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中,農業群專業科目(二)以多元評量設計出發,強調知識統整、生活應用與時事敏感度。整份試卷設計包含生活情境題、圖像解讀題與實務操作題型,兼顧學科概念與農業產業發展趨勢,符合新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精神。
結合生活情境與日常經驗,活化學習印象
本次命題廣泛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讓抽象知識具體化、系統化:
- 第4題:從俗諺出發,引導學生連結傳統智慧與教科書理論。
- 第6題:以「蘋果蠹蛾防堵」為例,將農業防疫拉近學生生活經驗與國際農產貿易現實。
- 第14題:融合童年自然課記憶與新知識建構,體現「知識非單一片段,而是經驗累積」的學習精神。
- 第25與34題:分別以台灣水青岡與人畜共通傳染病為題,提升生態保育與公共衛生素養。
強化實作評量,培養職場操作即戰力
實作題型比例顯著,涵蓋田間作業、作物管理、水產養殖與畜牧疾病判讀等場域情境:
- 第15、16題:檢測對農業資材及除草劑運用的熟悉度,模擬甘蔗田雜草處理現場。
- 第29~31題:以氣候異常下的水產養殖挑戰為主題,評估考生對病徵辨識、產品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
- 第33題:以禽畜糞便顏色推斷病灶位置,提升實務管理與判斷能力。
與時俱進:導入新聞、政策與全球議題
命題緊扣近年農業產業變革與國際政策脈動:
- 第28題:以人工繁殖成功首例為新聞引導,呼應國內人工繁殖技術發展歷程。
- 第41題:從颱風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切入,考驗供需理論與農產經濟觀念。
- 第42~43題:探討農業三保一金政策與紐西蘭零關稅牛乳進口議題,引導學生思考產業保護與全球競爭。
融合地理與環境永續,建構跨科統整力
試題亦納入地理環境與生態議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理解農業知識:
- 第23~24題:引導學生從地理位置與電視劇情境中思考農作物適地適種與原生林分布。
- 第27題:以植樹法計算促進學生對造林增匯與碳中和議題的認識。
題組設計系統性強,訓練資料統整與判讀力
最後一題組(第48~50題)綜合土壤酸鹼值、植株營養症狀與農業資材改善策略,培養學生從資料解讀到實際應用的邏輯推理與統整能力,反映農業問題解決歷程的實務脈絡。
出題概念延伸|農業群專業科目(二)
核心特色說明
生活情境導入:融合俗諺、童年經驗、病蟲害實例與常見農產操作
強化實作與現場感:評量資材使用、病徵判讀、水產管理等,強調即戰力與實務能力
素養導向結合時事:結合新聞、政策、農業保護與全球貿易議題,提升學生社會敏感度
系統化統整題組題:組設計具備層次性與邏輯性,強化圖表判讀、知識轉化與推論能力
多面向能力融合:結合地理、生物、經濟與農業科學,展現跨科統整與永續觀念評量能力
整體來看,114統測農業群專業科目(二)試題設計貼近職場需求、融合社會趨勢,並著重學生的操作判斷與整合思維,成功展現新課綱所倡導的「學用合一」與「素養導向」核心理念。考生未來若能持續深化基礎概念,並培養時事觀察與應變能力,將更具進入農業實務與產業創新之潛力。
想深入了解各科完整試題與解答,請至: 👉 114統測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