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申請大補帖(By 凡鳥)

個人申請大補帖(By 凡鳥)


你好,我是凡鳥,目前是醫學中心的醫師。過往曾受邀至各級學校、TEDx演講(演講連結),同時也是多本考試用書的作者(相關書籍連結)。

新一年度的個人申請在即,面對新的課綱、新的制度,想必現在的你一定是相當焦慮吧?

自從應屆考上醫學系後,迄今也已邁入第九年,家教學生也帶了幾十幾個了,以下的分享,出自於我過去自己的學習經歷,以及這些年在學生身上所得到的經驗,希望能協助各位在準備大考的路上能更順利一些。

以下的內容,包含幾個部分:

  • 繁星/個人申請制度介紹
  • 自傳/備審資料準備技巧
  • 面試準備技巧
  • 化學+生物二階筆試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108課綱&申請入學準備


端看上面的標題,我想大家應該也能想像的到其中的內容之龐雜,為了避免這份文件看起來太過雜亂。因此,我把每一個主題的分享,都設定成一個獨立的頁面,大家可以點選自己有興趣的紫色標題,即可進入獨立的頁面收看內容。(站外連結導向的位置,絕大多數是我自己架設的免費網站及文章)

而以下所有的資源,除了透過下方的超連結外,亦可透過google搜尋的方式瀏覽,我已設置好相關程式碼與爬蟲資訊。比方如「繁星推薦制度」的文章介紹,直接google搜尋「凡鳥+繁星制度」即可找到對應的教學文章,以此類推。


繁星/個人申請制度介紹暨落點分析工具

1.繁星推薦制度 用最簡易的方式講解複雜的繁星制度,在校成績計算方式、校內撕榜、校外競爭......一次讓大家瞭解,具體內容點選上方標題可見。

2.學測篩選制度 在參加學測個人申請之前,得先搞清楚個人申請的各種名詞,檢定標準、篩選倍率、超額篩選......看這篇文章就對了!用三分鐘的時間帶你釐清所有學測相關制度!具體內容點選上方標題可見。

3.落點分析推薦工具 目前市面上中,有許多落點分析工具。其中,我個人比較常讓學生使用1111落點分析,主要原因有幾個,一來是使用上免費(滿佛心的XD),二來操作上簡單、準確率也不錯。建議大家不管考出怎麼樣的成績,都可以先去使用看看。


自傳/書審資料準備技巧

在新型學測中,除了過去所記錄的學習歷程之外,大部分校系都會要求提供學習歷程自述、多元綜合表現心得、申請動機、讀書計畫的項目。這一些新型學測的項目看似複雜,但實際上和過去舊制的備審資料元素大同小異,大原則都是相同的。

和前面的部份一樣,接下來的內容,點選紫色的標題,即可進入獨立的說明文章。

1.書審資料:觀念篇 在開始撰寫自傳(書審資料/學習歷程)時,得先釐清自傳的基本架構跟觀念,在對自傳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可以讓之後製作備審的過程變得更加順利!

2.書審資料:製作流程 在了解自傳(書審資料/學習歷程)之後,下一步得要開始製作書審資料,這一篇文章,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製作書審時效率最高的方式、製作流程!

3.書審資料:個人簡歷 在製作書審資料時,放張個人簡歷是一種吸睛的作法,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有效率、正確地製作自己的個人簡歷!

4.書審資料:家庭背景 在製作書審資料時,家庭背景這個部分是普遍人寫得最差的部分,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是寫:小康家庭、氣氛良好、開放自主......但這樣的寫法真的能讓教授眼睛一亮嗎?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三個優化家庭背景的方法!

5.書審資料:社團經歷 在製作書審資料時,絕大多數人的課外活動都會描寫社團經歷,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優化社團經歷描寫的方法!

6.書審資料:個人特質 在書審資料當中時,個人特質可以說是教授最在乎的環節之一,畢竟,個人特質深深影響到考生是否適合這個科系,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把個人特質寫得精準且吸睛!

7.書審資料:申請動機 在書審資料當中時,申請動機可以說是教授最在乎的環節之一,畢竟,從申請動機中能夠推斷考生對這個科系的熱情,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把申請動機寫得精準且吸睛!

8.書審分析:台大資管 在對書審資料有實際認識之後,讓我們來用一篇過去學長姐所提供的自傳,來回顧一下大家在撰寫備審資料時可能會遺忘的重點!(註:本則文章是我過去協助批改的自傳,此則文章發布前有徵得該位朋友的同意)

9.書審分析:政大經濟 在對備審資料有實際認識之後,讓我們來用一篇過去學長姐所提供的自傳,來回顧一下大家在撰寫書審資料時可能會遺忘的重點!(註:本則文章是我過去協助批改的自傳,此則文章發布前有徵得該位朋友的同意)

10.書審資料範例 在製作書審資料時,若能參考一些過去學長姐的資料,想必是能提供自己一些製作時的方向,過去這幾年,我曾經協助收集一些熱心提供自己備審資料的朋友,在我的網站上,有收錄上百份的備審資料供大家參考。

11.學習歷程範例 自2022年起,學測申請入學的書面資料有了全新的制度——「學習歷程」,把書審資料分類成「學習歷程自述」、「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多元表現」……等。在面對新型的制度,同學一開始可能會相對沒有方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整理了超過百位學長姐的學習歷程,給大家作為參考!


面試準備技巧

除了備審資料、學習歷程之外,在個人申請中最重要的就是面試表現了!和前面的方式一樣,點選紫色連結,即可進入相對應的說明頁面。

1.面試技巧:觀念篇在準備面試之前,得先對面試有個基本的觀念,這樣在準備上,才可以事半功倍!

2.面試技巧:自我介紹 在面試當中,出題率最高的就是自我介紹了,幾乎%的大學面試中,都會出現自我介紹!換言之,甚至可以這麼說,自我介紹說得好、面試沒煩惱!這一篇文章,將會一步一步帶著你寫出好的自我介紹內容、練出好的自我較紹表現!

3.面試技巧:團體面試篇 在面試時,常常會出現團體面試的情境,這篇文章就是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應對團體面試!

4.面試技巧:面試服裝篇 在面試時,大家對於如何挑選衣服常常會感到困擾,這一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大學面試的建議穿著!

5.108學測個人申請:面試&筆試考古題 在面試時,若是能有一些過去學長姐的面試經驗、科系考古題,在準備上肯定更能知道方向!這一篇文章,收錄了108學測的科系考古題,內涵1000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校系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6.109學測個人申請:面試&筆試考古題 在面試時,若是能有一些過去學長姐的面試經驗、科系考古題,在準備上肯定更能知道方向!這一篇文章,收錄了109學測的科系考古題,內涵2000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校系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7.110學測個人申請:面試&筆試考古題 在面試時,若是能有一些過去學長姐的面試經驗、科系考古題,在準備上肯定更能知道方向!這一篇文章,收錄了110學測的科系考古題,內涵1000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校系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8.111學測個人申請:面試&筆試考古題在面試時,若是能有一些過去學長姐的面試經驗、科系考古題,在準備上肯定更能知道方向!這一篇文章,收錄了111學測的科系考古題,內涵1000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校系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9.112學測個人申請:面試&筆試考古題 在面試時,若是能有一些過去學長姐的面試經驗、科系考古題,在準備上肯定更能知道方向!這一篇文章,收錄了112學測的科系考古題,內涵數百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校系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10.延伸閱讀:大學科系書單 在準備二階面試或筆試時,會建議大家多看一些大學科系的相關書籍,過去我曾整理50本以上的大學相關書單,可以做為大家在進入大學前的入門書籍,並為個人申請做好準備!


化學+生物二階筆試參考資料

過去,我曾經針對化學、生物科,撰寫一些高中以上、大學以下的學習內容,適用於大學二階筆試準備、奧林匹亞考試準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點選相對應的紫色標題即可進入連結。

1.普通化學:緒論+原子介紹

2.普通化學:化合物命名+反應方程式

3.普通化學:原子結構和週期性

4.普通生物學:生物性大分子+脂質

5.普通生物學:細胞功能與結構


延伸學習資源

現在看到這份文件的朋友,可能大多數處在一個對人生相對迷茫的階段。關於「探索人生、度過迷茫」這一個主題,過往我曾經在TEDx以此為題進行演講,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影片。

📖我的TEDx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8f_NSanYv8

另一方面,看到這裡的朋友可能有些人有打算考取多益或全民英檢。過去,我曾經組成一個團隊,針對學測、全民英檢、多益等各大考試,編輯了一套英文考試用書--「英文單字直達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參考。

📖購書連結 1.賣貨便: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

2.蝦皮:https://shope.ee/4AXMfMZKIj

📖書籍試閱:https://ordinarybird.com/2023/09/03/e...

📖書籍介紹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khsI-pt6A

聯繫方式

以上的內容,希望對於大家準備個人申請上能有所幫助,假設你看完上述那些內容,覺得身邊有朋友同樣需要的話,可以直接把此份文件的連結傳給他們。

若是大家在學測準備上有什麼疑問,或是有什麼我可以協助到大家的地方及相關教學/家教需求,都歡迎利用以下方式和我聯繫。


我是凡鳥,祝所有看到這份文件的人,學測個人申請順利!


資訊合作夥伴:凡鳥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