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

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未來該如何抉擇


1111人力銀行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出爐,能幫助考生在規畫職涯及選填大學志願時不再徬徨,這次推出五大單元,分別是「探索自我」、「18學群導讀」、「名校介紹」、「校長領航」和「戰勝職場」。而其中也包括多元實用服務,協助使用者找到興趣與職能的「Holland興趣測驗」、「九大職能星」,知道方向後再使用免費的「落點分析」查詢可選填之校系,還可參考「2020年企業最愛大學排行」,讓你不再只能以學測成績去決定自己的未來。


學職涯多元發展,找出自己的興趣才能走得順暢


現今的社會新興職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行行出狀元,因此升學最重要的是要選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系,避免成為錯填志願的重考生。幸好1111落點分析有「課程地圖」的功能可以帶您了解校系的課程規劃,還有知名的Holland興趣測驗,目前已超過萬人施測,再配合18學群介紹,定能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將未來走得一帆風順!


2020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臺大、北科、輔仁、致理榮獲企業最愛寶座


企業最愛大學2020調查結果出爐!公立大學仍由臺大、成大穩坐冠亞軍,私立大學由輔仁大學、中原大學再次蟬連榜首及榜眼。科技校院部分,再度由北科大、台科大穩居冠亞軍,私立科大則由致理穩坐冠軍,龍華科大也躍升至亞軍,季軍今年改由德明財經科大一舉拿下,擠進前三名。另外,還調查了各地區企業最愛、18學群最愛,以及創立30年以下企業最看好的年輕潛力大學,今年也新增最想產學合作、校友最具創新與實踐能力、校園國際化、校友具國際觀及全球移動力的調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1111落點分析-企業最愛大學單元,讓您未來選校一把罩。


職涯發展新時代,讓您開啟未來康莊大道


當您了解科系能夠擔任什麼職務後,1111免費為您提供最新上線的「職涯大師」,帶您知悉更多職務相關內容,「薪資公秤」超過500種職務的詳細薪資報告,「工作甘苦談」提供職場上前輩的工作秘辛,不僅如此,「職務大辭典」為您蒐羅整合了下一份工作前景、所需具備的職務能力、最值錢證照...等,想獲得的資訊一應俱全且面面俱到,從學生時期準備長遠規劃,進入職場更如虎添翼、有如神助!


〉〉升大學指南 (網路版)


〉〉落點分析


本站僅提供網路版,欲擁有紙本出版品請至以下通路購買,通路如下:

1.誠品書店

2.大學博覽會(2020/2/29~3/1):北、中、南(展出販售)

專刊名稱:2020升大學指南專刊《1111人力銀行》

其他文章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每年學測成績公告後,高中學子們就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課題-「大學科系志願選填」,要在2,000個系組中,找出最理想的6個校系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甄戰學習顧問彙整數年來的輔導經驗,就選系迷思與親子溝通提出幾項建議,望能協助同學能得到家人的支持,邁向自己理想的大學生涯。破除迷思一:科系冷門熱門大學科系、課程經常會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市場趨勢、世界不斷的改變,熱門的職業與科系也不斷的被更替,只要願意投入熱忱在某領域學習發展,都有機會成為專家、炙手可熱的人才。換言之,科系沒有冷熱門之別,要專注的是個人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的養成。破除迷思二:選系還是選校甄戰建議以選系為主,若能進入一個自己充滿熱忱的科系,較能夠自發性的投入心力學習,遇到課業上的挑戰,也較能堅持並突破難關。或許有些學測失利的同學,會考慮未來轉學、轉系,即使如此仍應選填相近科系,避免學習內容落差過大難以接受。破除迷思三:興趣優先還是能力優先建議可以從自己擅長的方面優先做選擇,畢竟若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較容易累積成就感,也比較容易從中找到自己有熱情的部分,進而讓自己不斷學習。在每一個領域中,都一定會有自己喜歡的部分,也一定會有枯燥乏味的地方,如何找到讓自己保持動力持續下去的原因,才是決定未來專業與學習的關鍵。破除迷思四:過於相信片面資訊許多家長同學們在選校系時,經常因為片面的資訊而影響判斷準則,例如:聽說某校經費資源很多、國立一定比私立好、北部學校比較南部好等。實際上,除了部分大學科系停招等問題須避開之外,其他需要更全面的的判斷標準,即便學校資源再豐富,如果不懂得運用也是枉然,現今網路資源豐盛,差距也早已縮小,自己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的源頭。破除迷思五:高中結束就是玩歷經了高中3年的高壓學習,許多同學把進入大學視為一種解脫,殊不知高三的課程是在為大學的專業知識打下基礎,如果疏忽了很容易在大一就學習的很痛苦;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更多的是彈性學習與時間運用,因此,必須積極主動的規劃學習,保持學習的靈活與彈性,大學後的人生路還很長,絕不是在放榜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人生未來。破除迷思六:保障未來的科系未來就業是選系的一大考量,部分科系與職業銜接性非常高,如藥學系、資工系等,相對地,部分學系則容易被貼上「專業不明」的標籤。但是專才的培養需要市場提供等比例的職缺,不然就會產生像是流浪教師、律師等問題。未來職場重視跨領域、多元能力的人才,專才反而容易框架了自己的職涯發展,重視博雅訓練的科系,未來的選擇也較不受限制,更能展現發展的可能性。如何協助孩子做科系選擇呢?以下提供3點建議:給父母的話吸收新知:現今社會環境及產業變化迅速,建議家長可以多多了解不同學系的未來走向與發展,才能給予孩子最客觀的建議。提供資源:孩子們在選擇過程中,家長可運用自己的人脈,安排孩子與相關人士接觸、訪談,讓孩子可以直接確認自己所理解的資訊與現實狀況的差異。訂定目標: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生涯的選擇決定權,最終仍應掌握在孩子手上,家長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支持與關懷,成為他們的後盾,讓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給同學的話如何讓父母認同自己的選擇?以下提供3點建議: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提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典範,蒐集該學系的特色與資訊,協助父母了解,讓父母有判斷的依據與思考彈性。學習規劃與目標:做好未來該學系的學習規劃,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就學力與就業力,將其提出與父母討論,更能展現自己的選擇是經過思考。親身參與體驗: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溝通的時機與態度遠比內容重要,務必避免情緒化的表達,秉持謙虛、理性的態度提出想法,並認真的傾聽父母意見、尊重他們的人生歷練與觀點。其實父母們都樂見孩子成熟,願意為自己負責,會有較多的疑慮,通常來自同學們空泛不具體的想法,父母當然就比較難安心放手,但人生中,最願意無條件幫助您,跟您一同成長的,絕對是父母,所以,做好自己的功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讓父母願意支持您,成為您實現理想的好夥伴吧!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