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技在新北!三重商工、穀保家商聯手承辦全國最強商科賽

亮技在新北!三重商工、穀保家商聯手承辦全國最強商科賽

2022-03-10 上午 10:36 媒體中心/綜合報導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圖文提供:天下雜誌


從市府到校方的全體總動員,新北市技職教育不只是全國技藝競賽常勝軍,挹注資源與培訓成效更是領先全國!當全球關注新興科技,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擘畫技職教育,2022年由三重商工、穀保家商承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商業類技藝競賽,將以高品質賽事與服務,展現新北技職頂尖實力。

 

技職教育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礎,一年一度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更是展現學生專業能力、各校相互觀摩學習的重要機會。比賽包括海事水產、工業、商業、家事及農業類等五大類,僅限定高三學生參賽,且每個職種限制單校僅能推派1至2名選手參賽,獲獎選手後續將可參加四技二專技優升學管道,爭取未來擠身優質科技大學機會,受到全國各校的高度重視。新北市在110學年度全國技藝競賽中屢創佳績,家事類6金手創新高;農業類參賽學校淡水商工選手全數獲獎;工業類汽車修護2連霸、模具摘金奪銀、機器人職種所有參賽學校100%獲獎、7名冠軍金手創新高;商業類競賽樟樹國際實中參賽學生全數獲獎,而光復高中多媒體設計學程五年內榮獲2座金手獎及3個優勝,在在顯示新北技職教育穩定成長。在競賽成果屢創新高的同時,新北市更承擔起111學年度辦理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的重責大任,承辦學校是三重商工和穀保家商,長達三天的賽程,將有來自全國180多所學校的頂尖好手同場競技。

 

重視專業、激發自主學習熱情,三重商工打造全國商科最強棒

三重商工每年在全國工商業類技藝賽均榮獲佳績,是新北技職榮光的最強棒。「有熱情、有能力帶領學生的老師,加上組織文化的整合,共同激發學生實踐自我的榮譽心,是贏得勝利的關鍵。」三重商工校長李立泰表示,三重商工是三重、新莊、蘆洲等區唯一的公立技術型高中,廣納臺北市及新北各區域優秀的國中生,是許多孩子的第一志願,學生素質高。培育頂尖人才從基本功開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及優質教師積極關懷及協助,提升學習專注力,也讓師生互動變多。

 

三重商工校長李立泰

 

而參加技藝競賽的選手,從選拔、培訓到參賽,更是修練之路。由新北市教育局主辦的「新北市金手培訓計畫」,規劃三級培訓及6種競賽人才培育機制,打造新北技職奪金戰隊!「宛如全國頂尖好手薈萃的新北各校,除了各校師生,還有業師參與,彼此觀摩競技、模擬實戰高壓,團隊師生在培訓過程中不僅切磋專業技術,更帶回寶貴經驗,將為賽事打磨最光亮的武器!」李校長認為,金手培訓計畫彰顯新北市對技職教育的重視,正呼應侯友宜市長宣示「適性發展」的教育政策目標。新北更領先全國,首創加碼獎勵金激勵選手及指導教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學生最高可得120萬、教師40萬元,以實質回饋鼓勵學生爭取佳績。

 

今年三重商工身為全國技藝競賽承辦學校,李校長認為,這個超過180所學校、將近2,000人參與的盛會,要讓競賽成為「全國各校認識三重商工、認識三重,體驗新北市人文質感」的盛宴。他感謝新北市政府跨局處整合,連同校內總動員,齊力展現新北市「厚友誼」的賽事服務,更期許藉由此役讓創校半世紀的三重商工脫胎換骨,開創全新格局。

 

 

學生證照通過率遠高於全國數倍,穀保家商展現頂尖實戰力

同是今年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承辦學校的穀保家商,則是連續9年網頁設計職種獲獎率100%,勇奪6座金手獎及3個優勝,近3年更誕生2名冠軍金手,是技藝競賽的常勝軍,見證辦學成效優異。穀保家商校長嚴英哲表示,如同侯市長所言,適性發展是培育優質技職人才的核心,即使學生過往學科成績不理想,「相信孩子有無限可能,找到興趣、懷抱信心,假以時日,就能激發千里馬的潛質。」穀保家商擁有專業師資及扎實的實作課程,協助學生自高一開始取得各類專業證照,加上榮獲連續3年、每年300萬的新北創新教育加速器補助,為實戰力持續加碼升級,成就與產業無縫接軌的將才。

 

穀保家商校長 嚴英哲

 

嚴校長說,全國技藝競賽是技術型高中的奧林匹克競賽,承辦學校的任務在於替每位選手搭建好舞臺,讓孩子在臺上發光發熱,即是「亮技在新北」的精神!

 

鼓勵技藝選手爭取榮譽有一個最實際的助益,就是得獎學生能在技優甄選入學管道加分,還可能接到上市櫃公司來預約就業,無論升學或就業,都是最佳通行證。嚴校長認為,新北市教育局有全國唯一的「技職教育科」,為技職向下扎根、挹注豐厚資源。111學年度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由三重商工及穀保家商承辦,期許提供最佳服務、爭取最佳成績,將傾全力辦理高品質賽事,榮耀新北。


其他文章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每年學測成績公告後,高中學子們就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課題-「大學科系志願選填」,要在2,000個系組中,找出最理想的6個校系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甄戰學習顧問彙整數年來的輔導經驗,就選系迷思與親子溝通提出幾項建議,望能協助同學能得到家人的支持,邁向自己理想的大學生涯。破除迷思一:科系冷門熱門大學科系、課程經常會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市場趨勢、世界不斷的改變,熱門的職業與科系也不斷的被更替,只要願意投入熱忱在某領域學習發展,都有機會成為專家、炙手可熱的人才。換言之,科系沒有冷熱門之別,要專注的是個人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的養成。破除迷思二:選系還是選校甄戰建議以選系為主,若能進入一個自己充滿熱忱的科系,較能夠自發性的投入心力學習,遇到課業上的挑戰,也較能堅持並突破難關。或許有些學測失利的同學,會考慮未來轉學、轉系,即使如此仍應選填相近科系,避免學習內容落差過大難以接受。破除迷思三:興趣優先還是能力優先建議可以從自己擅長的方面優先做選擇,畢竟若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較容易累積成就感,也比較容易從中找到自己有熱情的部分,進而讓自己不斷學習。在每一個領域中,都一定會有自己喜歡的部分,也一定會有枯燥乏味的地方,如何找到讓自己保持動力持續下去的原因,才是決定未來專業與學習的關鍵。破除迷思四:過於相信片面資訊許多家長同學們在選校系時,經常因為片面的資訊而影響判斷準則,例如:聽說某校經費資源很多、國立一定比私立好、北部學校比較南部好等。實際上,除了部分大學科系停招等問題須避開之外,其他需要更全面的的判斷標準,即便學校資源再豐富,如果不懂得運用也是枉然,現今網路資源豐盛,差距也早已縮小,自己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的源頭。破除迷思五:高中結束就是玩歷經了高中3年的高壓學習,許多同學把進入大學視為一種解脫,殊不知高三的課程是在為大學的專業知識打下基礎,如果疏忽了很容易在大一就學習的很痛苦;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更多的是彈性學習與時間運用,因此,必須積極主動的規劃學習,保持學習的靈活與彈性,大學後的人生路還很長,絕不是在放榜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人生未來。破除迷思六:保障未來的科系未來就業是選系的一大考量,部分科系與職業銜接性非常高,如藥學系、資工系等,相對地,部分學系則容易被貼上「專業不明」的標籤。但是專才的培養需要市場提供等比例的職缺,不然就會產生像是流浪教師、律師等問題。未來職場重視跨領域、多元能力的人才,專才反而容易框架了自己的職涯發展,重視博雅訓練的科系,未來的選擇也較不受限制,更能展現發展的可能性。如何協助孩子做科系選擇呢?以下提供3點建議:給父母的話吸收新知:現今社會環境及產業變化迅速,建議家長可以多多了解不同學系的未來走向與發展,才能給予孩子最客觀的建議。提供資源:孩子們在選擇過程中,家長可運用自己的人脈,安排孩子與相關人士接觸、訪談,讓孩子可以直接確認自己所理解的資訊與現實狀況的差異。訂定目標: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生涯的選擇決定權,最終仍應掌握在孩子手上,家長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支持與關懷,成為他們的後盾,讓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給同學的話如何讓父母認同自己的選擇?以下提供3點建議: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提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典範,蒐集該學系的特色與資訊,協助父母了解,讓父母有判斷的依據與思考彈性。學習規劃與目標:做好未來該學系的學習規劃,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就學力與就業力,將其提出與父母討論,更能展現自己的選擇是經過思考。親身參與體驗: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溝通的時機與態度遠比內容重要,務必避免情緒化的表達,秉持謙虛、理性的態度提出想法,並認真的傾聽父母意見、尊重他們的人生歷練與觀點。其實父母們都樂見孩子成熟,願意為自己負責,會有較多的疑慮,通常來自同學們空泛不具體的想法,父母當然就比較難安心放手,但人生中,最願意無條件幫助您,跟您一同成長的,絕對是父母,所以,做好自己的功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讓父母願意支持您,成為您實現理想的好夥伴吧!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