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分科測驗分數五標成績公布-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113分科測驗分數五標成績公布-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大考中心29日分科測驗各科五標。(圖/記者林育如攝)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29日公布成績及各科五標。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表示,各科近三年五標接近,大致維持穩定,考科題目具鑑別度。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物理:48、41、28、18、14;化學:51、44、32、21、15;數學甲:45、38、27、18、12;生物:53、48、37、28、23;歷史:52、47、40、33、28;地理:51、47、40、33、28:公民與社會:52、47、39、31、25。


113分科測驗 各科五項成績標準。(圖/大考中心提供)


113分科測驗 各科五項成績標準。(圖/大考中心提供)

113學年度生物、歷史、地理與公民與社會考科的五標為接近,頂標介於51至53級分,前標介於47至48級分,均標、後標與底標分別介於37至40級分、28至33級分與23至28級分。

化學考科各標略高於物理考科,頂標分別為51及48級分,前標為44級分與41級分,均標32與28級分,後標與底標分別為21及18級分與15及14級分;數學甲考科頂標為45級分,前標為38級分,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27、18、12級分。


近三年分科測驗各科五項成績標準比較。(圖/大考中心提供)



近三年分科測驗各科五項成績標準比較。(圖/大考中心提供)

物理考科與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皆介於111年至112學年度之間,後標較其餘兩年略低,底標與111學年度同;化學考科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前兩學年度高,底標與112學年度同。


數學甲考科113學年度五標均較另兩學年度高,各標較111學年度略高2至3級分;生物考科頂標、前標、底標三年相同,均標、後標較前兩年略低1級分。


歷史考科頂標、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介於前兩學年度之間,後標與底標與111學年度相同;地理考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112學年度略低2級分,底標則略低1級分。


公民與社會考科較112年學年度高1級分,介於前兩個學年度之間,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後標、底標則較前兩學年度略低2級分。


除公告五標之外,大考中心也宣布學測英文考科篇章結構題型選項數調整。歷經研議與多方討論溝通,已經教育部核定調整,由原本「四選四」調整為「五選四」;由五個選項選出四個正確答案,分別填入適當的文章空欄中。此調整自115學年度學測英文科開始實施。調整後115學年度學測英文考科的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將同步公告,提供高中之學期課程規劃與應考準備參考。更多大學考試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