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122家台灣廠商及18所大學共同培養人才

COMPUTEX 2025/122家台灣廠商及18所大學共同培養人才

(圖/記者孟圓琦 攝)



在近期落幕的 COMPUTEX 展會中,台灣的學術界與科技產業共同譜寫了產學合作的嶄新篇章,展現了台灣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強大潛力與前瞻視野。這不僅是技術的交流,更是人才培育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動能。


例如,亞洲大學與科技巨擘英業達的深度合作便是最佳例證。他們攜手利用時下最熱門的元宇宙技術,共同打造了一個具備前瞻性的虛擬校園。這個虛擬校園不僅能提供學生多語言同步的數位課程,讓學習打破地域與語言的限制,更將應用範圍拓展至數位展覽和虛擬時尚走秀等創新領域。這項合作充分展現了學術研究如何與產業實務結合,為未來的教育模式和商業應用帶來無限可能,也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接觸到最前沿的科技應用。


此外,在AI浪潮席捲全球之際,台灣的大學也積極與領導廠商接軌。國立宜蘭大學與AI晶片龍頭NVIDIA合作,舉辦了「COMPUTEX 2025 宜大校園 Watch Party」。這場盛會吸引了超過300位師生熱情參與,透過同步直播,師生們得以第一時間深入了解NVIDIA在AI技術上的最新發展與突破,感受科技脈動。同樣,世新大學也積極響應,舉辦了NVIDIA Watch Party,吸引了近400名師生共襄盛舉,一同見證AI科技的最新成果,並為未來的人工智慧應用積蓄能量。


這些產學合作的案例,不僅僅是企業資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它們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務經驗和與產業前沿接軌的機會。學生們不再只是從書本上學習理論知識,而是能親身參與到企業的創新專案中,提前熟悉產業運作模式,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問題解決。這種深度連結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為台灣科技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創新活水。透過學術與產業的緊密協作,台灣正逐步構築一個更具韌性、更富創新精神的未來科技生態圈。


🎯 如何準備面試這些合作大學?

隨著大學與科技企業的合作日益緊密,學生在申請這些學校時,應該展現出對科技趨勢的敏銳度和實務應用的興趣。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了解學校的合作項目

  • 研究合作內容:深入了解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具體項目,如亞洲大學的元宇宙校園計畫或宜蘭大學的 AI 推動辦公室。
  • 關注最新動態:關注學校官方網站或新聞稿,掌握最新的合作進展。


2. 展現對科技的熱情

  • 分享相關經驗:在面試中分享自己參與科技項目的經驗,如參加 AI 競賽或開發應用程式。
  • 提出創新想法:針對學校的合作項目,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創新應用的想法,展現主動學習的態度。


3. 準備常見面試問題

  • 自我介紹:簡潔明瞭地介紹自己的背景、興趣和未來目標。
  • 為何選擇本校:說明選擇該校的原因,特別是對其產學合作項目的興趣。
  • 未來規劃:分享自己對未來職涯的規劃,如何利用學校資源達成目標。


4. 強化實務技能

  • 參加相關課程:修習與 AI、元宇宙等相關的課程,提升專業知識。
  • 實作經驗:積極參與實作項目,如開發小型應用程式或參加黑客松活動。


透過上述準備,學生可以在面試中展現出對科技的熱情和實務能力,增加錄取的機會。


COMPUTEX 展會中的產學合作展示了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學生應把握這些機會,深入了解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項目,並在面試中展現出自己的熱情與能力,為未來的學習與職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