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話題

醫藥學群熱門排行 Top 50!選志願前必看科系分析(2025 最新)

醫藥學群熱門排行 Top 50!選志願前必看科系分析(2025 最新)

每年學測放榜後,醫藥學群總是學生間討論度最高的升學選項之一,不論是藥學、牙醫、護理還是復健相關科系,都是具備穩定出路與高就業率的熱門選擇。本篇文章根據 114 年分科測驗志願選填熱度,整理出醫藥學群前 50 名最受青睞的校系,幫助你在填志願前快速掌握升學趨勢與選系方向!🔥 醫藥學群前 50大熱門科系排行可以發現,前 10 名幾乎被中國醫與高醫包辦,顯示出在醫藥領域的強勢品牌印象與學生高度認可。其中「藥學系」與「醫學系」仍為王者之選。👩‍⚕️ 護理、復健類學系人氣竄升從整體 50 名中,我們觀察到以下幾個趨勢:護理學系:雖然競爭門檻相對低,但就業穩定度高,因此仍深受學生與家長青睞,如嘉南、長庚、慈濟、義守、亞洲等多校的護理系皆上榜。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系:越來越多學生認識到復健醫療的專業與需求,亞洲大學、臺中科大、高醫、義守等復健系所名列前茅。牙醫與視光:中山醫牙醫系、中國醫視光系等也有亮眼排名,反映部分學生選擇高度專業技術職的升學方向。填志願建議:想進醫藥學群,你該怎麼排?先定目標: 想走醫師、藥師、牙醫、護理、復健哪一條路?分析門檻: 醫、牙競爭激烈,藥學穩定發展,護理及復健則更看重實作與熱忱。落點分析幫你算清楚:建議使用【1111 落點分析】系統,輸入你的分數與志向,就能看到所有通過第一階段的科系與排名狀況!醫藥學群仍是穩健首選無論是朝醫師夢邁進,或是進入實務導向的復健與護理領域,醫藥學群仍是學測考生穩定且值得投入的志願選項。掌握分發熱度、了解就業趨勢,再結合自身志趣與成績,就能排出最適合你的志願表!🔗 立即體驗【1111 落點分析】|輸入分數、一鍵分析志願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

【114年分科測驗填志願懶人包】登記時程、熱門科系、填志願策略一次看!

【114年分科測驗填志願懶人包】登記時程、熱門科系、填志願策略一次看!

114年分科測驗放榜後,8/1起開放志願登記!想搶進理想科系,一定要掌握登記時程、熱門科系排行與填志願技巧,這篇通通告訴你!114年分科測驗放榜!分發招生名額、登記時程一次看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於7月29日公布,分發入學招生將於 8月1日上午9點起開放填志願登記,至8月4日下午4點半截止。志願登記時間:8/1(四)09:00 ~ 8/4(日)16:30登記網站:登記分發志願網站查榜時間:8/13(考分會網站查榜)登記費繳費資訊✅ 提醒:8/1下午3:30 後請勿再使用臨櫃繳費,以免繳費失敗無法登記!今年招生名額減、錄取率恐低於去年今年共有 61校1,787個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總名額為33,381名,較去年的37,264名減少約10.4%。分發名額:33,381名(↓3,883人)回流名額:12,747名(↓2,679人)報名人數:39,190人(↓2,951人)雖然報名人數略降,但招生名額減幅更大,考分會推估錄取率將低於去年的94.62%,建議考生務必填滿志願、審慎規劃。採計組合與最低登記標準公布114學年度因數學乙列入採計,導致採計組合大幅增加,共計161種組合。考分會同步公告各組合的「成績人數累計表」,供考生評估自己在全國排名位置。最低登記標準:英文、數學甲、化學,共25級分 → 未達此級分無法參與志願登記🧠 建議:搭配考分會公告之歷年最低錄取成績,填滿100個志願爭取最大機會!志願填寫建議:掌握策略、不宜過度保守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提醒考生及家長:落點分析是規劃志願的重要工具,能結合成績、興趣與歷屆趨勢判斷錄取機率。若過度保守,容易錯失進入夢幻校系的機會;建議在「保底、標準、挑戰」間取得平衡。若不確定方向,可諮詢學校導師或升學顧問,避免因資訊不足做出錯誤判斷。延伸閱讀與查榜工具推薦📌 想了解更多分科測驗志願排序策略? 📌 想查詢自己能錄取的科系、推薦未來出路? 📌 想知道該填哪些校系才不會浪費志願?👉 現在就使用【1111落點分析系統】 輸入分科測驗級分,一鍵模擬落點+推薦志願排序 🎯 立即使用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還能搭配【升大學AI小精靈】推薦學系與志願策略、備審建議與面試練習一次搞定!

2025學測志願風向球:北中南熱門科系Top 50大揭密!地緣影響力超乎想像?

2025學測志願風向球:北中南熱門科系Top 50大揭密!地緣影響力超乎想像?

「到底該留在故鄉,還是一路向北/向南去挑戰?」這是每年無數考生在填志願時,內心最真實的掙扎。大學的選擇不僅關乎科系專業,更決定了未來四年的生活圈與人脈發展。為了幫助考生更清晰地看見各地的升學趨勢,1111落點分析特別依「北、中、南」三大地區,整理出學生選填志願次數最高的Top 50熱門科系榜單。這份榜單不僅反映了各地的產業特色與大學強項,更揭示了「在地就學」的強大吸引力。無論你想在地深耕,還是跨區挑戰,這份榜單都是你不可錯過的關鍵參考!北部地區 Top 50 熱門科系中部地區 Top 50 熱門科系南部地區 Top 50 熱門科系北部地區:戰況最激烈!頂大、私校、科大百家爭鳴作為台灣的政經文教中心,北部地區的榜單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激烈戰況。頂尖國立大學、老牌私校、實力派科大在此激烈廝殺,科系選擇也最多元。醫護、資電仍是王道:長庚科大與國北護的「護理系」霸佔前五名中的三席,展現醫護領域的剛性需求。銘傳大學的「電機」與「資工」也衝進前四,人氣驚人。傳統人文社科強勢:東吳大學的「法律」、「會計」、「企管」等金字招牌,以及文化大學的「法律」、「戲劇」,依然是文法商學生的熱門首選。傳播、設計獨具魅力:世新大學的「廣電」、「公關廣告」、「傳管」三系入榜,穩坐傳播領域龍頭。頂大與科大實力堅強:臺大、陽明交大、清大、臺科大、北科大等頂尖學府,其工程、電資相關科系依舊是學霸們的兵家必爭之地。中部地區:逢甲大學制霸!工程、設計、商管全線開花中部地區的榜單呈現出一個驚人的現象——逢甲大學的制霸!在前50名中,逢甲大學狂掃17個席次,展現其在中部地區無可撼動的影響力,可謂「中台灣考生的首選」。逢甲的絕對主場:從財務金融、資工、自控,到航太、環工、會計、行銷,逢甲大學在工程、商管、設計等領域幾乎無役不與,反映其科系完整性與深厚的在地連結。醫護與特色科大強勁:弘光科大「護理系」與中國醫「藥學系」搶下冠、亞軍,再次印證醫護熱潮。虎尾科大、勤益科大、雲科大等國立科大,也以自動化、電機等實務科系,成為考生的熱門選項。在地私校百花齊放:亞洲大學、靜宜大學、東海大學也表現不俗,在資傳、法律、國企、觀光等領域吸引大量學生,共同建構了中部地區獨特的升學版圖。南部地區:醫護聯軍領跑!在地龍頭與特色科大撐起一片天南部地區的榜單由「醫護聯軍」與「在地霸主」共同領銜,展現出高度的產業連結性與就業導向。醫護科系霸榜:嘉南藥理大學、輔英科大、大仁科大、中華醫事科大的藥學系、護理系幾乎屠榜前段班。高醫的藥學、醫學、牙醫系也穩居前列,顯示南部在醫藥護理人才培育上的強大實力。義守大學異軍突起:義守大學堪稱「南台灣的逢甲」,以電機、資工為首,帶領電子、生醫、材料、機械等共8個科系入榜,成為南部私校最大贏家。頂大與設計科系亮眼:成功大學的電機、機械、資工等科系,是南部地區學術的頂尖指標。此外,實踐大學的服裝設計、時尚設計,與台南應科大的漫畫系、美容造型設計系也榜上有名,凸顯南部在設計與文創領域的獨特魅力。選填策略:在地深耕或跨區挑戰?從這份區域榜單中,我們能清晰看見「在地就學」的趨勢,許多在地的私立大學與科技大學,憑藉深厚的產學連結與辦學特色,其熱門程度甚至超越外地的國立大學。在地深耕:選擇在地的熱門校系,優勢在於熟悉環境、節省開銷,且能提早佈局在地的人脈與實習機會。跨區挑戰:若你的夢幻科系在其他地區有更強的學術資源或產業聚落(如想念傳播到台北、想進精密機械到台中),勇敢跨出舒適圈,將能為你帶來更廣闊的視野。無論你的選擇為何,最重要的仍是回歸自身興趣與職涯規劃。歡迎使用1111學測落點分析,透過個人化的數據分析,幫助你在複雜的志願地圖中,精準定位,順利航向理想的未來!大力推薦使用 升大學AI小精靈 ,您想知道的科系出路、各校系差異、薪資分析、校園特色、選課內容,這邊都可以詳細整理出解答,供您參考!

【114分科測驗填志願】掌握最新招生名額變化與選填策略,提升錄取率!

【114分科測驗填志願】掌握最新招生名額變化與選填策略,提升錄取率!

114分科測驗成績公布後,分發入學登記8/1開跑。掌握招生名額縮減、志願填法建議與「數乙」趨勢,用對策略提升錄取率,別錯過最後關鍵!114年分科測驗成績出爐,8/1起開放分發入學登記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已於7月29日放榜,分發入學登記將於 8月1日上午9時至8月4日下午4時30分 進行。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簡稱考分會)提醒考生:記得填寫100個志願,增加錄取機會。參考近年錄取分數與系所條件,規劃穩健志願策略。今年名額減少,錄取率恐低於去年!最新分發名額一次看今年 分發招生名額為 33,381 名,較去年減少 3,883 名,減幅約 10.4%。預估錄取率將低於去年的 94.62%,填志願時更需謹慎。🔍 招生名額減少最多的學校(單位:人):建議做法:鎖定 名額增加或變動少的學校 做為備選。查閱分科招聯會公布的「招生名額一覽表」比對校系趨勢。志願填寫策略:掌握「穩、妥、衝」,提高中選率根據考分會數據:錄取者平均填寫 59 個志願,錄取多落在第 23 志願。未錄取者平均僅填 46 個志願,差距明顯。✅ 實用填志願建議:前段(衝):挑戰夢想校系,展現企圖心。中段(妥):放入與自身成績相當、熱門度中等科系。後段(穩):選擇保底校系,避免落空。🎯 小提醒:若預估成績邊緣,建議多填私立或技術型大學作保險。114年選考行為轉變,「數乙」成為變局關鍵新增考科「數乙」導致 選考4科比例激增、組合重洗牌:趨勢觀察:社會組考生大量轉向「數乙」考科,擴大報考彈性。出現「混合型」考生(數甲+數乙並存),反映頂大與跨領域趨勢。📣 建議考生:未來選考策略應更注重科目與興趣、未來職涯的對應性,避免為填而填。最低登記門檻&落點參考方式📎 最低登記標準(擇一符合即可登記):英文+數甲+化學 = 25 級分物理+英文+數乙 / 數甲 = 26 級分🔍 落點分析技巧:對照 「採計組合成績人數表」,了解自己成績在全國的相對位置。搭配落點分析工具評估「錄取機率」。現在就開始規劃志願,提升你的錄取率!114學年度分科分發入學競爭激烈,掌握正確資訊、運用實用策略,才能爭取上榜機會。建議立即使用【1111落點分析】與「升大學小精靈」工具,快速掌握分數落點、擬定志願排序,還能獲得備審資料與模擬面試建議,全面準備不慌張!👉 立即試用小精靈幫你查榜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agent👉 看更多志願攻略與熱門科系分析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blog

114分科測驗填志願策略懶人包|登記時間、志願排序技巧一次看懂

114分科測驗填志願策略懶人包|登記時間、志願排序技巧一次看懂

114分科測驗填志願怎麼排才不會落榜?掌握登記時間與三大策略,提升錄取機會!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已於7月29日公布,分發入學登記將於 8月1日9:00 至 8月4日16:30 開放。考生最多可填寫 100個志願,填得多、不等於亂填!本篇將帶你掌握志願排序技巧、最新分科錄取觀察、名額變動,以及升學專家建議,幫助你順利上榜進入理想校系。登記關鍵時程與門檻提醒🔸 其他可登記的組合級分門檻也請參考考分會公告,如「物理+英文+數乙」達 26 級分等。如何擬定填志願策略?三段式配置法最穩妥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建議採用「穩、妥、衝」的三段式志願配置法:1. 穩:放在開頭,瞄準目標科系目標明確、分數略高的理想校系有達到去年最低錄取級分,具一定機會2. 妥:主力志願區,根據自身實力填寫參考近兩年錄取級分、名額變化優先填寫與自己成績接近的校系3. 衝:放在後段,爭取保底入學成績明顯高過門檻、名額多的校系地理位置、興趣符合即可填入📌 小提醒:不論分數高低,建議填滿100個志願。根據統計,去年錄取者平均填59個,未錄取者平均僅填46個。最新名額變動與錄取率觀察因新增數學乙,114年採計組合高達 161種錄取名額大幅減少,競爭更加激烈📌 建議考生利用「各組合成績人數分布表」與「最低錄取分數表」評估自身相對位置,選擇更合理的志願落點。實用志願排序小技巧✅ 先排地點、再挑科系:若地區偏好明確(如北部、中部),可先按地點排志願✅ 排好順序再填系統:避免臨時決定導致志願順序錯亂✅ 避開同系多校撞序問題:例如想念資工系,可拉開不同校資工之間的順序,增加錄取彈性✅ 確認是否限制「一校一系」:每人僅能選填同一校最多一個系組填志願前必備資訊一次看結語:分科填志願,策略比成績更重要!成績只是基礎,策略才是關鍵。掌握登記時程、活用三段式志願配置法,搭配1111落點分析提供的各項工具,才能真正提升錄取機會,進入理想校系。👉 立即使用 1111落點分析 工具查詢你能上的學校👉 大力推薦使用 升大學AI小精靈 ,您想知道的科系出路、各校系差異、薪資分析、校園特色、選課內容,這邊都可以詳細整理出解答,供您參考!

114年分科選填志願全攻略:招生名額銳減、填志願關鍵技巧

114年分科選填志願全攻略:招生名額銳減、填志願關鍵技巧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即將公布,志願選填成為關鍵戰場。本文將帶你掌握最新招生名額變化、熱門選考趨勢與實用填志願策略,幫助你做出最聰明的升學選擇。分科測驗後填志願:明智搭配才是勝出關鍵分科測驗不是終點,而是填志願與選校選系決策的起點。根據1111職涯顧問陳坤平提醒,「好成績不如好填志願」,分析各校各系的招生名額、計分標準與歷年趨勢,才能提高考上理想校系的機會主動擇校擇系:先定目標再配排序填志願的第一步,是想清楚「我想讀什麼」。可以優先鎖定學群與目標學校,再依個人志向與分數進行排序:以「興趣」+「職涯方向」為主要考量採用上下分層法,前段填「理想志願」,後段填「安全志願」加入地區、生活機能、就業前景等要素作綜合判斷招生名額變動:頂大與熱門私校同步減招根據最新統計,多所頂尖大學與私立名校皆出現名額縮減現象,填志願時須特別留意競爭強度變化:這些學校的熱門科系可能會更加競爭,考生在選填時應衡量落點預測結果、採計科目與自身分數優勢,調整策略配置。志願填寫策略:避免一條龍填法,掌握機會彈性推薦每位考生針對不同情境預先規劃填志願方案,例如:採計你優勢科目的校系優先填寫同一學群的不同校系交叉分配,避免全押單一選項分數接近臨界點者可嘗試衝一兩個較高標校系謹慎查核各校採計方式、加權計算與面試占比,避免錯失機會▶ 想更深入了解選填技巧?立即觀看: 《分科填志願策略影片》善用AI落點分析與輔助工具1111落點分析平台提供以下實用工具,協助你聰明填志願:AI預測錄取機率,掌握個人落點區間查看歷年分數、加權比重與備取狀況依照興趣/地區/學群快速篩選合適校系免費MBTI學群測驗與升學小精靈互動推薦結語:填志願是決勝未來的關鍵一步分科測驗成績只是參考依據,填志願才是主動出擊的關鍵。掌握招生名額與科系競爭態勢、設定個人策略、善用分析工具,就能提升錄取機會,邁向理想大學與人生方向!→ 想要一站式搞定填志願?馬上前往 1111落點分析平台 規劃你的升學藍圖!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公布:7月29日開放查詢,重要時程與注意事項總整理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公布:7月29日開放查詢,重要時程與注意事項總整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將於114年7月29日寄發分科測驗成績單,並同步開放網路及簡訊查詢服務。為協助考生順利掌握成績相關事宜,以下彙整了成績查詢、成績單補發及成績複查的詳細辦法與重要時程,請考生務必留意。一、成績查詢方式在收到實體成績單前,考生可透過以下方式第一時間查詢成績:網路查詢時間:114年7月29日(二)上午9時起至8月31日(日)止。路徑:請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點選進入「114學年度分科測驗試務專區」,即可找到「成績快速查詢」連結。放榜當日通常會提供簡易查詢頁面以便分流。簡訊通知若考生在報名時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將於7月29日當天,主動發送成績通知簡訊。實體成績單將於7月29日同步寄發,請集體報名與個別報名的考生留意信件收取。二、未收到成績單之處理辦法若在放榜後數日仍未收到成績單,可先致電大考中心查詢寄發狀況。如需申請補發,請務必在期限內完成。申請期間:114年7月30日(三)至8月5日(二)止。申請方式:備妥身分證影本、詳細聯絡方式、收件地址及補發申請說明,透過以下任一方式申請:電子郵件:photo@ceec.edu.tw傳真:(02) 2366-1365確認收件:傳真或寄送郵件後,建議致電 (02) 2366-1416 分機 608 確認是否成功收件。逾期將不予受理。三、成績複查申請辦法若對成績有疑慮,可於規定時間內向大考中心申請複查。申請期間:114年7月29日(二)至8月1日(五)止。申請費用:每科新台幣50元。申請流程:至大考中心網站「114學年度分科測驗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完成登錄後,持系統印出的「成績複查網路申請表」進行繳費。繳費方式與期限:臨櫃或跨行匯款:於華南銀行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繳費期限至8月1日(五)下午3時30分截止。ATM或網路ATM轉帳:使用金融卡轉帳繳費。繳費期限至8月1日(五)晚間12時截止。複查結果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8月8日(五)寄發。同日起,考生亦可登入「考生專區」查詢複查結果,查詢期限至8月31日止。【複查注意事項】務必完成繳費:若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繳費,即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逾期不受理補繳。保留繳費收據:繳費後請務必妥善保存收據,以備查驗之需。申請資料無法修改:申請複查的科目與題號,一經登錄送出後,即無法更改,請務必確認後再提交。複查範圍:申請複查僅針對電腦讀卡、答案卷評分掃描等程序進行確認,無法要求重新閱卷、查看或影印答題卷。👉 大力推薦使用 升大學AI小精靈 ,您想知道的科系出路、各校系差異、薪資分析、校園特色、選課內容,這邊都可以詳細整理出解答,供您參考!

114年大學分發入學8/1開放登記 招生名額減少、錄取率恐略降

114年大學分發入學8/1開放登記 招生名額減少、錄取率恐略降

隨著113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於29日公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考分會)也隨即公布了今年的招生名額與相關數據。考分會表示,今年共有61校、1,787個系組參與招生,總名額為33,381名,較去年減少約10.4%。由於招生名額減幅大於考生人數減幅,預估今年的錄取率將略低於去年的94.62%。一、關鍵數據總覽招生總名額:33,381名 (較去年減少3,883名)各管道回流名額:12,747名 (較去年減少2,679名)分科測驗報名人數:39,190人 (較去年減少2,951人)預估錄取率:因名額減幅大於考生減幅,錄取率可能低於去年的94.62%。二、考生必知:重要時程與費用考生務必留意以下關鍵時間點,以免錯失機會。【志願登記】時間:8月1日(四)上午9:00 至 8月4日(日)下午4:30 止。提醒:逾時不候,請務必提早上網完成登記。【登記繳費】臨櫃繳費:即日起至8月1日(四)下午3:30止。ATM繳費:即日起至8月4日(日)中午12:00止。費用:一般生220元,中低收入戶88元,低收入戶則免費。【放榜日期】8月13日(二),考生可至考分會網站查榜。三、選填志願策略與提醒善用官方數據:考分會已在網站公布「各採計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及「最低登記標準」。今年因新增數乙,採計組合多達161種,考生可善用此數據評估自身成績的相對位置。達到最低門檻:今年最低的登記標準為「英文、數學甲、化學」三科合計25級分,符合標準者方可登記。填滿志願序:考分會與升學專家均建議,考生可參考近兩年系組的最低錄取成績,並盡量將100個志願填滿,以增加錄取理想校系的機會。尋求專業協助: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提醒,考生應結合落點分析工具、個人興趣與歷年數據來排序志願,切勿過於保守。若感迷惘,可尋求學校輔導老師或升學顧問的協助。四、查詢與聯繫方式官方網站: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https://www.uac.edu.tw)進度查詢:可至官網「繳費及登記進度查詢系統」下載繳費單及查詢進度。洽詢電話:若有疑問,請於登記期間電洽 06-2362755。

分科測驗公布成績、五標 數甲、物理頂標為近3年新高

分科測驗公布成績、五標 數甲、物理頂標為近3年新高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於今(29日)公布113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及各科五標。今年報考人數為39,190人,較去年減少。在各考科中,最多考生報考的數學甲科頂標達46級分,物理科頂標更達52級分,雙雙創下近三年新高。而今年首度舉行的數學乙科,頂標與底標差距達40級分,展現出良好的鑑別度。一、各科五標成績與鑑別度分析大考中心指出,考題鑑別度可從頂標與底標的差距來觀察,差距越大,代表越能區分不同程度的考生。自然組考科:新登場的數學乙頂底標差距達40級分,鑑別度最為優異。物理科以37級分的差距居次,鑑別度亦佳。數甲與化學的表現則相對接近。社會組考科:地理與公民與社會的鑑別度較佳,頂底標差距分別為27與26級分。二、與歷年成績比較分數提升科目:物理科:五項標準均高於112學年度。數學甲科:頂標與前標皆為近三年最高。分數穩定/變動不大科目:化學科:頂標微降1級分,其餘四標與去年相同。分數下降科目:公民與社會科:五項標準均低於前兩年。生物科:均標、後標、底標均較往年低。歷史科:頂標與前標較前兩年減少2級分。地理科:均標至底標分數皆低於前兩年。三、考生選考組合趨勢今年考生的選考組合仍以4科為主流,其次為3科。最多考生組合(四科):「數甲、化學、物理、生物」:佔19.99%。「數乙、歷史、地理、公民」:佔17.67%。次多考生組合(三科):以**「數甲、化學、物理」**為最多,佔14.81%。趨勢:傳統的自然組與社會組選考組合人數雖仍是大宗,但比例皆較往年減少。而選考全部8科的考生比例則略有增加。四、考生注意事項與專家建議1. 成績複查申請:時間:7月29日(二)上午9時起至8月1日(五)下午5時止。方式:一律採用網路申請,請至大考中心網站「試務專區」登錄辦理,並於期限內完成繳費。結果通知:8月8日(五)寄發,當日上午9時起亦可上網查詢。2. 升學專家提醒: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建議,考生應密切關注各校系採計科目的級分變動,並依此調整志願選填策略。若對成績有疑慮,務必在期限內申請複查。他也提醒考生與家長,面對壓力應保持冷靜,可尋求專業輔導,為未來做出最有利的選擇。更多落點分析資訊可參考相關網站。

【分科放榜】給學生及家長的一篇溫馨提醒,也送給分科放榜的學生們📣

【分科放榜】給學生及家長的一篇溫馨提醒,也送給分科放榜的學生們📣

🎓給114分科生家長的一篇溫馨提醒,也順便送給明天分科放榜的你們📣國小、國中時,成績單不外乎是分數、名次、平均,家長們看得懂、也看得透。但當孩子上了高中,尤其是第一次拿到模擬考成績單的那一刻,很多家長都露出這樣的表情:😳「這是......給老師看的嗎?」✅ 家長們別怕,小編來整理閱讀成績單的 4 個重點:🧩 1. 拜託孩子給帳密,沒有就全白講了🤣有帳密,才看得到線上成績單(還能看到掃描的手寫答案卷!)📊 2. 認識模考成績單的格式📝 最右側:有「放大鏡」可看掃描卷,包括國寫或英文作文評語。🧮 中間成績區:原始分數顯示為:國英數 ➡️ 滿分 100 分自然 ➡️ 滿分 128 分社會 ➡️ 滿分 144 分✍️ 國寫 50 分,分兩篇,各 25 分,還有分級(A+ 到 C),雖然不加分,但分數仍是關鍵。✍️ 英文手寫題:翻譯題 8 分、作文 20 分,每個錯誤扣 0.5 分。📈 右側欄位:顯示總分、學測對應級分、校內排名與總排名。📉 最下方:會出現「文組/理組」四科綜合排名。🎯 3. 哪個排名最值得參考?➡️ 千萬不要只看「四科綜合排名」!因為—— 不同科系看的科目組合不同, 👉 想念二類組的孩子,如果國文高但數學、自然普通,整體總分雖高,但一階可能會被刷下來。✅ 建議看「模考系統中不同組合的排名」, 例如:英數A自、國英數社、數英自然等 ▶️ 對應目標科系的組合排名,才是你最該在意的!🌟 4. 學測出來後,善用「落點分析」你可能會聽過這些工具名稱: 甄戰 大學生甘單 樂學網 交叉查榜1111 落點分析系統🔍 操作簡單、功能齊全,不只支援學測,也能查到分科測驗的落點,還可以:✅ 一次比較多間校系的錄取機率✅ 篩選備審條件、筆試與面試方式✅ 自動對照加權科目與檢定門檻✅ 找出符合自己條件的「個人化志願清單」🎯 如果你還沒確定未來方向,也可以依照自己強項成績,找到適合申請的群組與校系,一步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升學路線!🥁 明天分科放榜前,小編想說⋯💚 給考得好的你:🎉 恭喜!你的努力終於有回報,別忘了感謝過程中陪你一起努力的家人與師長,也祝你能順利前進心中的志願校系!💙 給覺得不盡理想的你:💬 「考試成績從來不能定義你是誰」 這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你不會被一張分數單打敗,反而會因為經歷而變得更強大。調整好心態,再出發!🔗 歡迎把這篇分享給家長或朋友,一起幫助更多人解讀學測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