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大學備審資料心法 萬能科大:按部就班三階段找方向

升大學備審資料心法 萬能科大:按部就班三階段找方向

2022-06-27 下午 05:33 媒體中心 / 綜合報導

萬能科大副教務長施伯勳建議,可以從「四技二專各入學管道學習準備建議方向」網站中找到不同升學管道的準備建議方向。圖:「四技二專各入學管道學習準備建議方向」網站

 

❗「備審資料的準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因為108課綱的實施,申請大學開始採用學習歷程檔案,和過往備審資料不同,增加了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中的自主學習計畫。對於正投入準備的學生來說,一直以來都在升學路上給予高中生指導的萬能科大副教務長施伯勳表示,備審資料的準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說明。

 

一. 備審資料的準備與重點

108課綱上路後,高中生每學期都要做好學習歷程上傳至各高中的學習歷程學校平台,作為三年後升學之參採審查資料。由於最後提交給各大學的檔案限制文件件數,要如何選擇正確學習歷程檔作為審查資料,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了!

 

首先介紹一個網站「四技二專各入學管道學習準備建議方向」https://www.techadmi.edu.tw/111new/apply/ 這個網站於108學年設立,集合三個主要入學管道:甄選入學、技優甄審、高中申請之全國技專校院各系之學習準備建議,明確說明各系未來希望學生在各管道的備審資料準備及參採評分的項目。同學先挑選目標學系後進入該網站查詢,依此為藍圖,精準挑選相關作品等,上傳至中央資料庫。在進入第二階報名時,由中央資料庫上傳符合簡章所需的備審資料至報名系統中。

 

二. 如何做出簡潔明瞭的學習歷程

在上傳資料中還有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生學習歷程自述(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劃與生涯規劃),須由同學自行撰寫上傳。那這兩項審查教授想看什麼?該寫什麼?

 

不用擔心不用煩惱,再介紹第二個重要網頁「備審資料準備指引」。各校為了引導學生如何撰寫正確內容,提供撰寫大綱及建議,讓同學可以不用”猜”各系審查教授到底想看什麼內容?只要依各系提供指引說明,直接撰寫審查教授要看的內容,保證萬無一失切中主題。

 

這個網頁從哪裡進去呢?方向有三,一是在前述「四技二專各入學管道學習準備建議方向」首頁,在右上角有一個「備審資料準備指引」超連結,點選這裡進入到各校的網頁即可查詢;二是各系首頁也會放置該校各系「備審資料準備指引」下載點;三是直接進該系首頁的招生專區也可以找到「備審資料準備指引」下載點。

 

三. 備審資料準備的步驟

1. 高中三年期間每學期上傳基本資料(學校上傳)、修課紀錄(學校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自行上傳經教師認證)、多元表現(自行上傳)。

 

2. 每學年由學生勾選課程學習成果(至多6件)、多元表現(至多10件)作品,由學校上傳至中央資料庫存查備用。

 

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完整流程。圖:技專校院考試及招生制度專屬網站。

 

萬能科大副教務長施伯勳表示,從高中時期開始,相信申請入學前就能擁有完整的備審資料,對自身的學習方向也更加熟悉,才能胸有成竹面對大學端的入學考驗。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