績單的放榜日子!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一如既往地在上午9點開放線上指考成績查詢系統,並公告招生名額(含回流名額)、登記分發志願單機版、指定科目考試組合成績人數累計及最低登記標準,以及開始開放繳交登記運用以上公告資料,可以做些什麼事?1-從109指考五標變化來初步觀察考題難易度變化:與108學年指考相比,今年英文、化學、物理、歷史的頂標分數都提升,其中化學提升5分最多;而國文、數甲、數乙、生物、地理、公民與社會的頂標分數降低,其中國文跟數乙降低8分最多。如下表:附上比較的去年108指考五標:2-使用最新109年指考落點分析查詢系統:在1111落點分析的部分,系統已於7/17將比指考五標更為詳細的「109年指考各考科累積人數資料」進行更新(如下圖),可清楚讓考生掌握自己的各考科成績在全國中的PR值。此外,更在系統結果內參考109指考五標,並加以衡量今年考題難易度變化,提供了109錄取分數預估,藉以推測考生的校系錄取機會。最後提醒,指考線上登記分發志願的時間為7/24上午9:00起至7/28下午4:30止拿到指考分數的各位考生,趕緊把握時間做指考落點分析吧!立即輸入成績1111指考落點分析祝福各位考生校系申請一切順利。

109指考報名開始了!

109指考報名開始了!

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大考中心已於 109 年 2 月 12 日公告 109 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以下簡稱 109 指考)日期延後至 7 月 3 日至 7 月 5 日舉行;並於 3 月 11 日公告部分試務日程異動。但 109 指考報名日期不變,仍自 5 月 19 日起至 5 月 28 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報名與簡訊通知應試號碼相關事項》 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在學學生,應一律經由就讀學校辦理集體報名;其他具備報考資格者,可委託經政府立案且已獲得本中心發給集體報名單位代碼之補習班報名,亦可個別網路報名。報名時,應依簡章規定繳交照片,並完成繳費。未於規定期限內辦理報名、繳 交照片及繳費者,視為未完成報名手續,逾期概不受理補辦報名或繳費,並不得參加考試。 提醒考生,依 109 學年度考試簡章,109 指考將不再寄發紙本考試通知,改以簡訊通知應試號碼與本中心查詢網址,請考生於報名時盡量填寫行動電話號碼,此號碼亦作為成績通知、試務緊急連絡或大學入學通知使用。若無法填寫行動電話號碼,亦可直接至大考中心網站查詢相關資訊。 有關指考相關資訊,可至大考中心網站「指定科目考試專區」 查詢;《選才電子報》第 309 期刊載 109 指考報名注意事項,考生可多加閱覽。 《因應疫情調整試務日程及試務作業》 一、試務日程調整: (一)試場分配表及考試地點公布日期:6 月 22 日至 7 月 5 日 (二)突發傷病考生應考服務受理申請日期: 1. 由本中心受理:6 月 22 日至 6 月 30 日 2. 由考區受理:7 月 1 日至考試當日 (三)試場查看開放時間,為各考場開始考試當天之前一天下午3時至5時。 (四)考試日期:7 月 3 日至 7 月 5 日 (五)公布前一日考試科目選擇(填)題答案:7 月 4 日至 7 月 6 日 二、試務作業調整: 109 指考「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應考服務特殊項目申請表件」中之「診斷證明書」得以政府機關開立,且具身心障礙類別及程度分級(如:輕度、中度、重 度、極重度)之證明文件替代,包括身心障礙證明,或有註明障礙程度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發之教育鑑定證明等。 三、為確保考生安全應試,考生如須於無冷氣試場應試且無法吹電風扇,請於報名系統內敘明特殊情況,報名日期截止後,不得要求更改。 四、本中心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及教育部之規範,擬定「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 肺炎疫情特別準則」及相關防疫措施,除公告於本中心網站「最新訊息」及「指定科目考試專區」外,亦會發函集體報名單位轉知考生。 《使用指定科目考試成績招生管道相關事項》 指定科目考試成績主要用於大學考試入學招生管道,考生在報考指定科目考試前務必 先了解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校系採計的科目,以免因未報考某些科目而影響選填志願。 各大學招生之報名資格悉依各校系招生簡章之規定辦理,以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報名大學招生之考生,若經招生單位審驗報名資格不符,將會被取消錄取或入學資格,請考生務必注意相關招生簡章規定。 有關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相關資訊請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或電洽 06-2362755 查詢;另部份大學進修學士班招生亦採用某些科目的指定科目考試成績,考生可查閱相關招生簡章之規定。 (資料來源:大考中心)

指考應試密技 每天1.5小時給數學

指考應試密技 每天1.5小時給數學

指定考試(以下簡稱指考)的測驗目標,是為了協助大學校系選才,針對考生未來修習各校系專業課程時所需之數學知識,進行較具深度的評量。因此,在指考歷屆試題上,數甲具有以下特色:(1)多個概念整合(2)有相當程度的計算量(3)少有「情境題」,直接考數學程度。而數乙則具有:(1)觀念單一(2)題幹偏長(3)圖表稍多,但計算不難的特色。近5年數甲試題的命題重點是:函數、方程式、不等式、機率、三角函數、平面幾何、空間幾何、矩陣、微積分(微積分每年約出40分左右)等與大學的初等微積分、高等微積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之課程可相銜接的單元;而數乙的命題重點則在於:多項式、多項方程式、多項不等式、指對數、矩陣、排列組合、機率、數據分析、統計。這些與大學的商用微積分、統計學、作業研究之課程有關的單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99課綱首度將過去只有自然組才會考的「極限」,列入高三下的選修單元,因此,選考數乙的同學比較少有這單元的數乙歷屆試題可參考(除了103年的多選的5題外)。因此建議可由數甲歷屆試題中找極限題目練習,以強化個人答題能力,使自身更增加在指考選填志願時的競爭力。及早準備,核心統整千萬不要等到申請結果揭曉後,再開始準備指考!須知距離指考時間只剩下2個月,是不可能將1到6冊做充分複習的,其實,從考完學測的隔天,就是準備指考的開始,同學更不可對三下的課程漫不經心。許多實例顯示,高三下的課程往往與大一的課程內容息息相關,所以相反地同學們應更認真聽高三老師的授課,增進未來對大一課程的理解及吸收程度! 另外,可擬好計畫,每天至少固定算1.5至2小時的數學,至少將近5年歷屆試題,老師指定的教材,和過去訂正過的考卷等做到精熟。並多與師長或同儕討論破題策略與解題技巧,以因應要求統整觀念或計算能力的指考。準備數甲的同學,林名揚老師建議應採用核心讀書法,也就是將一個個重要概念,做延伸與比較,例如:空間中給四點如何求體積?又平面上給三點,與空間中給三點求面積的方法有何差異?複數、向量與矩陣有何相同性質等。對照歷屆數甲指考試題中的計算題部分,常考題組式的綜合比較題,且占分相當重(如103年計算第一、第二題,102年計算第一、第二題,100年計算第一、二題、……)。 指考數學一共約有11~14題,作答時間固定是80分鐘,有兩題非選題(計算題),並且不倒扣!因此,不論答案卡或答案卷千萬不要留白!計算題即便無法完全答對,也要將相關公式及想法用文字呈現,或許可得到一些局部的分數,建議同學的大原則是:一定要挑會寫的先寫,答題順序是:單選→填充→多選→計算,並且至少預留30 分鐘做計算題。若同學們能參考上述原則,克服惰性,展現毅力,相信必能在指考數學科得到令人滿意的成績,在此預祝同學順利成功,金榜題名! 資料來源:yahoo

全球華人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25 1111 Job Ban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