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升大學全流程解析|從考試到選填志願,掌握每一步升學關鍵

高中生升大學全流程解析|從考試到選填志願,掌握每一步升學關鍵

學測升大學全流程-60個必解任務

對每位高中生來說,從校園走向大學,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期待的旅程。整個升學流程從學測報名起跑,經過考試、成績公布、申請入學、志願選填、備審資料準備、面試、分發到錄取查詢,每一階段都是關鍵「關卡」,需要謹慎應對。

以下帶你完整了解高中升大學的流程與重點準備:


前置任務: 高一、高二準備

準備英文證照考試(如全民英檢、多益等)

妥善保存獎狀、證書、成績單、活動紀錄、學習成果(如繪畫、作文、研究等)(1111履歷表內的「我的成就」功能,可協助存取社團成就、競賽表現、測驗成績、出版作品、獲頒專利、志工活動等記錄,可多多利用)

立定幾所目標學校及目標校系增強學習動機 ( 認識了解大學 )

選擇有興趣的社團並寫下學習心得

認真受測學校舉辦的性向及興趣測驗,並妥善保存測驗結果

上「 ColleGo! 」系統看看各科系之介紹

依興趣與能力選擇類組,並認識了解各學類(學類介紹) ( 學類介紹 ),若選組後覺得不適合也請把握轉組申請時間

上教育部「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 」網站作免費測驗,瞭解適合的職業類別及專業職業能力

瞭解各大學營隊資訊(提供以下網站參考),並參加有興趣的營隊

(1) 生涯輔導-高中職均質化

(2) 大學問-營隊


瞭解大學各項考試(學測、指考/111起分科測驗、術科考試、英聽)及入學招生管道(繁星推薦、個申、科技校院申請、指考/111起分科測驗分發、軍警獨招)之差異

與師長、朋友與家人討論未來合適科系與相關資訊

參觀大學或大學博覽會

觀看目標校系簡章及歷年最低錄取分數,並加強學習目標校系採計科目

有空多多閱讀課外書籍,補充課外知識吧!


關卡1: 高三暑假至學測前

進行各科總複習,勤作學測考古題,專心衝刺學測 ( 考古題入口 )

完成學測及英聽報名手續


關卡2: 學測結束至2/23成績公布

對學測答案並預估學測級分 ( 學測答案 )

試測落點分析,瞭解落點範圍 ( 學測落點系統 )

初步篩選出較有意願的校系,並瀏覽該系網址及科系職涯地圖瞭解課程資源及未來升學就業發展

擬定自傳並整理備審資料(成績單、獎狀、證書、社團營隊及活動經歷等等)

瞭解各校入學獎學金


關卡3: 成績公布至繁星推薦報名截止

進行落點分析(含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申請三大管道) ( 學測落點系統 ), 並依興趣、能力及未來發展等因素選擇志願

人力銀行 瞭解目標校系相關職缺之工作內容、所需的技能及未來發展路徑

參加校內繁星推薦說明會,釐清報名流程及規則

與父母家人及師長充分溝通討論申請校系

繳交繁星推薦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


關卡4: 繁星推薦公布錄取名單

第1~7類學群中榜上有名→恭喜通過升大學任務!!

(備註:一旦錄取,將無法參加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申請,若不滿意錄取結果,也請於3/24前放棄錄取資格,否則將不得參加考試入學)

通過第8類學群(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準備備審資料及面試(關卡8)

榜上無名→繼續前往下個任務挑戰吧!


關卡5: 科技校院申請報名

至多選擇5校系,與父母家人及師長充分討論溝通申請名單

瀏覽學校及校系網站,瞭解目標學校與校系的特色及發展

繳交科技校院申請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才不會錯失機會


關卡6: 3/23~3/24個人申請報名

至多選擇6個校系,並留意同一所大學可報名的科系數量

檢查各校系第二階段甄試日期,減少撞期狀況發生

諮詢老師及學長姐過去的相關經驗

繳交個人申請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


關卡7: 3/30個人申請、科技校院申請公告第一階段篩選結果

準備面試,觀看面試攻略( 面試攻略懶人包 )

吸收並了解目前時事資訊

排定通過校系備審資料及甄試時程,若發生撞期可嘗試打電話給校系錯開時間


關卡8: 準備備審資料及面試(校系自訂時間)

參考輔導室提供的學長姐審查資料範本

上網搜尋優良的審查資料範本

撰寫自傳及其他相關資料時,務必言簡意賅,最好能條列式說明,讓教授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認識你

請父母、老師、長輩協助潤飾調整內容

獎狀、證書等資料可加上小註解與心得,輔助說明並增添豐富性

圖文並茂,多利用照片及圖表來進行表達

應依校系特質調整備審資料,展現自己與科系的合適性(如英文系可說明外語能力及提出語文相關證書;企管系則多在領導及溝通方面著手,如辦活動、幹部經歷等等;電機與機械類科系則可多說明數理能力、科學競賽經驗及實作研究等)

預留緩衝時間檢查內容是否有錯誤

注意資料送出期限,備審資料請至少預留一天提早送出

請師長、長輩寫推薦信

瞭解各種口試形式的應對之道

準備各種長度的中英文自我介紹

請老師長輩協助模擬面試並提供建議

找同學互相面試問答,增加練習機會

熟記自傳及備審資料內容

因為不是每位教授都會看備審資料,故請準備幾份簡歷(A4一張)給面試教授

提早準備服裝,服裝妝容以整齊大方為主

注意面試地點位置,並預留時間提早到達,以防發生意外錯過面試時間



關卡9: 公告個人申請錄取名單及公告繁星醫學系錄取名單、公告科技校院錄取名單

若錄取多間校系,多蒐集資訊以作比較,並詢問家人師長意見

正備取生上網登記就讀志願序

公告統一分發結果,恭喜通過升大學任務!!

若無錄取,也不要氣餒,專心準備指考(111起分科測驗),再次往大學之路衝刺吧!

其他文章
【四技甄選】志願序怎麼填?小編帶你破解迷思,心儀校系Get!🚀

【四技甄選】志願序怎麼填?小編帶你破解迷思,心儀校系Get!🚀

嘿!各位歷經學習歷程、二階甄試奮戰的準大學生們,辛苦啦!💪走到最後一關「填志願序」,心臟是不是又開始噗通噗通狂跳?你腦中也上演著小劇場嗎?🤔:「我的夢幻校系是備取,穩上的正取該放哪?」🤯:「我把正取放第三,會不會被填第一志願的備取生擠掉?」停!先深呼吸!讓小編來告訴你結論:「通通不會!」志願序是你的「許願池」,不是「競技場」!勇敢把最喜歡的填在最前面就對了!✨ 首先,搞懂規則才能安心玩!正取 vs 備取在填志願之前,我們先來上個1分鐘速成班,讓你秒懂正取和備取!正取生 (VIP玩家) 🎟️你已經拿到了入場門票!這個位子保證是你的,除非你瀟灑地說「我不要了」。備取生 (候補玩家) 🪑你在候補區等待中。只要有正取生放棄,空出位子,就輪到你上場啦!所以,別再擔心正取會被擠掉,你的VIP門票超穩的!💡 志願序的秘密:系統只看「你的願望清單」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我的順序」和「別人的順序」會打架。錯!大錯特錯!分發系統是個很專情的機器人,它一次只會看一個人的志願單。輪到你時,它會從你的第一志願開始檢查:中了嗎?中了!👉分發成功!(任務結束,後面的志願掰掰~)沒中嗎?👉往下檢查你的第二志願...以此類推。舉個栗子🌰:小明和小華都是北科資工的正取生,小光是備取生。分發結果會是:小華:第一志願就是北科資工正取,直接錄取!🎉小明:系統先看他的第一志願台科大,如果錄取了,那他就會去台科大。如果台科大沒上,系統才會往下看到北科資工,因為他是正取,所以也保證錄取!小光:就算他把北科資工填第一,也完全不會影響到小明和小華。他只有在正取生放棄名額後,才有機會遞補上去。看懂了嗎?你的正取資格,只會被「你排在它前面的志願」蓋掉,不會被別人搶走!🎯 志願序實戰攻略!3種情境這樣填準沒錯!好了,觀念釐清了,現在來點實戰技巧!情境一:手上全是「正取」✨ (天選之人是你!)恭喜你!這是幸福的煩惱~閉上眼睛問自己的心,把最想、最愛、最夢幻的那個,勇敢填在第一志願就對了!情境二:有「正取」也有「備取」🤞 (最常見的組合!)這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怕落榜,就把備取的夢幻校系往後放!夢想校系是「備取」?👉勇敢把它填在第一志願!穩上的校系是「正取」?👉把它當成「最強備胎」,放在夢想校系的後面!這樣填,進可攻、退可守!衝上了夢想的備取,超棒!就算沒遞補上,後面還有穩穩的正取在等你,絕對不會兩頭空!情境三:手上全是「備取」🥺 (別灰心,人人有機會!)別氣餒!每年都有很多備取生成功上榜!請一樣按照你的喜好順序來排。如果沒有特別偏好,可以把「備取序號比較前面」或「招生名額比較多」的校系往前放,增加上榜機率!📢 小編最後的溫馨提醒 (這超重要!一定要看!)只有一個選項也要填!不管你只有一個正取或一個備取,都必須上網登記志願,不然會被當作「自動放棄」喔!別輕易按下「放棄」!對於某個校系,除非你120%確定死都不會去念,才選「放棄」。不然,只要有一絲絲可能性,就把它排到志願序的最後面,給自己留個機會!多重錄取怎麼辦?如果同時錄取「四技甄選」和「技優甄審」,只能選一個報到。想參加「統測分發」的話,也記得要在期限內向錄取的學校聲明放棄喔!好了,攻略就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是填志願序大師了!放輕鬆,跟著你的心走,把願望清單填好填滿吧!祝大家都能順利金榜題名,前進理想的大學生活!Go Go Go!🎉

【分科倒數!最強逆襲懶人包🔥 小編挺你上戰場!】

【分科倒數!最強逆襲懶人包🔥 小編挺你上戰場!】

嘿!正在跟分科測驗奮鬥的你,辛苦了!我知道現在壓力山大、心情焦慮,但請相信,你不是一個人!💪小編直接幫你把重點畫好,這份「衝刺大補帖」快收下,讓我們一起穩住陣腳,漂亮打完最後一仗!💊 補帖1:手感之術!題目刷起來就對了 ✍️分科的大魔王「混合題型」+「卷卡合一」,是不是讓你有點慌?別怕!解法無他,就是多練習!透過刷題,你會知道自己哪裡還不熟。但記住,訂正比猛寫更重要! 錯的題目一定要搞懂,翻課本把觀念補起來,千萬別死背答案喔!🔗 傳送門,小編都幫你整理好了:【分科試題】最新題目+詳解:分科考古題💊 補帖2:策略之術!知己知彼才能贏 🧠魔鬼藏在細節裡!考試時間多長?有幾題非選?計分方式是?這些基本功課一定要做,別讓辛苦讀來的分數,被小細節吃掉啦!更重要的是,快去查一下你夢幻科系的「採計科目」,把火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那幾科,讓複習CP值最大化!🔗 衝刺方向看這邊:【114分科】考什麼?怎麼考?一次搞懂:點我看介紹【114分科】從採計組合看你的主力科目:點我長知識💊 補帖3:心態之術!你是最棒的,請相信自己 ❤️申請入學的結果,不代表你的全部。那只是一場大型的「選擇+運氣」遊戲,不順利不代表你不好!現在,深呼吸,把失落感變成燃料吧!告訴自己:「分科測驗,是我逆轉的機會!」✅ 最後一個月,請你這樣做:規律作息: 吃飽睡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度放鬆: 讀累了就去散散步、聽聽歌,別把自己繃太緊。正向思考: 想像一下查榜時看到理想校系的自己,那個畫面就是你的動力!💊 補帖4:分科測驗後的落點分析在分科測驗成績公布後,進行落點分析的有效方法包括:了解校系的採計方式,因為不同學校和科系對科目的權重有所不同。分析自身的優勢,根據成績找到最合適的校系。關注歷年的錄取分數,參照過去的數據來預測錄取的可能性。考慮多元因素,除了成績,還要考慮個人興趣和未來發展等方面。總結來說,2025年分科測驗的準備是一個持久且系統的挑戰,考生需要在知識、解題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上全面提升。希望通過本文中的策略與建議,能幫助考生制定出更有效的準備計劃,期望在分科測驗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記住,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努力學習,還在於聰明的準備。祝各位考生在2025年分科測驗中展現最佳實力,順利進入理想的學校!最後的最後,小編想說,努力到現在的你,已經非常非常厲不起了!穩住,我們終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