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填志願的小幫手-學群數據知多少

選填志願的小幫手-學群數據知多少

昨日為統測登記分發的志願選填日第一天,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也於當天公布了相關的數據,今年登記分發的名額加上了自甄選入學回流的11,725名後,共計提供了47,149的招生名額。與107年的47,185相比,雖有些微減少,但若以國立大專校院為目標的考生,今年國立大專校院於統測登記分發釋出的招生名額多出了161名。比起在意國立大專校院看似錄取率稍高了一點,我們更需要擔憂的是私立大專院校的招生名額正在受到擠壓,因此志願的選填更是增加了未來這所大學是否還具有競爭力的風險。(統測選填登記志願系統>>


雖說參加登記分發的考生們在考試前就已經決定好了未來的方向,但是每年跨考其他群類別,或是升上大學後轉系的學生從來就不在少數,因此若是高職讀完仍對未來有所迷網的同學,不妨先來好好了解一下18學群近年來的就讀趨勢。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基本上除了107年受到龍年的影響考生有逆勢成長外,其餘自103年起每年的新生人數都是每況愈下,從103年的近25萬名新生數到107年不到20萬名的新生,其落差幅度已達到了22.93%。在此並不對各學群的優劣做出評論,事實上行行出狀元,不論各學群、各行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藉由新生選擇就讀學群的分布,可以看出什麼類型的學群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又或者可以逆向操作,選擇冷門的學群,在競爭者較少的情況下成為其中的翹楚。




各學群近5年走向:




新生人數自近兩年有不減反升的趨勢,且新生選擇資訊學群的比例也於107年達到最高7.34%。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為所有學群中最多者,然而近年新生人數明顯下降,與過往相比減少了萬名新生就讀。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受少子化影響於103年後持續下滑,然而新生選擇就讀數理化學群的比例卻有些微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並無明顯變化,唯新生選擇就讀該學群的比例有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不高,但於少子化的影響下並無減少趨勢。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近年受少子化影響,與過往相比減少近千名新生。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為所有學群中最少,近兩年新生人數卻逆勢上升近千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與新生選擇就讀該學群的比例,都於近年明顯下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逐年以近4%~6%的幅度上升。


詳細資訊>>



學群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與總新生人數同步減少。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4年後逐年下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整體並無明顯波動。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與過往相比雖有減少,但整體並無明顯的衰退。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新生就讀意願並無明顯變動。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新生就讀意願卻有逆勢些微上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自104年後有逐年減少的現象。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6年急遽降低後,於107龍年有些許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3年趨近飽和後,開始逐年下降,又以106年下降幅度最大。


詳細資訊>>


其他文章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不是履歷,而是「讓教授認識你」的重要窗口——專訪 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一份學習歷程,能否讓審查教授記住你?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陳皇銘教授指出:學習歷程不是為了展現豐功偉業,而是呈現「你是怎樣的人」。 在他眼中,比起成績亮眼的學生,一個能自我學習、願意反思、了解自身優缺點的學生,更能展現未來的潛力。陳教授強調:「就算成績不算頂尖,只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夠好、有想改善的地方,並能設定目標前進,就不用擔心未來會走不下去。」⭐ 跨領域超強、備受企業青睞的光電系許多人以為光電工程很抽象,事實上,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太陽能板、手機面板,到半導體與各式感測元件,背後都是光與電的應用。陽明交大光電系更是國內最早培育光電人才的系所之一,校友包括頂尖的雷射科技研究者王興宗教授。系上課程以「光電核心」為基礎,延伸至半導體、材料科學、生醫科技、綠能與智慧城市等領域。跨工程、電機與資工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國內外企業積極延攬的對象——包含 Apple 與 Meta 等國際公司都相當青睞。⭐ 成績不是唯一,光電系看重的 4 種能力許多高中生以為陽明交大只看高分,但事實上教授們更看重以下四種特質:1. 自我學習能力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不需要一直被提醒,就能在課業或專題中找到方向。教授說:「只要具備自學能力,就不會在大學四年迷失。」2. 語文表達能力不管是國文或英文,語言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有效理解、溝通與跨域學習。在第二階段審查時,語文能力往往是差異關鍵。3. 反思能力遇到瓶頸怎麼辦?反思能幫助學生找出弱點,調整學習方式,是成長的核心動能。4. 美感與跨域感受力光與影的變化就是藝術,美感與好奇心能引導學生探索更多可能。教授甚至表示:「比起只會念書的學生,我們更欣賞對世界充滿興趣的人。」陳教授打比方:選材就像組一支棒球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投手,多元組合才能激盪出最好的環境。⭐ 真正重要的不是比賽獎狀,而是「你的思考」陳教授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往往只強調獎項或豐功偉業,卻忽略了審查委員真正想知道的其實是:你是誰?你如何成長?他提出以下建議:1. 必須寫下自己的反思有活動、比賽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如何影響你?有沒有激發你做某個計劃?有沒有形成一個科展題目?你如何補強自己的弱點?能清楚認識自己,就是最好的呈現。2. 不要害怕呈現缺點教授們不是來挑毛病,而是希望看到一個「願意變好的人」。3. 自傳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把名字換掉後看不出差別,那份自傳毫無個人特色。教授會更希望看到與你的學習歷程互相呼應的內容。4. 活動不用刻意堆疊不是參加更多社團就比較優秀,而是從活動中你獲得什麼。5. 轉換興趣不會扣分若從文科轉到光電,只要能清楚說明轉折原因,教授仍會欣賞你的動機與決心。⭐ 學習歷程的核心:透過反思成為「能定義問題的人」成績只是最後的結果,但學習歷程讓同學能檢視自己:哪些學會了?哪些還不會?哪裡做得不理想?下一步如何改善?這樣的反思能幫助學生建立扎實基礎。陳教授說,未來在大學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能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想辦法解決。學習的道路充滿未知,但能反思、能自主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文章來源:轉載自優歷(原文標題:學習歷程不是產品履歷,我想要的是「認識你這個人」|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115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已於11月5日啟動報名,將於12月13日(六)舉行。考生必須把握從11月5日至11月11日的短暫報名期間。由於高中英聽兩次成績將可擇優採計,這對於目標校系有英聽門檻的考生而言,是提高升學競爭力的關鍵機會。高中英聽二次報名:重要時程與規定報名與考試時程一覽報名身份與資格在學學生:一律由就讀學校辦理集體報名。非應屆生/同等學力者:可委託補習班代報名,或選擇自行個別報名。二次英聽應考策略:熟悉題型與答題節奏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共分為五大題型:「圖片聽解」、「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及「長篇聽解」。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指教:高中英聽不僅是語言能力的評量,更是資訊整理及應變能力的考驗。建議考生應善用試題示例與模擬試題,熟悉各題型、掌握答題節奏與技巧。透過平時累積的聽力練習,在正式考試中發揮最佳表現,確保達到目標校系的英聽門檻。報名後續提醒:資料確認是關鍵報名截止後,考生必須在11月14日至11月18日間登入考生專區,確認個人報名資料。若發現姓名、考區或試場資訊有誤,應於11月18日截止日前完成資料更正。這是確保考試權益,避免行政疏忽的必要步驟。你的升學與職涯,現在就行動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已進入倒數計時。請立即確認你的報名狀態,並將重心轉移到備考訓練。想利用專業工具,比對自身能力與校系要求,制定最優化的升學策略嗎?使用1111落點分析與志願探索工具:https://exam-match.1111.com.tw/使用升大學AI小精靈快速規劃與建議:https://exam-match.1111.com.tw/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