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申請主要管道】一篇文章帶你認識科大升學管道

【科大申請主要管道】一篇文章帶你認識科大升學管道

🎓 科技大學主要升學管道

1. 學測申請入學(個人申請)

  • 適用對象:高中或綜合高中學生。
  • 入學流程
  • 參加學科能力測驗(學測)。
  • 第一階段:依學測成績進行篩選。
  • 第二階段:參加校系指定的面試、筆試或其他甄試項目。
  • 提交學習歷程檔案、在校成績等資料。
  • 特色:強調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多元表現,適合有明確志向的學生。


2. 統測相關入學管道

a. 統一入學測驗(統測)

  • 適用對象:高職學生。
  • 考試內容:國文、英文、數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
  • 用途:統測成績可用於以下入學管道:
  • 甄選入學:依統測成績及其他資料進行甄選。
  • 聯合登記分發:依統測成績進行分發錄取。


b. 技優保送入學

  • 適用對象:在全國性技能競賽中獲獎的學生。
  • 入學方式:不需參加統測,依競賽成績進行分發。


c. 技優甄審入學

  • 適用對象: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的學生。
  • 入學方式:不需參加統測,依書面資料審查進行甄選。


3. 特殊選才

  • 適用對象:具有特殊才能、經歷或成就的學生,例如:
  • 在特定領域有傑出表現。
  • 參與實驗教育、境外臺生、新住民及其子女等。
  • 入學方式:不需參加學測或統測,依書面資料、面試等方式進行甄選。
  • 特色:強調學生的特殊背景與潛力,提供多元入學機會。


4. 科技繁星計畫

  • 適用對象:高職學生。
  • 入學方式:由學校推薦在校成績優異的學生,依推薦名單進行錄取。
  • 特色:強調在校表現,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努力學習。


📌 建議

  • 評估自身條件:根據自己的學業成績、專業技能、特殊才能等,選擇最適合的入學管道。
  • 注意申請時程:各入學管道的報名時間與流程不同,請密切注意相關公告。
  • 準備相關資料:如學習歷程檔案、技術士證書、競賽獎狀等,提前準備有助於申請。



對於各種管道有疑問,或是不清楚考試時間與準備時程的同學,歡迎至以下頁面查詢

我們整理了114年各大升學管道的時程表,不管是一般大學還是科技大學一應俱全~

高中生升學管道

高職生升學管道


【推薦資源:免費落點分析+AI面試準備小幫手】

現在就上 1111落點分析,透過平台的「AI小精靈」功能:

✅ 即時解答升學與面試問題

✅ 協助你模擬落點與志願選填

✅ 書審與面試如何準備,一問就懂!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