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升大學全流程解析|從考試到選填志願,掌握每一步升學關鍵

高中生升大學全流程解析|從考試到選填志願,掌握每一步升學關鍵

學測升大學全流程-60個必解任務

對每位高中生來說,從校園走向大學,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期待的旅程。整個升學流程從學測報名起跑,經過考試、成績公布、申請入學、志願選填、備審資料準備、面試、分發到錄取查詢,每一階段都是關鍵「關卡」,需要謹慎應對。

以下帶你完整了解高中升大學的流程與重點準備:


前置任務: 高一、高二準備

準備英文證照考試(如全民英檢、多益等)

妥善保存獎狀、證書、成績單、活動紀錄、學習成果(如繪畫、作文、研究等)(1111履歷表內的「我的成就」功能,可協助存取社團成就、競賽表現、測驗成績、出版作品、獲頒專利、志工活動等記錄,可多多利用)

立定幾所目標學校及目標校系增強學習動機 ( 認識了解大學 )

選擇有興趣的社團並寫下學習心得

認真受測學校舉辦的性向及興趣測驗,並妥善保存測驗結果

上「 ColleGo! 」系統看看各科系之介紹

依興趣與能力選擇類組,並認識了解各學類(學類介紹) ( 學類介紹 ),若選組後覺得不適合也請把握轉組申請時間

上教育部「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 」網站作免費測驗,瞭解適合的職業類別及專業職業能力

瞭解各大學營隊資訊(提供以下網站參考),並參加有興趣的營隊

(1) 生涯輔導-高中職均質化

(2) 大學問-營隊


瞭解大學各項考試(學測、指考/111起分科測驗、術科考試、英聽)及入學招生管道(繁星推薦、個申、科技校院申請、指考/111起分科測驗分發、軍警獨招)之差異

與師長、朋友與家人討論未來合適科系與相關資訊

參觀大學或大學博覽會

觀看目標校系簡章及歷年最低錄取分數,並加強學習目標校系採計科目

有空多多閱讀課外書籍,補充課外知識吧!


關卡1: 高三暑假至學測前

進行各科總複習,勤作學測考古題,專心衝刺學測 ( 考古題入口 )

完成學測及英聽報名手續


關卡2: 學測結束至2/23成績公布

對學測答案並預估學測級分 ( 學測答案 )

試測落點分析,瞭解落點範圍 ( 學測落點系統 )

初步篩選出較有意願的校系,並瀏覽該系網址及科系職涯地圖瞭解課程資源及未來升學就業發展

擬定自傳並整理備審資料(成績單、獎狀、證書、社團營隊及活動經歷等等)

瞭解各校入學獎學金


關卡3: 成績公布至繁星推薦報名截止

進行落點分析(含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申請三大管道) ( 學測落點系統 ), 並依興趣、能力及未來發展等因素選擇志願

人力銀行 瞭解目標校系相關職缺之工作內容、所需的技能及未來發展路徑

參加校內繁星推薦說明會,釐清報名流程及規則

與父母家人及師長充分溝通討論申請校系

繳交繁星推薦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


關卡4: 繁星推薦公布錄取名單

第1~7類學群中榜上有名→恭喜通過升大學任務!!

(備註:一旦錄取,將無法參加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申請,若不滿意錄取結果,也請於3/24前放棄錄取資格,否則將不得參加考試入學)

通過第8類學群(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準備備審資料及面試(關卡8)

榜上無名→繼續前往下個任務挑戰吧!


關卡5: 科技校院申請報名

至多選擇5校系,與父母家人及師長充分討論溝通申請名單

瀏覽學校及校系網站,瞭解目標學校與校系的特色及發展

繳交科技校院申請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才不會錯失機會


關卡6: 3/23~3/24個人申請報名

至多選擇6個校系,並留意同一所大學可報名的科系數量

檢查各校系第二階段甄試日期,減少撞期狀況發生

諮詢老師及學長姐過去的相關經驗

繳交個人申請報名費,完成報名手續


關卡7: 3/30個人申請、科技校院申請公告第一階段篩選結果

準備面試,觀看面試攻略( 面試攻略懶人包 )

吸收並了解目前時事資訊

排定通過校系備審資料及甄試時程,若發生撞期可嘗試打電話給校系錯開時間


關卡8: 準備備審資料及面試(校系自訂時間)

參考輔導室提供的學長姐審查資料範本

上網搜尋優良的審查資料範本

撰寫自傳及其他相關資料時,務必言簡意賅,最好能條列式說明,讓教授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認識你

請父母、老師、長輩協助潤飾調整內容

獎狀、證書等資料可加上小註解與心得,輔助說明並增添豐富性

圖文並茂,多利用照片及圖表來進行表達

應依校系特質調整備審資料,展現自己與科系的合適性(如英文系可說明外語能力及提出語文相關證書;企管系則多在領導及溝通方面著手,如辦活動、幹部經歷等等;電機與機械類科系則可多說明數理能力、科學競賽經驗及實作研究等)

預留緩衝時間檢查內容是否有錯誤

注意資料送出期限,備審資料請至少預留一天提早送出

請師長、長輩寫推薦信

瞭解各種口試形式的應對之道

準備各種長度的中英文自我介紹

請老師長輩協助模擬面試並提供建議

找同學互相面試問答,增加練習機會

熟記自傳及備審資料內容

因為不是每位教授都會看備審資料,故請準備幾份簡歷(A4一張)給面試教授

提早準備服裝,服裝妝容以整齊大方為主

注意面試地點位置,並預留時間提早到達,以防發生意外錯過面試時間



關卡9: 公告個人申請錄取名單及公告繁星醫學系錄取名單、公告科技校院錄取名單

若錄取多間校系,多蒐集資訊以作比較,並詢問家人師長意見

正備取生上網登記就讀志願序

公告統一分發結果,恭喜通過升大學任務!!

若無錄取,也不要氣餒,專心準備指考(111起分科測驗),再次往大學之路衝刺吧!

其他文章
114申請入學放榜!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114申請入學放榜!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隨著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出爐,今年分發率達55.73%,創下近三年新高。報名、招生與錄取人數變化,反映出學生升學意願回溫,考生與家長須特別留意後續入學流程與放棄期限,避免錯失機會。114學年度申請入學放榜統計概況本次統一分發結果已於6月12日公告,整體報名與錄取情況如下:分析重點:報名人數增加,名額略減。分發率與名額使用率雙雙提升。招生缺額明顯下降,代表考生就讀意願提升0申請入學後續重要作業提醒申請入學分發結果雖已公告,但部分學生仍需進行放棄聲明,以下為重點時程整理:注意! 若已於其他管道錄取並完成報到者,不影響申請入學錄取資格。但如未完成放棄聲明,將影響後續招生資格。今年大學分發呈現三大趨勢報名人數回升:114學年度比去年多出814人報名,反映學生升學需求回溫。錄取率提升:分發率升至55.73%,是近三年新高。缺額減少:招生缺額縮減至8,196個,代表各校招生策略調整奏效。專家觀察: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指出,隨著分發率提升,代表教育資源配置趨於穩定,但部分學校與科系仍面臨吸引力不足的挑戰,考生與家長應關注未來就業市場與產業趨勢,審慎規劃升學選擇。選填志願與校系規劃建議優先考量個人興趣與職涯發展潛力參考歷年錄取級距與分數趨勢注意未來就業市場熱區(AI、半導體、ESG、長照醫療、跨國商務等)掌握學群發展特色,避開冷門失衡科系📌 想掌握最新升學資訊與志願選填建議? 👉 立即使用【1111落點分析】(https://exam-match.1111.com.tw/) 👉 升學AI小精靈 24 小時線上解答升學疑問,快速查榜與備審建議!

台大申請放榜驚現百名缺額,未來該怎麼選科系?

台大申請放榜驚現百名缺額,未來該怎麼選科系?

🔥【小編內心話】文組的眼淚,你聽到了嗎?台大個申放榜逾百名缺額,未來該如何選擇科系?各位考生和家長們,昨天申請入學放榜,心情還好嗎?不管你是金榜題名,還是準備再戰,今年的放榜結果,真的讓小編我倒抽一口氣!😱連宇宙第一志願#台大都出現了173個缺額!你沒看錯,這不是什麼學店,是台大啊!🚨 文組科系成重災區,政治系最慘!打開榜單一看,簡直是文組同學的集體悲鳴…缺額排行榜前三名,清一色都是大家印象中的「文史哲」科系:🥇政治系:缺額 22 人 (最大苦主!)🥈社工系:缺額 10 人🥉哲學系:缺額 9 人甚至連過去搶破頭的#法律系,這次也出現了5個缺額。全國來看,法政、外語、文史哲學群,招生率直接敬陪末座。這已經不是警鐘,根本是核彈級警報了!🚨🚀 理工神教一統天下?醫牙電資一個都沒少!另一邊,理工科系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景。最受矚目的#醫學系 #牙醫系 #電機系 #資工系,四巨頭全部滿招,一個蘿蔔一個坑,想擠都擠不進去!小編還聽到一個超勁爆的八卦:今年竟然有神人同學,同時錄取台大醫學系和電機系,最後選擇了 #電機系!我的天啊!這在以前根本是難以想像的事。這是不是在告訴我們,連頂尖學霸們都認為,未來「錢」途的風向,已經從白袍轉向晶片了?👨‍⚕️ - 💻🤔 為什麼會這樣?小編不負責趨勢分析1. 鈔能力決定一切?現實的骨感身為一個過來人,小編必須說,現在的風氣就是「選系≒選錢途」。打開求職網站,理工科的起薪和職缺數,硬生生就是比文組高出一大截。當科技業成為台灣的經濟命脈,大家用腳投票,湧向理工科系,說實話,真的不意外。2. 不滿意?我們7月分科測驗見!今年的分科測驗,睽違已久的神器#數乙回歸了!這對很多一類組的同學來說,根本是「敗部復活」的絕佳機會。很多學霸可能覺得申請上的校系不夠頂,乾脆心一橫,放棄錄取資格,專心拚7月的分科測驗,目標是更頂尖的商管或法律系。這也導致了「高分群缺額」的奇特現象。🔮 小編的未來預測:文組的十字路口小編斗膽預測,這個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甚至會越來越M型化:理工科系持續火爆:未來幾年,AI、半導體依然是產業熱點,電資科系的地位穩如泰山。文組的絕地求生:純人文社科的科系,如果再不做出改變,招生寒冬恐怕會變成冰河時期。未來文組學生必須要「跨域」!「文組腦+理工手」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組合。例如:學法律的要懂Fintech,學傳播的要會分析大數據,學外文的要去學程式設計。社會的隱憂:但小編也不禁想問,一個社會,真的只需要工程師和醫生嗎?那些關乎思辨能力、社會關懷、文化底蘊的人文學科,難道真的不重要了嗎?如果未來我們的政治領袖、社會學家、作家都後繼無人,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這份榜單,不只是一張成績單,更是對台灣高等教育和未來產業發出的靈魂拷問。#你怎麼看這個現象#如果你是今年的考生你會怎麼選#文組沒錢途是真的嗎#大學申請 #放榜 #台大 #選系還是選興趣 #少子化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