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招正反聲浪大集錦-聽聽各界怎麼說

大學考招正反聲浪大集錦-聽聽各界怎麼說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於106年3月29日公告大學考招調整案新聞稿,本次考招制度改良目的是針對高中、大學、學生、家長四端需求做回應,執行面則是以「現況微調精進」及「分階段銜接」為原則,以下為招聯會新聞稿原文:

-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天舉行會員大會通過大學入學方案調整,預計搭配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本次考招制度調整在歷經長期徵詢各界意見,及近期召開的學生座談會與密集搜集高中教師意見,將以?現況微調精進」及「分階段銜接」為原則,避免造成社會與家庭不安。整體而言在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後首屆高中生入大學之前,將從現況逐步調整,並精進各項配套措施,強化與新制接軌以減少衝擊。具體的調整方案包括:

一、現況微調精進


二、分階段銜接

1.延後申請入學時程,保障高三學習完整:自107學年度起學生申請入學時程將分階段、逐步延後,搭配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的首屆大學考招,延後至高三下課程結束,以改善現制高三下學習穩定性問題。分科測驗在七月初舉行。

2.減少考科,降低應考壓力,鼓勵學生適性學習:研議自108學年度先期推動將學測成績由現行至多採用五科,調降為採用至多四科、學生可有一科0分以及不採計五科總級分,以降低學生應考壓力,符合適性學習精神。結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未來進一步檢討調降為採用至多三科為原則,以助新課綱之實施。

3.精進現行書審機制,優化及簡化審查機制:未來將延續目前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的書審資料及校系自辦甄試兩項合計至少須占50%,而以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取代現行書審資料以簡化學生準備資料之負擔,並重視學生在學校完整適性學習的過程。107學年度開始搭配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啟用及招生專業化發展逐年試辦與調整,在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時,推動多數校系在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採計學習歷程檔案資料應佔相當比例。

4.對應校系適性選才需求,試辦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納入申請入學第一階段:107學年度開始開放校系試辦將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納入第一階段檢定或倍率篩選。同時研議如考科數目降低後可能增加同分情形之適當篩選機制。

5.提前公布大學校系學習歷程參採內容與方式,供學校開課及學生選課參考:大學校系於每屆高中學生申請入學前至少兩年公布參採學習歷程之方式,以供學生選修課程參考。

6.精進入學考試命題,建立新世代面對世界挑戰的能力:大學入學命題將逐漸朝向綜整與基本能力素養而非片斷的記憶性知識,強調新課綱素養及跨領域之精神。本項命題之精進由權責單位積極規劃推動,並建置該型試題題庫,逐年增加使用比率。

招聯會於制度草案規劃期間持續辦理各類對外溝通相關會議,近兩年已近 140 場次;包括專屬家長、高中教師、學生、社會人士、學者專家與大學招生單位的座談會,許多建議皆已納入本規劃及後續執行配套之中,未來仍將積極對外溝通說明。

附表:考招時程調整

(以上節錄自/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新聞稿

學習歷程出發點是好的,除了減少學生考試壓力之外,也更注重學生的高中在校表現,而學生的綜合學習表現P是指:學習歷程P1(每學期上傳)與校系甄試項目P2(面試、筆試、實作),兩項學生表現的採計比例至少要50%,與現行制度有顯著差異,主要目的皆在於希望重視多元適性發展,即便如此,聯招會方案要如何更臻完整?來聽聽以下各界說法:

<支持聲浪>

課審會學生代表:多元的選課內容與自由的選課制度對於107課綱是很重要的事,應該讓學生高三下安心學習,重點放在未來大學就讀方向所需的一至兩科加深加廣學科(代號Y)與選修課。而新課綱講究的是高二下開始分化,所以高二開始,學生就要找到未來想讀的科系是什麼。高中端老師會提倡3年完整學習,是因為加深加廣學科和選修課,必須花更多時間讓學生學到實際的東西,跟大學做好銜接。(聯合新聞網/課審會學生代表:XYP是新課綱成功關鍵) 大學校長:107高中課綱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高三加深加廣的學科及選修課的學習,可使台灣與國外同年級的高中畢業生學習廣度接近,即使要先就業,有了幾年職場經驗再念大學,也較有基礎。(聯合新聞網/讓高中學習正常化! 大學校長紛表態參與高中端考招連署) 台大:所有學生都要考加深加廣考科Y,才能得到基本的素養,如果學生的物理、化學、數學只有高二程度,就來念大學的物理、化學、數學系,大學教授會很辛苦,因為學生的基本素養不足。(聯合新聞網/台大:暑假招生 技術可克服

<反對聲浪>

學習歷程檔案配套?

質疑信度效度


成大副校長黃正弘:學習歷程由各高中自訂,信度、效度低,若是「明星高中」的成績,大學較能採信,如果不是,就會擔心可能不是真的經歷,且一樣是前百分之十的成績,不同校的學生有不同表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比重應再斟酌,因各校做法不一,應建立一套共同標準,才能確保可信度。

認為會增加學生負擔


國教行動聯盟發言人王立昇:如採標準化作業,例如申請資訊系的學生須修過程式設計課程,恐將造成學生的恐慌;增加在校成績採計的比重,也將使學生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建中校長徐建國:對於成績中後段的學生來說,還要花很多時間準備學習歷程檔案,負擔會更加重;且學校若沒有開很多選修課程,學生較吃虧,不是不努力,而是學校沒開課。

擔心洩露個資隱私


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榮譽總會長饒月琴:高中生在校三年的個資,未來都可能透過學習歷程送到各大學,嚴重侵犯學生的隱私權。

(以上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教育部所推動的 107 高中課程,跟現在的高中課程有何不同?

在教育部的規劃中,107 的高中課程跟現在最大的不同,是希望未來的高中孩子,不要像現在一樣:現在的制度下,高三上以前都被考科淹沒(十個學科都要考)。現在的高中生在高三寒假以前都是被趕鴨子上架準備考試,考完後一個月就要決定要申請哪些科系。很多高中生根本都是對大學科系不了解就被逼著申請,以致於很多人唸了大學之後,並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甚至變成毫無動力在大學混畢業。

教育部所規劃的 107 高中課程,是希望在高三以前考科準備的數量變少。高三上結束後考國英數就好,讓學生在高三學測以前,可以因為學測考科的減少,讓學生能有更多的選修課去做探索、探究、實作,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老師也可以因為自己的學科不是考科,而更有空間去設計可以活化教學的課程!

以自然科為例,現行高中有 16 學分,但在教育部 107 課程教學時數已降為 12 學分,減去 4 學分作為選修課程之用。而剩下的 12 學分中,更有 4 學分被教育部規劃作為高中生自然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讓學生學自然不再只是一直解題、準備考試。

教育部在 107 課程的主要精神與教學時數規劃,都是為了給台灣的孩子更多的時間跟空間去在高三以前探索、找到自己的興趣跟方向,而不是趕鴨子上架。

因為高中生根本不知道想念的各科系到底會採計哪四科,所以最後國英數自社五科都會考。高三上以前會被 10 個高中學科準備考試而湮沒,讓台灣高中生繼續沈淪於考科準備中,毫無探索、探究的空間!

(以上節錄自/葉丙成Benson臉書


107課綱上路 國中小家長必知5個轉變

1.升大學的方式將可能改變。

2.選高中的標準改變。除了傳統排名,更要看學校有什麼課程?校訂必修有什麼特色?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向?

3.生涯探索必須從小開始。學生學習探索興趣和認識自己,才能做最好的選擇。

4.不要過度安排學生學習,要留白培養自學能力。

5.家長不能再用自己的升學經驗看待孩子未來。得要有意識的認識最新的教育趨勢和學習模式。

(以上節錄自/親子天下雜誌78期/訂閱親子天下雜誌78期《壞情緒大翻身》


針對上述說詞,儘管學習歷程有受各界質疑的地方,但仍可明確看出教育部立意是良好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提早認識自己、探索未來方向(Holland興趣測驗),選擇適合自己的校系就讀,進而落實學用合一。

至於未來學測申請入學的第一階段更注重學習歷程,那該如何做好學測落點分析呢?這就得要看招聯會如何制訂規則了,倘若在未來學生綜合學習表現(P)的最低標準是採用現行繁星推薦的校內排名百分比機制,抑或是將P1、P2於申請招生時制訂標準化並統一公開,如此才利於將落點分析系統化;而至於指考落點分析的部分則較無太大影響,因新制主要只是將必修科目的國英數三科改採新版學測成績(X),而分科測驗(Y)則於指考進行,並將XY成績同時採計,落點出相符校系結果,以供選填志願參考。(落點分析

最後,對於大學考試制度調整,如想關注更多相關訊息,或是有想發表討論的議題,都可上大學網持續鎖定追蹤。(大學升了沒討論區

其他文章
醫藥學群熱門排行 Top 50!選志願前必看科系分析(2025 最新)

醫藥學群熱門排行 Top 50!選志願前必看科系分析(2025 最新)

每年學測放榜後,醫藥學群總是學生間討論度最高的升學選項之一,不論是藥學、牙醫、護理還是復健相關科系,都是具備穩定出路與高就業率的熱門選擇。本篇文章根據 114 年分科測驗志願選填熱度,整理出醫藥學群前 50 名最受青睞的校系,幫助你在填志願前快速掌握升學趨勢與選系方向!🔥 醫藥學群前 50大熱門科系排行可以發現,前 10 名幾乎被中國醫與高醫包辦,顯示出在醫藥領域的強勢品牌印象與學生高度認可。其中「藥學系」與「醫學系」仍為王者之選。👩‍⚕️ 護理、復健類學系人氣竄升從整體 50 名中,我們觀察到以下幾個趨勢:護理學系:雖然競爭門檻相對低,但就業穩定度高,因此仍深受學生與家長青睞,如嘉南、長庚、慈濟、義守、亞洲等多校的護理系皆上榜。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系:越來越多學生認識到復健醫療的專業與需求,亞洲大學、臺中科大、高醫、義守等復健系所名列前茅。牙醫與視光:中山醫牙醫系、中國醫視光系等也有亮眼排名,反映部分學生選擇高度專業技術職的升學方向。填志願建議:想進醫藥學群,你該怎麼排?先定目標: 想走醫師、藥師、牙醫、護理、復健哪一條路?分析門檻: 醫、牙競爭激烈,藥學穩定發展,護理及復健則更看重實作與熱忱。落點分析幫你算清楚:建議使用【1111 落點分析】系統,輸入你的分數與志向,就能看到所有通過第一階段的科系與排名狀況!醫藥學群仍是穩健首選無論是朝醫師夢邁進,或是進入實務導向的復健與護理領域,醫藥學群仍是學測考生穩定且值得投入的志願選項。掌握分發熱度、了解就業趨勢,再結合自身志趣與成績,就能排出最適合你的志願表!🔗 立即體驗【1111 落點分析】|輸入分數、一鍵分析志願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

【114年分科測驗填志願懶人包】登記時程、熱門科系、填志願策略一次看!

【114年分科測驗填志願懶人包】登記時程、熱門科系、填志願策略一次看!

114年分科測驗放榜後,8/1起開放志願登記!想搶進理想科系,一定要掌握登記時程、熱門科系排行與填志願技巧,這篇通通告訴你!114年分科測驗放榜!分發招生名額、登記時程一次看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於7月29日公布,分發入學招生將於 8月1日上午9點起開放填志願登記,至8月4日下午4點半截止。志願登記時間:8/1(四)09:00 ~ 8/4(日)16:30登記網站:登記分發志願網站查榜時間:8/13(考分會網站查榜)登記費繳費資訊✅ 提醒:8/1下午3:30 後請勿再使用臨櫃繳費,以免繳費失敗無法登記!今年招生名額減、錄取率恐低於去年今年共有 61校1,787個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總名額為33,381名,較去年的37,264名減少約10.4%。分發名額:33,381名(↓3,883人)回流名額:12,747名(↓2,679人)報名人數:39,190人(↓2,951人)雖然報名人數略降,但招生名額減幅更大,考分會推估錄取率將低於去年的94.62%,建議考生務必填滿志願、審慎規劃。採計組合與最低登記標準公布114學年度因數學乙列入採計,導致採計組合大幅增加,共計161種組合。考分會同步公告各組合的「成績人數累計表」,供考生評估自己在全國排名位置。最低登記標準:英文、數學甲、化學,共25級分 → 未達此級分無法參與志願登記🧠 建議:搭配考分會公告之歷年最低錄取成績,填滿100個志願爭取最大機會!志願填寫建議:掌握策略、不宜過度保守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提醒考生及家長:落點分析是規劃志願的重要工具,能結合成績、興趣與歷屆趨勢判斷錄取機率。若過度保守,容易錯失進入夢幻校系的機會;建議在「保底、標準、挑戰」間取得平衡。若不確定方向,可諮詢學校導師或升學顧問,避免因資訊不足做出錯誤判斷。延伸閱讀與查榜工具推薦📌 想了解更多分科測驗志願排序策略? 📌 想查詢自己能錄取的科系、推薦未來出路? 📌 想知道該填哪些校系才不會浪費志願?👉 現在就使用【1111落點分析系統】 輸入分科測驗級分,一鍵模擬落點+推薦志願排序 🎯 立即使用 ➤ https://exam-match.1111.com.tw/還能搭配【升大學AI小精靈】推薦學系與志願策略、備審建議與面試練習一次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