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護理獎學金52萬 保證就業年薪百萬元!
2025-01-21 上午 09:36媒體中心/綜合報導亞大護理學系開設手術全期護理課程,於「未來護理中心」模擬手術室情境進行教學。圖:亞洲大學提供全台醫院醫護荒致求才若渴,亞洲大學護理學院護理系,獲「中亞聯大」2家附屬醫院、及全台17家醫院,提供「優秀護理獎學金」,每年12至13萬元不等,紛紛到該系搶才;加上亞大創辦人蔡長海提出的「四大保證」,畢業即高薪就業,年薪可破百萬元!蔡創辦人表示,亞大附醫8年前啟用,現又在豐原區蓋第2家醫院、1家長照機構,及生技、公托園區,需育才2000人投入服務。亞大全力培育同學成為「AI智慧大健康產業」人才,中醫大、亞洲大學系統學校「中亞聯大」附屬的2家醫院,提供亞大學生「護理獎學金」,每年每位13萬、4年領52萬元,均保證就業。蔡創辦人對亞大護理系領獎學金的同學提出「四大保證」:畢業後到亞大附屬醫院就業,月薪5萬元起跳。純白天班年薪80萬以上,輪三班者“年”薪破百萬元、每月休8天。今年加薪平均5%,比公務機關3%高。員工介紹護理師到亞大醫院,每位2萬元獎金。此外,中醫大醫院提供「醫療資訊獎學金」給亞大資工AI同學,每生每年10萬元,4年40萬元。亞大附醫提供「長照獎學金」給亞大長照系,每年每生6萬元,4年24萬元。亞大校長蔡進發說,亞大新生繁星、考試分發、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的各項獎學金,最高360萬元。今年新增加「英文前標及任何一科均標者」每年2萬元獎學金。畢業後可到「中亞聯大」附屬30個醫療體系、衍生企業就業。
書審面試/台大化學系教授:關鍵在於學習動機與邏輯思維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2025年學測成績公布後,考生進入個人申請階段,書面審查(書審)成為決定錄取與否的關鍵。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副系主任邱靜雯分享了書審準備的關鍵要點,另外系主任陳振中也在系上訪談影片(觀看訪談)中,剖析化學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畢業生的多元職涯選擇,為考生提供完整的申請與發展指南。邱靜雯強調,申請者的書審資料應充分展現對化學系的興趣,並透過相關學習經驗與活動來佐證,她提到,如果考生表示自己熱愛化學,卻從未修讀相關課程,也沒有參與任何化學競賽或實驗計畫,那麼這樣的書審內容缺乏說服力。她特別提醒,考生應確保書審內容的真實性,教授們會仔細比對過去的學習經歷,若申請動機與學習歷程不符,或有過度包裝的痕跡,反而可能降低錄取機率,她表示,希望看到考生如何透過過往的經驗發展對化學的興趣,而不是單靠文字強調對這個科系的熱愛。此外,避免無關內容與流水帳式敘述也是關鍵,邱靜雯建議,不要填滿過多無關的活動來讓履歷看起來豐富,教授更關心的是學生如何將所學內化,並展現邏輯思維與學習能力。書審內容應挑選與化學相關的經歷,清楚說明如何影響學習動機,並具體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在台大化學系的訪談節目中,陳振中進一步探討了化學系畢業生的職涯發展與產業需求。他指出,化學專業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扮演關鍵角色,在產業應用方面也極具發展潛力。「化學是從零到一的創新推動者,透過基礎研究開發新材料與新技術,再交由工程領域進行量產與製造優化,」陳振中表示,目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對化學人才需求極高,特別是在材料研發與製程技術方面,化學專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量子材料、環境科技、傳統化工產業等領域,也同樣高度依賴化學人才,顯示該領域的廣泛發展潛力。他也強調,隨著AI技術的進步,化學學習方式正在改變,以往學生需閱讀大量英文文獻,但現在AI輔助搜尋已降低語言障礙,然而,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與創新思維仍是不可取代的核心能力,即使科技再進步,化學研究仍需仰賴科學家的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這些能力也將成為書審與未來研究的重要指標。對於化學系畢業生的未來發展,陳振中表示,不同學歷的學生在產業中的定位有所不同。例如,以台積電為例,該公司的研發團隊大多由博士擔任,碩士則主要負責技術開發與應用。他認為,是否選擇深造,應取決於學生的個人興趣與未來志向,而非單純跟隨趨勢。談及化學系畢業生的未來發展,他強調,學生應該以興趣為導向,而非只追逐熱門產業,他認為,即使半導體產業薪資高,若學生真正熱愛傳統材料、環境科技或生物化學等領域,也能在專業發展上發光發熱,他進一步說明,創新來自興趣與專注,真正有價值的突破,往往來自於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勇於探索未知,而不是單純跟著市場趨勢走。針對台大化學系的課程發展,邱靜雯表示,該系仍然以基礎科學為核心,但近期課程設計已做出調整。目前必修學分減少,選修課程變多,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更專精的方向,例如材料化學、分析化學、生化應用等。這樣的改變讓學生有更大的彈性發展,未來畢業後也能拓展至不同領域。綜合邱靜雯與陳振中的建議,考生在準備書審時,應確保內容真實,並透過具體的學習經歷展現對化學的興趣與適合度。台大化學系不僅注重專業知識,也強調創新思維、邏輯推理與問題解決能力,這些特質將成為未來學術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在職涯選擇上,學生應根據自身興趣與能力,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半導體、材料科學、生物化學或傳統化工領域,真正的創新來自興趣的驅動,而非單純追逐市場趨勢。隨著AI技術與產業需求的變化,化學領域仍將持續發展,為台灣科技與工業提供強大的動能。
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
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 圖片來源:Freepik後天(1/18)大學學測登場,然而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10年來已有超過15所大學關門,教育部預估117學年時,大一新生只剩15.7萬人,成為各校辦學的一大挑戰;因此校方無不在「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學與學術專業」、「辦學成效」以及「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等面向持續精進,以培育業界人才為首要之先,企業對於現下高教人才素質是如何評價呢?企業最愛五強!成大 臺大 臺科大 陽明交大 清華 政大AI熱潮方興未艾理工名校強勢霸榜科技大學急起直追1111人力銀行與TUN大學網合作「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針對有選才權力的企業負責人、主管及人資進行抽樣,調查項目包括「整體表現排行榜」、「公私立大學排行榜」、「公私立科技大學排行榜」、「18學群職場競爭力排行榜」以及「畢業生特質」等大類,分析企業主在進用人才時最偏好的學校,以及重視的特質,提供給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的新鮮人與家長做為選擇校系的參考(詳細內容請見《2025升大學指南》)。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隨著全球AI龍頭輝達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幾乎已成定局,搶著念高含金量的理工相關科系,更成為考生及家長的一時之選,建議學測放榜後,考生可先核對答案並進行1111「落點分析」,透過科學精準的大數據,有助於考生順利申請到有興趣、有前景的夢幻科系。1111人力銀行推出落點分析網站包括學測、分科測驗、統測成績的落點分析,涵蓋多種升學管道,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升學資訊,像是考生最需要的「考古題」,內含近10年歷屆筆試與口試考古試題,讓學生免費下載模擬練習;「書面備審資源」則提供各領域的面試題庫,結合面試攻略與書面備審資料準備建議,助攻提高申請成功率,為大一準新鮮人提供指引。1111人力銀行技術顧問葉耿甫也指出,改版後的1111「落點分析」,今年導入AI模型和數據分析工具,結合AI大數據運算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分析歷年升學數據,可以即時更新資料庫,確保分析結果不會過時,囊括學測、分科測驗、統測成績的精準落點預測,搜羅全台近三千個學系,還新增考科組合篩選功能,考生可以自行篩選校系參採科目,方便比對志願,並顯示多種組合類型成績以及前年度級分換算,以快速了解個人的優劣勢,成功搶進夢幻大學。今年企業最愛大學評比,從「整體表現排行」的十強來看,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成功大學,在國科會支持下籌組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匯集12所平台學校的研發量能及前瞻技術成果,活絡高雄大南方產業淨零轉型所需的人才串聯、前瞻技術創新及交流,成為引領南臺灣產業轉型的中流砥柱,兼具學術研究與接軌實務的方向,讓畢業生備受業界關愛。臺灣大學,在QS 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世界排名第68,是臺灣唯一進入世界百大的高等教育機構。擁有16個學院,58個學系、146個研究所、34個碩博士學位學程,橫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藝術領域,每學期開設的課程數將近8,000班,無論從擁有的學術領域或開設之課程數,在全國的大專校院中無人能出其右,多元的教學資源與人才,滿足了不同產業的需求。而在「公立大學排行」當中,今年前五名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政治大學。陽明交通大學,目前有9個校區分布於5個縣市,20個學院,學生人數約2萬人,研究生佔58.5%,前瞻資通訊技術及大數據人工智慧是其優勢及強項,在深厚研發技術下掌握脈動與日俱進,孕育出許多科技圈翹楚人才。政治大學一直以人文社會科學為核心優勢,人才質量極佳,面對理工名校夾擊,表現依舊亮眼。為了推動國際化人才培育,與美商超微半導體公司(AMD)強強聯手,共同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MOU)。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底蘊,結合AMD強大的AI實力,積極推動臺灣北部AI生態圈建立指日可待。臺北大學持續深化中興法商時期的特色專長領域,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臺灣海洋大學共組「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共享教學與圖書資源,開發跨領域整合研究,合辦學程、跨校輔系雙主修,培育職能導向的特色人才,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今年的排名互有消長,傳統理工名校強勢霸榜,具備即戰力的科技大學急起直追,AI熱潮方興未艾,引領學校求新求變,跨領域學程已成顯學,愈加重視知識的整合,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老牌私校口碑佳淡江 輔仁 元智 三校鼎立 逢甲第四 世新搶五在「私立大學排行」當中,今年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元智大學三校鼎立,逢甲大學排名第四和去年一致,世新大學今年強勢進榜,排名第五。淡江大學與輔仁大學,兩所學校都是老牌私校,校友眾多且遍布各領域,成為未來畢業生就業的一大利基,淡江大學近年以「AI+SDGs=∞」為校務發展主軸,積極建置全雲端校園、線上教學平台及智慧節能系統。推動彈性學制,鼓勵跨領域學習,在資訊工程、電機工程、機械與機電工程等科系,強調資訊科技與智慧製造實作;而商管學院的資訊管理學系及AI創智學院的人工智慧學系,則重視AI應用與實務培訓,全面增進學生的職場競爭力,成效斐然深獲企業主重視。輔仁大學是全台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2020年成立第十三個學院「創新跨領域學院」,讓學生擁有更豐沛的跨域學習選擇,同時擁有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居私校之冠,多元學習風氣是一大特色,學生在校就能培養出跨領域專長,成為企業主挖掘人才之寶庫。世新大學今年排名表現亮眼,素來以傳播教育聞名,挾其優勢不斷精進,今年搶下第五,教學環境與軟硬體設備,滿足學生多元的學習需求,將傳播理論與方法集結應用於不同學系,邀請國內外獲獎肯定的業師任教,傳遞豐富經歷及專業知識,特色師資與教學成果相輔相成,激盪出極佳人才口碑。黃若薇指出,受惠於政府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的政策,拉進了選擇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的學費,未來私校有機會招到更適才適性的學生,得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素質以及註冊率,更能拉抬畢業生在企業主心目中的評分表現。「公立科技大學排行」出爐,今年由臺灣科技大學蟬聯冠軍,依序則是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以及虎尾科技大學。AI題材正火,點燃企業界對於理工人才的渴求,臺科大與AI晶片巨頭NVIDIA、PC大廠華碩共同成立AI數位雙生實驗室(AI Digital Twin Lab),協助師生訓練並運行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強化學生在生成式AI和數位雙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能力,培育符合產業需求人才。百年名校的北科大,重視實作的治學精神,全力發展實務教學與產學合作,是台灣第一所培育工業人才的學府,迎戰AI時代來臨,整合多方資源,成立獨步全台的前瞻技術研究總部,深耕AI、資安、智慧鐵道等學位學程,人才培育方針貼近業界所需。雲科大師資團隊堅強,有超過五成教師獲得歐、美、日名校博士學位,七成教師更投入產學合作,藉由學習地圖的規劃,對焦關鍵產業,協助學生在眾多課程中,提供職涯發展路徑,打底良好的核心能力,達到「畢業即就業、就業需優質」,深獲企業好評。職場前哨戰高教人才養成貼近企業需求致理科大深耕產學人資聚焦:工作態度 溝通能力 團隊合作 抗壓能力 學習能力23%企業包容Z世代磨合期達6個月44%盼4個月內上手「私立科技大學排行」結果揭曉,致理科技大學今年依舊獨占鰲頭,依序排名為明新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致理科大校友高達9萬多人,在業界有深厚的人脈、良好口碑,校方深耕產學,掌握趨勢與時俱進設定教學方向,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多元化的職能,與近千家企業簽訂就業守護神合作,落實幸福就業,畢業前即考取特定證照,透過課程、參訪與實習等機會提前熟悉企業文化,用證照含金量與競賽獎牌加值職能,深得企業主一致好評。明新科大,鄰近新竹科學園區與工業區及北臺灣數個工業區,全球前十大IC封測大廠過半都在學校附近設廠,除具備地理位置優勢,產業群聚容易吸引企業資源,共同培育人才與研發技術。學校為學生打造有如「Mini TSMC」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學生在類產業產線的扎實訓練下,縮短學用落差,再加上推動封測雙證照制度,落實「訓考就業」的育才理念,加速與產業對接。黃若薇表示,隨著時代變遷,勞動市場對於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漸趨多元化,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企業的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值得關注的是,企業需求已逐漸從硬技能轉向軟實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數據顯示,工作態度(82.2%)是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最重視的特質,其次是溝通能力(81.9%)、團隊合作精神(70.8%)、抗壓能力(69.6%)以及學習能力(69.5%)。至於專業知識雖然對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競爭力有一定影響,但並未列入企業最看重的前五名特質。這表明了隨著市場的迅速變化和行業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適應能力和快速學習的能力,而非僅僅依賴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而在實際招聘過程中,企業直接點出畢業生經常在某些關鍵領域中表現不足。調查指出,在面試過程中,最常發現應屆畢業生存在的問題包括:抗壓能力差(80%)、溝通能力不足(63.7%)、工作投入度低(59.7%)、職場禮儀缺乏(55.2%)以及缺乏團隊精神(54.9%)。當應屆畢業生入職後,企業通常會給予一段適應期,以便他們能漸進式融入工作環境和熟悉職位內容。根據調查,44%的企業會給予應屆畢業生3至4個月的磨合期,而23.1%的企業則願意將適應期延長至5至6個月,這也反映出企業對於應屆畢業生的不同期待,針對Z世代也必須更具包容性。1111人力銀行、TUN大學網【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調查時間:2024年8月1日至9月30日止調查對象:針對具有選才、用才權力的企業負責人、主管及人資進行抽樣調查。調查方式:透過線上問卷進行發送,有效份數2,297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2.05%
國立科技大學排行榜-勤益科大 結合德商備受矚目 醒吾科大 培養跨境電商能力
國立科技大學排行榜出爐,前三名分別是臺灣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雄科技大學今年進步兩個名次,表現亮眼。此外,屏東科技大學與勤益科技大學的名次都攀升,分別為第六名及第八名。 臺灣科技大學依舊鞏固冠軍寶座,在國際設計創新領域上擁有一席之地,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發布「2024 年世界大學排名」顯示,臺灣科技大學在國際展望項目排名全國第一,獲得各界高度肯定。設計系的學生更以「虛擬實境百變搖桿」、「RTV- 快速醫療指揮車」、「可拆式桌子」等作品拿下紅點設計概念獎,體現了臺灣科技大學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雄科大名次逐年攀升 高雄科技大學則深耕海洋科技領域,名次逐年攀升,今年更是勇奪第二名位置,不僅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合作,發展智慧化海洋科技,包括無人 機、遠程感測、數據分析等創新研究,提高海洋新技術的研究能量。同時,在海岸聚落永續發展研究方面設置了「海岸聚落創生實驗基地」,成為國內 首座推動海岸聚落研究的研究型「地方實驗室」, 展現了在海洋領域的深度合作和對社會永續發展的關注,成就卓越。 各學校除了在不同領域間擁有各自強項外,永續發展也是加分項目。雲林科技大學近年也開始投入永續教育,將環境、社會、和經濟三方面融入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懷,並鼓勵實際參與。近期更在臺灣企業永續學院競賽中獲得第三名,以其卓越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成為推動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引領者。 科技大學都在不同領域與產業間嶄露頭角,試圖與科技結合,爭取產學合作,學校成為學生畢業後能夠與企業無縫接軌的推手。勤益科技大學在智慧自動化工程領域迅速崛起,與德商 OPENMIND 合作,強化學生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競爭力,進而讓學生和教師都得以進行實際應用和研究。此產學合 作,不僅推動了學術界的發展,也為智慧機械領域培養了更多的優秀人才。 臺灣多所科技大學在卓越成就上展現領先水準, 並強調永續教育成為學校的重要加分項目,培養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懷。產學合作逐漸加深,各院校均積極拓展領域,共同奔向全球科技舞台,展現臺灣科技實力,努力推動在全球的影響力。 今年,相較於「國立科技大學」,「私立科技大學」排名變動較大,致理科技大學依舊拔得頭籌, 明新科技大學則進步一個名次,來到第二名。而 南臺科技大學與長庚科技大學都從去年十名之外, 分別躍升至第三名與第五名。 蟬聯冠軍的致理科技大學,近年來致力於「智慧創新」和「SDGs 永續發展」,並成立了「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強調企業應結合智慧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並突顯了社會價值大於經濟價值的觀念,為就業提早做準備。 第二名的明新科技大學,以獨特的「訂單式產學人才教學」模式為基礎,打造全臺首座半導體封裝 測試類產線。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將英語和程式 語言融入大一必修課程,培養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進修部則開設就業導向的產學培育班,引入企業訂單式教學,讓學生在感興趣的領域學習,透過實際案例與企業合作實習,強化專業技能。 今年突飛猛進衝上第三名的南臺科技大學,與臺南市政府攜手合作,推動產學合作計畫,取得卓越成果。除了與優質的傳統產業合作之外,也致力培訓人工智慧相關人才,強調實務應用,與多家醫院合作解決醫療難題。 國際化成果豐 另外,畢業即就業的學校,其一,龍華科技大學積極與 14 家半導體領域企業合作,成立半導體產學聯盟,提供學生高薪實習機會,整合科研實力, 致力於專注培養廣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其二,景文科技大學以國際化成果著稱,積極招收境外學生, 展現移動力、國際力、雙語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現, 並力求在國際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以達學生國際化、工作國際化的目標。其三,醒吾科技大學的國際商務系注重實務專精,與阿里巴巴國際站等企業合作,積極培養學生在 B2B 跨境電商領域的能力。強調「畢業即就業」,透過企業實習與專業課程,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專業人才。 綜觀來說,科技大學在智慧創新、產學合作、社會企業等方向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為學生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也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2024企業最愛大學 https://hs.1111.com.tw/news/HotnewsDetail.aspx?sn=425 2024企業最愛大學調查 https://hs.1111.com.tw/news/HotnewsDetail.aspx?sn=426
臺灣海洋大學 邀新鮮生加入國家海洋人才行列 擴大舉辦Hi! Young說明會
2023-05-09 上午 09:50媒體中心/綜合報導各學系帶領新鮮人及家長實地認識學系特色、熟悉校園環境。照:臺灣海洋大學提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今年招生表現依舊亮眼,112學年度繁星推薦、四技二專技優保送、特殊選才及運動績優單招入學等管道都相當不錯,在個人申請入學管道僅685個名額中,總計超過4千人報名。為增加新鮮人及家長對海大學習環境與辦學願景的認識,於5月6日海大育樂館舉辦「2023年Hi!Young新鮮人說明會」,吸引上千名學生與家長參加,將近半數為後續要採用「分發入學」的考生與家長。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是國內海洋科系最完整的國際頂尖大學,涵蓋海洋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相關的科技應用,從海洋生態復育、海洋資源調查及利用到海事工程、離岸風電、海洋能的設計、規劃與維運皆需要海大畢業的人才。海洋大學是海洋國家的智庫,也是培育海洋領域高階人才的搖籃,各傑出校友都是海洋領域的拔尖人才,中流砥柱,推行雙語教學的海運學院也培育出許多陽明、長榮、萬海等國際知名海運公司的船長以及各大航商的經理人。海大許泰文校長邀新鮮生加入國家海洋人才行列。照:臺灣海洋大學提供此次說明會由許泰文校長、呂明偉教務長、鄭學淵學務長及張祐維國際長為學生及家長介紹本校教學資源及系所,內容包含學校特色、學生生活、課業學習、教學資源、宿舍和國際交流等說明,並和與會者進行問答互動。另以各學系為單位,帶領新鮮人及家長實地認識學系特色,熟悉校園環境,也讓學生更了解未來求學的資源與規劃。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為主體,但不以海洋為限」的「特色研究」及「教學卓越」的國際頂尖一流大學,以豐沛學研能量與創新USR行動吸引全臺優秀學子就讀,海大也以培養多元面向思考、具實踐力且關懷在地的青年為辦學方針,打造出以學生為主體兼具人文關懷令人感動的學校。
陽明交大與國防理工合推學士學程 畢業後起薪4萬起跳
為培育國防科研人才,強化國防自主能量,交通大學與國防大學在3年前首度合作成立「系統工程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今年邁入第三屆,也是交大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通大學後的第一屆招生,該學程分成電機組等六大學組,不僅免學雜費,就學期間至少月領1.5萬元,畢業後月薪至少4萬起跳,但至少得在該單位工作8年以上,目前正進行招生說明會,對於想追求一份穩定工作者來說是不錯選擇。 交大在3年前與國防大學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兩校的綜合教學及研究能量,為國防人才培育及科技與系統發展,打造關鍵競爭力與新契機,兩校合作「系統工程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今年招收第三屆學生,也是陽明與交大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後的第一屆招生。 該學程主要招收有志投身研發、維護與應用國防科技工作的學生,陽明交大指出,該學程下轄6大專業學術分組,分別為電機電子工程組、資訊工程組、機械及航太工程組、動力及系統工程組、環境資訊及工程組、化學及材料工程組,入學後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提供完整軍事教育,陽明交大則規劃專業學科知識,師資與教學設備都由陽明交大負責,以培養高素質軍官幹部,畢業後可同時獲得軍事結業證書與陽明交大工學士學位證書。 特別的是,該學程目前共招收「軍費生與代訓生」,其中後者為幫中科院與台船代訓,上述兩類學生都採取集中式住宿,軍校生管理,但免學雜費,還可以月領津貼,入伍訓期間每個月可領7430元,就學期間則有1.5萬元,軍費生畢業後即可擔任少尉軍官,薪水近4.9萬元起,但至少得服役10年;代訓生則可至中科院與台船服務,月薪分別為4.6萬元、4萬元起,但得在上述兩單位至少服務8年。 該學程第一屆入學的張志榮,原本考上台大,後來決定放棄並選讀系統工程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中科院代訓生,張說,除考量不用負擔學雜費、伙食費、住宿費,軍事訓練也讓自己更有抗壓性,及培養領導統御能力。 照片圖說:系統工程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屆學生參加第一屆國際太空站(ISS)太空實驗設計競賽。陽交大學提供
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未來該如何抉擇 1111人力銀行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出爐,能幫助考生在規畫職涯及選填大學志願時不再徬徨,這次推出五大單元,分別是「探索自我」、「18學群導讀」、「名校介紹」、「校長領航」和「戰勝職場」。而其中也包括多元實用服務,協助使用者找到興趣與職能的「Holland興趣測驗」、「九大職能星」,知道方向後再使用免費的「落點分析」查詢可選填之校系,還可參考「2020年企業最愛大學排行」,讓你不再只能以學測成績去決定自己的未來。 學職涯多元發展,找出自己的興趣才能走得順暢 現今的社會新興職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行行出狀元,因此升學最重要的是要選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系,避免成為錯填志願的重考生。幸好1111落點分析有「課程地圖」的功能可以帶您了解校系的課程規劃,還有知名的Holland興趣測驗,目前已超過萬人施測,再配合18學群介紹,定能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將未來走得一帆風順! 2020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臺大、北科、輔仁、致理榮獲企業最愛寶座 企業最愛大學2020調查結果出爐!公立大學仍由臺大、成大穩坐冠亞軍,私立大學由輔仁大學、中原大學再次蟬連榜首及榜眼。科技校院部分,再度由北科大、台科大穩居冠亞軍,私立科大則由致理穩坐冠軍,龍華科大也躍升至亞軍,季軍今年改由德明財經科大一舉拿下,擠進前三名。另外,還調查了各地區企業最愛、18學群最愛,以及創立30年以下企業最看好的年輕潛力大學,今年也新增最想產學合作、校友最具創新與實踐能力、校園國際化、校友具國際觀及全球移動力的調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1111落點分析-企業最愛大學單元,讓您未來選校一把罩。 職涯發展新時代,讓您開啟未來康莊大道 當您了解科系能夠擔任什麼職務後,1111免費為您提供最新上線的「職涯大師」,帶您知悉更多職務相關內容,「薪資公秤」超過500種職務的詳細薪資報告,「工作甘苦談」提供職場上前輩的工作秘辛,不僅如此,「職務大辭典」為您蒐羅整合了下一份工作前景、所需具備的職務能力、最值錢證照...等,想獲得的資訊一應俱全且面面俱到,從學生時期準備長遠規劃,進入職場更如虎添翼、有如神助! 〉〉升大學指南 (網路版) 〉〉落點分析 本站僅提供網路版,欲擁有紙本出版品請至以下通路購買,通路如下: 1.誠品書店 2.大學博覽會(2020/2/29~3/1):北、中、南(展出販售) 專刊名稱: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1111人力銀行》
選校好指標,「2019企業最愛大學調查」
108學年大學學測在1月26日剛剛落幕,總計有13.8萬名考生報考,今年考招制度出現變革,個人申請使用學測成績沒有總級分,最多只能採記4科成績,也就是「5選4」,打破過去落點分析的經驗值,但熱門的大學、科系,依舊是窄門,學子搶近爭相搶進,究竟2019年企業最愛大學有哪些,企業偏好的新鮮人又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台大穩坐冠軍 中原蟬聯私校第一北科大稱霸 私校致理拔頭籌 科技領頭羊 理工名校佔鰲頭數位金融崛起 推升商學院校排名根據1111人力銀行「2019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臺大、成大再度蟬連公立大學的冠、亞軍,私立大學前幾名和去年相比不動如山,中原大學穩坐私立學校冠軍,輔仁、淡江、逢甲緊追在後,其中私立東海大學大幅跳升三名,公立科技院校部分,近年來名次互有消長的臺北科技大學與臺灣科技大學,本次由臺北科技大學再度領先,坐上冠軍寶座,而高雄科大受益於三校合併規模提升,排名躍居第三,而在私立科技校院部分,致理、朝陽則穩坐冠、亞軍,值得一提的是文藻外語大學,一口氣躍升5名,擠進前三名,龍華、德明、聖約翰排名也皆有斬獲。綜觀此次調查結果,公私立大學、公私立科技校院的排名,多由理工名校包辦冠軍,其中學術地位崇高的「臺灣大學」,在就業市場中仍然受到企業主肯定,在2018年底英國公布的大學就業力排行榜中更重回百名之內,排在第81名,是臺灣唯一擠進百名之內的大學。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史上,有著極為吃重角色的臺灣師範大學,培育無數優異的中學教師,隨著時代變遷,時下產業更渴求精通數理的基礎科學研發人才,臺師大以其豐沛的人文基礎,融入現代科技知識,近年更成功轉型為多元化綜合大學,廣受好評。 在私立一般大學中,一口氣從第十名躍升至第七名的東海大學,是名次提升最多的私立一般大學,歸功於近年以博雅教育為核心,不單培養技術人才,更重視培養生活人才,導引出具有深度思辨力的軟實力,同時結合專業與跨域,在五年的期程中逐步推動與社會趨勢連結的跨域趨勢學院,培養出有能力解決未來問題的領導人才,受到企業主青睞。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暨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表示,科技業一向是台灣重要經濟命脈,扮演各大產業領頭羊角色,儘管中美貿易戰衝擊科技業景氣,但為維持研發領先優勢,並不影響科技廠徵才節奏,包括晶圓代工廠、記憶體大廠等都提前啟動校園徵才,預約科技新血,理工科背景新鮮人起薪待遇,自然優於其他學群,傳統的理工名校自然備受企業主重視。金融業在科技進展的催化下,過去一年大力招兵買馬,加上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算科技大幅進步,產業界對資訊人才求才若渴,讓大專校院的財經學群與資訊學群能見度提高,受到企業主青眼相看,致使商管類見長的大專校院排名向上提升。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王錫福表示,目前幾個學院都已將Ai、大數據等置入課程中,因應國際化需求增加,數位時代來襲,凸顯學生跨領域能力愈加重要。幸福企業徵才!9成6願用新鮮人優勢:有幹勁/創新思考/企圖心 跨域人才夯企業重視特質:數位職能/具統整應變力/問題解決力李大華表示,漂亮的文憑不再是就業保證,擁有出色文憑未必能夠平步青雲,調適自己的態度,才能彰顯文憑的價值,新鮮人因為沒有工作經驗,調查發現,企業在進用新鮮人最重視的並非專業知識能力,而是「熱誠與抗壓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 隨著科技發展變遷快速,全球企業進入數位競爭時代,跨界整合是台灣產業轉型致勝之道。整體而言,具備「跨領域」專長的人更是奇貨可居。觀察歷年企業選才標準,具備「統整應變能力」與「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也漸漸成為企業重視的指標項目。 李大華表示,為新鮮人鎖定好工作,1111人力銀行推動有獲利的企業,以最好的福利來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特地推出「2019幸福企業擴大徵才」(https://happiness.1111.com.tw/),搜羅全台灣幸福企業,並以高薪、友善環境、特殊福利分類,提供給即將步入職場的新鮮人參考。調查發現,受訪企業中有高達9成6企業雇主願意進用應屆畢業生,考量因素依序為「年輕有幹勁」(54.13%)、「具創新思考能力」(40.99%)與「積極有企圖心」(30.24%)。(參閱表二),而企業主認為可以有效增進畢業生就業力的方式包括,「增加至業界的實習課程」(50.33%)、「協助學生取得專業證照或執照」(47.50%)以及「舉辦校園徵才活動」(32.14%),近年來受到學校重視的「邀請業界人士至學校教授課程」(27.79%),也是受到業界肯定的產學接軌方式。李大華建議,新鮮人可以透過專業職能測驗,掌握興趣、價值觀、特質等面向,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提升自我競爭力,相對於起薪待遇,職場新鮮人更應該善用年輕的優勢,勇於跨領域嘗試,求學的過程中除了培養核心能力,更應關注全人的發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成為企業主心目中的人才。李大華表示,近年來,產學合作已成為顯學,不論是大學或科技校院,都和企業簽有產學合作案。從校方出發,引進企業界的資源,有助於學校提升教學品質,學生也能接受到業界最新的資訊,透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開設講座課程,並經由豐富的產學合作計畫及多元參與學習,提升學生兼具廣泛與專業的管理視野,由企業端思考,則有助於提前預約優秀人才,吸納產業菁英,增加企業競爭力,達到產學雙贏的成果。為了解雇主進用人才的偏好《時報周刊》與1111大學網合作進行「2019企業最愛大學排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8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8日,針對有選才、用才權力的企業主管進行立意抽樣調查,總共回收2,116份有效問卷,在信心水準為95%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13%。全文連結https://www.1111.com.tw/news/jobns_con.asp?ano=119325
【下載】你知道最熱門的科系是什麼嗎?快來看看選系風向球
選系到底該怎麼選?你知道近年來最熱門的科系是什麼嗎?時報周刊與1111結合各學群與科系人數、薪資、市場人力需求資料分析給你聽! 學生人數成長最快速:遊憩與運動學群、建築與設計學群 學生人數下降,未來求職競爭趨緩:工程學群、財經學群 2014產業薪資起薪最高-資訊/科技 2014產業薪資起薪成長最多-傳產/製造/能源 預估自民國105年大學新生人數即將驟降,面對少子化趨勢,學校及學子們又該如何面對?1111落點分析提供新生註冊率資料,讓你在104指考選填志願時避開夕陽校系! 求學經驗談-學長姐告訴你怎麼準備考試、上大學後又有什麼應該注意,提供學子們未來求學參考。 檔案下載網址:http://hs.1111.com.tw/db/files/選系風向球_0629.pdf 來源:《時報周刊》第1949期(2015/6/26出刊)
【下載】201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有哪些學校上榜?
今年企業最愛的大學為何?104指考生看過來!根據 1111人力銀行與時報周刊 「201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最愛的公立大學由「成功大學」拔得頭籌,私立大學方面,則由淡江大學奪冠,公立科技校院由「台科大」居首,而私立科技院校,畢業生整體表現最出色者為「明志科技大學」。 想知道公立一般大學、私立一般大學、公立科技校院、私立科技校院企業最愛整體排名嗎?六項能力指標:「團隊與合作能力」、「學習能力與可塑性」、「溝通與表達能力」、「專業知識技術」、「創意創新能力」、「全球移動力」分別又是哪些學校上榜呢?各個地區、各個學群哪些學校名列前茅? 完整「2015企業最愛大學」排名與分析結果提供你下載! 還可作為你在大學指考選填志願時的參考哦!檔案下載網址:http://hs.1111.com.tw/db/files/企業最愛大學_0629.pdf 來源:《時報周刊》第1949期(2015/6/26出刊) 調查時間為2015年5月26日至2015年6月14日, 針對有選才、用才權力的企業主管進行立意抽樣調查, 總共回收1,152份有效問卷,信心水準95 %,抽樣誤差為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