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數學該如何準備?數學學測考試範圍重點整理,學測數學該怎麼救與進步?

114學測數學該如何準備?數學學測考試範圍重點整理,學測數學該怎麼救與進步?

資訊合作夥伴:

陳建名數學


目前大學入學主要有三個管道,「繁星推薦入學」、「個人申請入學」及「考試入學」三大招生管道。不管你選擇哪一個管道,都會採計全部或部分學測成績,所以考好學測是第一要務。


111學測開始稱為新型學測,新型學測一大變革是改採卷卡合一,一張A3大小的答案卡包含選擇題(畫卡)與非選題 (手寫)作答區


114學測數學科範圍?如何準備才有效率

114學測數學科範圍介紹


而新型學測數學考科分為數A、數B,簡單來說,就是高1、2的範圍


測驗範圍如下表:

數A 10年級必修數學、11年級必修數學A類

數B 10年級必修數學、11年級必修數學B類


學測數學科如何準備才有效率?

依據大考中心資料,數學科的測驗目標除了測驗數學概念,也評量使用這些概念解決生活與學術探究情境問題的能力。另外增加推理能力、連結能力及閱讀與表達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出學測數學考科的本質:「100分鐘要答對20題,你從來沒看過的題目,但是都是你會的!」


為什麼說「都是你會的」,因為數學科是唯一學測考科中有範圍的,這個範圍就是大考中心的「108新課綱」,其他科目沒有課綱嗎? 當然有! 但是國文科會有你沒看過的文言文,英文一定會有你沒背過的單字,社會科有時事題,自然科曾經出現擷取自國外科學期刊節錄的文章,然後從裡面出一個題組,這些都是課綱延伸出去的「課外題」,不像數學科,頂多搞得比較生活化的閱讀題,但最後都是回歸到課綱內的數學知識


那什麼教材是根據課綱去編撰的呢?就是課本!

找出任一版本的課本,弄清楚課本內的所有觀念、定理、公式的來龍去脈,最好都能自己推導一遍,之後把例題、習題親自來回做三遍,課本是主幹,再延伸出枝葉(題目)。


這樣之後不管是做複習講義,或是刷歷屆試題,才能不落入題海失去方向。


學測數學考試哪些項目及範圍?必考重點整理

學測數學考試哪些項目及範圍?


新課綱教材採取螺旋性學習,也就是一個主題會出現在不同冊別裡,比方說第一冊先學指數與常用對數,到第三冊才學指數與對數的函數圖形,所以複習時可以把相關單元統整一起研讀。


接下來我列出數A、B共同單元的重點

數與式:數系、?對值運算、算幾不等式


直線與圓:直線方程式與圓方程式、圓與直?關係


多項式:餘式定理、二次與三次函數及平移伸縮


數列級數:等差、等比數列求一般項、級數求和


數據分析:標準差、相關係數的意義與算法


排列組合:計數原理、排列組合的計算


機率:古典機率、期望值、條件機率(含貝氏定理)


三角:廣義角三角函數、正餘弦定理、海龍公式


三角函數:弧度制、sin、cos函數圖形及平移伸縮


指數與對數:指數律與對數律、圖形特性、複利等應用問題


平面向量:內積與正射影


空間向量:立體圖形性質、空間向量的內積


矩陣:乘法運算、反矩陣


共同單元複習完之後,數A、B差異的內容,一定也是大重點,務必加強!不然就不需要分A、B了吧!


數學A獨有的部分:

(1)三角函數和差角公式及正餘弦疊合(包含畫圖)


(2)平面向量延伸出的行列式(包含二階與三階)


(3)空間中平面與直線方程式:空間中的兩直線、兩平面、直線與平面的關係;外積求平行六面體體積。


(4)轉移矩陣與平面線性變換


數學B獨有的部分:

(1)球面與經緯度的計算


(2)三角函數的應用,比方說聲波圖形、摩天輪週期…等


(3)連續複利的計算


(4)圓錐截痕


學測數學怎麼救?怎麼讀才有效?讓學測數學變強?

除了剛剛提到的先從課本開始,把

觀念、定理、公式基礎打穩,基本運算都要熟練之外,很多同學會買一堆參考書,接下來才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然後每一本都只做一點,後面三四冊占分比較大的範圍,反而複習不夠。


我建議複習講義一本就夠了!無論是哪一本,把它做到爛,每一題都要想透,不求快,但求通

,第一輪求準確,每一題都要想通題目給了哪些關鍵字?這些關鍵字會讓我想到那些公式定理(工具),而這些工具可以怎樣破解這些題目?第二輪開始再要求速度,與針對不熟部分加強。


我在YT曾經做過一次直播完整說明準備方式,如果你想深入了解,

歡迎收看這部影片


如同一開始說的:學測的題目都是你『從來沒看過的』


從看完題目→抓關鍵字→制訂解題策略→準確無誤的計算→答對


這串流程都是要經過刻意練習的。


如果沒有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帶領你反覆思考與練習,一翻開考卷馬上就是腦袋一片空白,然後開始慌亂,結果可想而知


我的114學測複習課程就是要幫你解決這個困惱

課程有5大特色


l 觀念解說影片反覆看


l 關鍵字統整:搭配口訣快速記憶


l 心智圖統整: 13章節手把手完成心智圖整理


l 24小時LINE提問群組


購買課程


114學測數A複習課程


114學測數B複習課程


學測數學科如何準備才有效率?

依據大考中心資料,數學科的測驗目標除了測驗數學概念,也評量使用這些概念解決生活與學術探究情境問題的能力。另外增加推理能力、連結能力及閱讀與表達的能力。


學測數學考試哪些項目及範圍?

新課綱教材採取螺旋性學習,也就是一個主題會出現在不同冊別裡,比方說第一冊先學指數與常用對數,到第三冊才學指數與對數的函數圖形,所以複習時可以把相關單元統整一起研讀。


學測數學怎麼救?怎麼讀才有效?讓學測數學變強?

除了剛剛提到的先從課本開始,把觀念、定理、公式基礎打穩,基本運算都要熟練之外,很多同學會買一堆參考書,接下來才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然後每一本都只做一點,後面三四冊占分比較大的範圍,反而複習不夠。

其他文章
【四技甄選】志願序怎麼填?小編帶你破解迷思,心儀校系Get!🚀

【四技甄選】志願序怎麼填?小編帶你破解迷思,心儀校系Get!🚀

嘿!各位歷經學習歷程、二階甄試奮戰的準大學生們,辛苦啦!💪走到最後一關「填志願序」,心臟是不是又開始噗通噗通狂跳?你腦中也上演著小劇場嗎?🤔:「我的夢幻校系是備取,穩上的正取該放哪?」🤯:「我把正取放第三,會不會被填第一志願的備取生擠掉?」停!先深呼吸!讓小編來告訴你結論:「通通不會!」志願序是你的「許願池」,不是「競技場」!勇敢把最喜歡的填在最前面就對了!✨ 首先,搞懂規則才能安心玩!正取 vs 備取在填志願之前,我們先來上個1分鐘速成班,讓你秒懂正取和備取!正取生 (VIP玩家) 🎟️你已經拿到了入場門票!這個位子保證是你的,除非你瀟灑地說「我不要了」。備取生 (候補玩家) 🪑你在候補區等待中。只要有正取生放棄,空出位子,就輪到你上場啦!所以,別再擔心正取會被擠掉,你的VIP門票超穩的!💡 志願序的秘密:系統只看「你的願望清單」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我的順序」和「別人的順序」會打架。錯!大錯特錯!分發系統是個很專情的機器人,它一次只會看一個人的志願單。輪到你時,它會從你的第一志願開始檢查:中了嗎?中了!👉分發成功!(任務結束,後面的志願掰掰~)沒中嗎?👉往下檢查你的第二志願...以此類推。舉個栗子🌰:小明和小華都是北科資工的正取生,小光是備取生。分發結果會是:小華:第一志願就是北科資工正取,直接錄取!🎉小明:系統先看他的第一志願台科大,如果錄取了,那他就會去台科大。如果台科大沒上,系統才會往下看到北科資工,因為他是正取,所以也保證錄取!小光:就算他把北科資工填第一,也完全不會影響到小明和小華。他只有在正取生放棄名額後,才有機會遞補上去。看懂了嗎?你的正取資格,只會被「你排在它前面的志願」蓋掉,不會被別人搶走!🎯 志願序實戰攻略!3種情境這樣填準沒錯!好了,觀念釐清了,現在來點實戰技巧!情境一:手上全是「正取」✨ (天選之人是你!)恭喜你!這是幸福的煩惱~閉上眼睛問自己的心,把最想、最愛、最夢幻的那個,勇敢填在第一志願就對了!情境二:有「正取」也有「備取」🤞 (最常見的組合!)這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怕落榜,就把備取的夢幻校系往後放!夢想校系是「備取」?👉勇敢把它填在第一志願!穩上的校系是「正取」?👉把它當成「最強備胎」,放在夢想校系的後面!這樣填,進可攻、退可守!衝上了夢想的備取,超棒!就算沒遞補上,後面還有穩穩的正取在等你,絕對不會兩頭空!情境三:手上全是「備取」🥺 (別灰心,人人有機會!)別氣餒!每年都有很多備取生成功上榜!請一樣按照你的喜好順序來排。如果沒有特別偏好,可以把「備取序號比較前面」或「招生名額比較多」的校系往前放,增加上榜機率!📢 小編最後的溫馨提醒 (這超重要!一定要看!)只有一個選項也要填!不管你只有一個正取或一個備取,都必須上網登記志願,不然會被當作「自動放棄」喔!別輕易按下「放棄」!對於某個校系,除非你120%確定死都不會去念,才選「放棄」。不然,只要有一絲絲可能性,就把它排到志願序的最後面,給自己留個機會!多重錄取怎麼辦?如果同時錄取「四技甄選」和「技優甄審」,只能選一個報到。想參加「統測分發」的話,也記得要在期限內向錄取的學校聲明放棄喔!好了,攻略就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是填志願序大師了!放輕鬆,跟著你的心走,把願望清單填好填滿吧!祝大家都能順利金榜題名,前進理想的大學生活!Go Go Go!🎉

【分科倒數!最強逆襲懶人包🔥 小編挺你上戰場!】

【分科倒數!最強逆襲懶人包🔥 小編挺你上戰場!】

嘿!正在跟分科測驗奮鬥的你,辛苦了!我知道現在壓力山大、心情焦慮,但請相信,你不是一個人!💪小編直接幫你把重點畫好,這份「衝刺大補帖」快收下,讓我們一起穩住陣腳,漂亮打完最後一仗!💊 補帖1:手感之術!題目刷起來就對了 ✍️分科的大魔王「混合題型」+「卷卡合一」,是不是讓你有點慌?別怕!解法無他,就是多練習!透過刷題,你會知道自己哪裡還不熟。但記住,訂正比猛寫更重要! 錯的題目一定要搞懂,翻課本把觀念補起來,千萬別死背答案喔!🔗 傳送門,小編都幫你整理好了:【分科試題】最新題目+詳解:分科考古題💊 補帖2:策略之術!知己知彼才能贏 🧠魔鬼藏在細節裡!考試時間多長?有幾題非選?計分方式是?這些基本功課一定要做,別讓辛苦讀來的分數,被小細節吃掉啦!更重要的是,快去查一下你夢幻科系的「採計科目」,把火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那幾科,讓複習CP值最大化!🔗 衝刺方向看這邊:【114分科】考什麼?怎麼考?一次搞懂:點我看介紹【114分科】從採計組合看你的主力科目:點我長知識💊 補帖3:心態之術!你是最棒的,請相信自己 ❤️申請入學的結果,不代表你的全部。那只是一場大型的「選擇+運氣」遊戲,不順利不代表你不好!現在,深呼吸,把失落感變成燃料吧!告訴自己:「分科測驗,是我逆轉的機會!」✅ 最後一個月,請你這樣做:規律作息: 吃飽睡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度放鬆: 讀累了就去散散步、聽聽歌,別把自己繃太緊。正向思考: 想像一下查榜時看到理想校系的自己,那個畫面就是你的動力!💊 補帖4:分科測驗後的落點分析在分科測驗成績公布後,進行落點分析的有效方法包括:了解校系的採計方式,因為不同學校和科系對科目的權重有所不同。分析自身的優勢,根據成績找到最合適的校系。關注歷年的錄取分數,參照過去的數據來預測錄取的可能性。考慮多元因素,除了成績,還要考慮個人興趣和未來發展等方面。總結來說,2025年分科測驗的準備是一個持久且系統的挑戰,考生需要在知識、解題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上全面提升。希望通過本文中的策略與建議,能幫助考生制定出更有效的準備計劃,期望在分科測驗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記住,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努力學習,還在於聰明的準備。祝各位考生在2025年分科測驗中展現最佳實力,順利進入理想的學校!最後的最後,小編想說,努力到現在的你,已經非常非常厲不起了!穩住,我們終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