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畢業後的升學新選擇!即將推出的「新五專3+2」模式

國中畢業後的升學新選擇!即將推出的「新五專3+2」模式

國中畢業升學新選擇!搞懂「新五專3+2」,和傳統五專差在哪?

國中畢業的同學們與家長們,正在為了升學路徑傷腦筋嗎?除了傳統的高中、高職,你可能也聽過「五專」。現在,教育部推出了一個全新的選項——「產業菁英訓練基地(新五專3+2)」,它跟我們以前認識的五專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適合你?讓我們用一篇完整的比較,幫助你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首先,溫習一下:什麼是「傳統五專」?

傳統的五專,就是你進入一所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連續讀五年

  • 學習過程:在同一所學校完成五年的專業技術課程。
  • 取得學位:畢業後,你拿到的是**「副學士」**學位。
  • 未來升學:如果你想繼續升學、拿到大學學歷(學士學位),你需要另外去考**「二技」**的統一入學測驗,跟其他五專或二專的畢業生一起競爭,才能進入科技大學的三年級就讀。這條路徑充滿了不確定性,也需要多一次的升學大考壓力。


全新登場!什麼是「新五專3+2」?

「新五專3+2」是教育部為了讓技術教育與產業需求「無縫接軌」而推出的新計畫。它最大的特色是**「五專」與「頂尖科技大學」的策略聯盟**。

  • 學習過程:這五年被切分為「3年」和「2年」兩個階段。
  • 前3年:在五專端(招生學校)學習,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畢業同樣取得**「副學士」**學位。
  • 後2年:只要你在前三年的成績和表現符合標準,**就能「免試直升」**到與之合作的頂尖科技大學(例如:台科大、北科大、高科大等),繼續讀兩年。
  • 取得學位:讀完這五年,你就直接拿到合作頂尖科大的**「學士」**學位。
  • 未來升學:這就像是升學的**「直通車」**,讓你免去考二技的壓力和不確定性,直達頂尖科大的學士學位。



誰適合選擇「新五專3+2」?

綜合以上特點,如果你符合以下幾種情況,那麼「新五專3+2」將會是非常適合你的跑道:

  1. 目標明確,鎖定專業領域:你很早就對半導體、AI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或綠色能源等熱門產業有濃厚興趣,想成為專業技術人才。
  2. 渴望動手做,勝過純理論:你喜歡實作、解決問題,認為提早接觸業界的真實環境,比只在教室讀書更有趣。
  3. 想減輕升學壓力與不確定性:你希望有一條穩定、明確的升學管道,專心學習專業技能,不想再為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學大考而焦慮。
  4. 看重未來的就業競爭力:你希望畢業即就業,甚至在學期間就能獲得業界龍頭的指導與保障,贏在職涯的起跑點。


結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傳統五專」為台灣培育了許多優秀的技術人才,至今仍是很好的選擇。而「新五專3+2」則像是一條升級版的特快車,它整合了產、官、學的資源,提供了一條更順暢、更貼近產業、也更有保障的升學與就業路徑。

選擇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建議同學和家長可以上網查詢目前有哪些學校開設了「新五專3+2」的專班,深入了解它們的合作企業與課程特色,找到最符合自己興趣與志向的道路,開啟精彩的學習旅程!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