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就要考學測,高三孩子請你這樣做

一個月後就要考學測,高三孩子請你這樣做


資訊合作夥伴:

楊璦慈



1.#不要盲目讀書,#運用落點工具書

#鎖定目標科系採計科目


請你這樣做:



(1) 「翻到你的目標科系,



再一次分析分數和目標」



(2) 「確保設定的科系既符合興趣,



也在可達成範圍內。」




坊間有許多書籍或資源整理出各科系最低錄取分數。



利用這些資料,找出你的精確目標



2. #英文是通往好科系的重要鑰匙

#CP值真的很高 #至少拼到均標?


請你這樣做:



(1)「最基本就是背單字,



每天100個或200個單字,從早背到晚」



(2)「計時寫,每篇閱測讀文章加答題,



最多8分鐘」



超棒建議來自 本校溫暖大方的英文老師



阿菊作文課??




99%的好大學與科系,



幾乎躲不掉英文作為門檻科目,英文可以說是 CP 值最高的科目。



如果還剩一個月,建議至少將英文提升到均標



3. #發揮強項 ?#放手無效努力

#別再跟艱深題糾纏 #扎實面對考古題



請你這樣做:



(1)「先確保把歷屆學測考古題做完,針對基礎題做到熟能生巧,避免因小失大。



(2)「如果某些科目是你的弱勢,採計不多,完成基本的題型即可,別讓它拖垮你的整體準備進度。」

學測準備的黃金法則是:發揮長處、穩住基礎,

別讓難題耗盡你的精力。不要因為想攻克那些艱深的題目,

反而忽略了你最有機會拿分的地方。

學測的重點不是全能,而是利用你的強項讓分數最大化。



4. #先求有再求好為原則,#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請你這樣做:

(1)「列出最低符合興趣的科系,確認最低可接受的分數,

設定一個「安全目標」,以降低心理壓力。



(2)「先求有,再求好」為原則,

確保自己有穩固的選擇,同時保留衝刺的空間。

最壞的打算,不是失去希望,而是幫助你更穩定

當人們為最壞的情況做好心理準備時,

反而能在壓力中保持冷靜並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與其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成功」,

不如想:「即使失敗,我也還有計畫B。」

這樣能大幅減少焦慮,讓你的心態更穩定。



5. #不要害怕分科 #沒有白費的努力

#利用分科測驗的加權紅利


請你這樣做:



(1)「研究目標科系的分科加權規則,

合理規劃衝刺策略。」



(2) 「國文英文不能重考,會用到的話請顧好」

很多學生喊著「我絕對不要考分科」,

但單科表現強的高三學生,

可以在分科測驗中善用加權規則,

增加錄取理想科系的機會,

給自己多100個選擇會更好,多個Plan B總是好



6. #穩定自己身心 #與壓力和平共處

#才能將交出好成績


請你這樣做:



(1)「專注眼前你能做的就好。」



(2) 建立規律的生活節奏:

固定的作息、飲食和運動習慣有助於穩定情緒,讓大腦和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考試壓力對高三學生來說,

無疑是一場心理的拉鋸戰。

壓力分為「有益壓力」與「有害壓力」兩種

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潛能

但過大的壓力反而會讓人無法專注,

甚至導致自信心崩潰。

最後想對學測戰士說

「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是探索未來的起點」

我們從來不只是為了拿一張文憑,

而是一扇機會的大門,

通往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

即使學歷貶值,你的努力、實力、

你的態度永遠為自己「加值」。



#當你為自己做好準備 #大學之門當然為你開啟



PS、這條路還有點漫長,歡迎到IG看秘訣懶人包?


https://www.instagram.com/ice.snowheart/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