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職生的升學指南】統測後可以走哪幾條路?從落點分析到志願選填一次搞懂

【給高職生的升學指南】統測後可以走哪幾條路?從落點分析到志願選填一次搞懂

統測剛考完,很多高職生可能正在想:

「如果分數不如預期怎麼辦?」

「要不要填個比較穩的科系?」

「成績OK但志願很多,怎麼排才對?」

不管你的統測考得如何,其實只要掌握好資訊,下一步依然可以有很多選擇!


🧭 統測後高職生常見的3條路


1. 直接透過統測選填志願、拚第一志願

  • 依成績落點分析,合理規劃夢幻、務實、保底志願
  • 國立科大、技專校院仍有大量好選擇
  • 善用1111落點分析工具,找出中上的志願校系!

2. 轉戰分科測驗、重新再拚

  • 如果統測分數差一點,可以選擇分科測驗作為第二次機會
  • 分科測驗有些校系難度相對較高,適合有把握或特定領域很強的考生
  • 現在開始補強弱科也來得及!

3. 技優甄審、特殊選才,走技術長才路線

  • 有些特定群類的技優生可以參加技優甄審
  • 或是利用多元表現、證照加分參加特殊選才


📌 高職生選填志願時要特別注意什麼?


項目提醒校系性質技專導向 vs 綜合大學,要想清楚適合哪種環境產業連結校系是否與未來想進的產業有密切關係地理位置離家近?外縣市?生活成本?志願排序策略勇敢填夢幻,務實保留保底,靈活調整


小提醒:高職生一樣可以上國立!


不要被「高職生比較難上國立」的刻板印象限制,

只要策略對、志願填得好,國立科大、熱門科系也完全有機會!

(而且很多產學合作、實習機會其實比一般大學還更強)

✅ 想知道自己分數可以落在哪些校系?


現在就用【1111落點分析】,幫自己模擬一輪!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