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半導體大師講座 穎崴董座王嘉煌談競爭核心與全球布局

中山大學半導體大師講座 穎崴董座王嘉煌談競爭核心與全球布局

穎崴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王嘉煌以「薪火相傳:半導體創業之路與挑戰」為題,與現場滿座的中山大學師生分享創業歷程,暢談穎崴科技的競爭核心技術與產品以及布局全球的故事。照:中山大學提供

2023-09-12 上午 10:11 媒體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8日舉辦112學年度第一場半導體科技產業大師講座,穎崴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王嘉煌受邀主講,以「薪火相傳:半導體創業之路與挑戰」為題,與現場滿座的中山大學師生分享創業歷程,暢談穎崴科技的競爭核心技術與產品以及布局全球的故事。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黃義佑指出,穎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創立,2003至2012期間陸續成立北美分公司、桃園廠、新竹分公司、高雄廠以及台灣總部,2013榮獲「第22屆國家磐石獎」、「第16屆小巨人獎」的殊榮;2018再成立高雄本洲廠與成立新竹探針卡生產中心,2019榮獲第十五屆金炬獎年度十大績優暨潛力企業並通過ISO-45001,2021於台灣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今年6月於高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再成立新的高雄二廠,以持續拓展全球業務。王嘉煌董事長20年磨一劍,從自家創業奮鬥到在台股票上市與成為全球前四大測試座廠,日月光(ASE)、輝達(NVIDIA)及超微(AMD)等國際大廠都是穎崴的重要客戶,王董事長從工程師背景一路奮鬥到擁有員工近850人、全球16個服務據點,並且成功切入IC測試座、探針卡等長期被國外廠商主宰的市場,是莘莘學子的標竿學習對象。

 

穎崴科技創辦人王嘉煌表示,年輕時因家庭因素返回南部故鄉工作,任職於日月光集團旗下半導體測試廠福雷電子,學機械的他從機構工程師一路歷練到生產線主管,也曾率團隊從無到有,建立相關測試介面解決方案。由於產線管理很耗費精神,想多點時間陪家人,2001年決定離職,「離開福雷電子時,連一張名片都沒帶走,只是想休息。」王嘉煌說。休息約三個月後,一家美國測試公司的副總打給他,邀約他在台代理相關解決方案,由於產品熟悉、又可以在家工作,考慮了一、兩周後,他決定拿出200萬元,在自家的一樓創立了穎崴。「沒想到推了幾個月後,竟然拿不到半張訂單!」直到有一天,一個改變穎崴營運方向的機會點出現:一個客戶要跟外商採購高階晶片測試介面,但是交期要兩個月。王嘉煌自告奮勇說:「給我一個禮拜的時間,我送兩個樣品過去給你測試看看。」結果,早上才送去樣品,下午就接到客戶的電話要求幫忙再多做5個。當時王嘉煌發現,台灣半導體產業有龐大的晶片測試介面需求,卻都要仰賴外商,因此決定把測試座當作公司主力產品銷售。

穎崴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王嘉煌(左四)受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邀請,以「薪火相傳:半導體創業之路與挑戰」為題,與現場滿座的中山大學師生分享創業歷程。照:中山大學提供

 

經過20年的不斷精進與突破,穎崴科技已成為半導體測試介面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擁有許多領先全球的高頻、高速介面技術優勢,且從晶圓測試、封裝測試到系統測試的產品線齊全,包括VPC、WLCSP、PoP Socket、Coaxial Socket與MEMS VPC等,其中Socket測試座全球市佔率排名第四,未來將鎖定AI、HPC等新興市場龐大商機。王嘉煌說,穎崴科技在全球IC測試介面供應商市場排名已穩居前六大,在過去數年經過持續投資、培育人才與技術研發創新,增進全球客戶的信賴度,繼續強化法規遵循,培養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股東、員工、客戶及利害關係人間的利益取得良好的平衡,事業茁壯發展。

 

王董事長希望透過新落成的高雄二廠提高我國量產自製探針的比例,強化與更多IC設計公司合作的掌握優勢並藉以開拓更多的市場;另外,亦可透過各種測試座的產能擴充及全線自動化生產流程優化以因應2024-2025半導體測試介面需求大增的商機,且若未來新南向市場與客戶有需要,穎崴科技也會考慮到馬來西亞設廠。最後,黃院長表示,王董事長於的創業精神及對產業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視令人感佩,期許年輕學子透過大師講座站在產業巨人的肩膀上看半導體產業發展,同時也要學習其敬業的精神努力精進自己的專業,未來才能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國家隊中學以致用並做出貢獻。


其他文章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每年學測成績公告後,高中學子們就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課題-「大學科系志願選填」,要在2,000個系組中,找出最理想的6個校系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甄戰學習顧問彙整數年來的輔導經驗,就選系迷思與親子溝通提出幾項建議,望能協助同學能得到家人的支持,邁向自己理想的大學生涯。破除迷思一:科系冷門熱門大學科系、課程經常會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市場趨勢、世界不斷的改變,熱門的職業與科系也不斷的被更替,只要願意投入熱忱在某領域學習發展,都有機會成為專家、炙手可熱的人才。換言之,科系沒有冷熱門之別,要專注的是個人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的養成。破除迷思二:選系還是選校甄戰建議以選系為主,若能進入一個自己充滿熱忱的科系,較能夠自發性的投入心力學習,遇到課業上的挑戰,也較能堅持並突破難關。或許有些學測失利的同學,會考慮未來轉學、轉系,即使如此仍應選填相近科系,避免學習內容落差過大難以接受。破除迷思三:興趣優先還是能力優先建議可以從自己擅長的方面優先做選擇,畢竟若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較容易累積成就感,也比較容易從中找到自己有熱情的部分,進而讓自己不斷學習。在每一個領域中,都一定會有自己喜歡的部分,也一定會有枯燥乏味的地方,如何找到讓自己保持動力持續下去的原因,才是決定未來專業與學習的關鍵。破除迷思四:過於相信片面資訊許多家長同學們在選校系時,經常因為片面的資訊而影響判斷準則,例如:聽說某校經費資源很多、國立一定比私立好、北部學校比較南部好等。實際上,除了部分大學科系停招等問題須避開之外,其他需要更全面的的判斷標準,即便學校資源再豐富,如果不懂得運用也是枉然,現今網路資源豐盛,差距也早已縮小,自己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的源頭。破除迷思五:高中結束就是玩歷經了高中3年的高壓學習,許多同學把進入大學視為一種解脫,殊不知高三的課程是在為大學的專業知識打下基礎,如果疏忽了很容易在大一就學習的很痛苦;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更多的是彈性學習與時間運用,因此,必須積極主動的規劃學習,保持學習的靈活與彈性,大學後的人生路還很長,絕不是在放榜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人生未來。破除迷思六:保障未來的科系未來就業是選系的一大考量,部分科系與職業銜接性非常高,如藥學系、資工系等,相對地,部分學系則容易被貼上「專業不明」的標籤。但是專才的培養需要市場提供等比例的職缺,不然就會產生像是流浪教師、律師等問題。未來職場重視跨領域、多元能力的人才,專才反而容易框架了自己的職涯發展,重視博雅訓練的科系,未來的選擇也較不受限制,更能展現發展的可能性。如何協助孩子做科系選擇呢?以下提供3點建議:給父母的話吸收新知:現今社會環境及產業變化迅速,建議家長可以多多了解不同學系的未來走向與發展,才能給予孩子最客觀的建議。提供資源:孩子們在選擇過程中,家長可運用自己的人脈,安排孩子與相關人士接觸、訪談,讓孩子可以直接確認自己所理解的資訊與現實狀況的差異。訂定目標: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生涯的選擇決定權,最終仍應掌握在孩子手上,家長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支持與關懷,成為他們的後盾,讓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給同學的話如何讓父母認同自己的選擇?以下提供3點建議: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提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典範,蒐集該學系的特色與資訊,協助父母了解,讓父母有判斷的依據與思考彈性。學習規劃與目標:做好未來該學系的學習規劃,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就學力與就業力,將其提出與父母討論,更能展現自己的選擇是經過思考。親身參與體驗: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溝通的時機與態度遠比內容重要,務必避免情緒化的表達,秉持謙虛、理性的態度提出想法,並認真的傾聽父母意見、尊重他們的人生歷練與觀點。其實父母們都樂見孩子成熟,願意為自己負責,會有較多的疑慮,通常來自同學們空泛不具體的想法,父母當然就比較難安心放手,但人生中,最願意無條件幫助您,跟您一同成長的,絕對是父母,所以,做好自己的功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讓父母願意支持您,成為您實現理想的好夥伴吧!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