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不用懂太多,只要知道三件事就好!

繁星不用懂太多,只要知道三件事就好!

資訊合作夥伴:47雲端輔導室


繁星推薦是第一個要使用學測成績的升學管道,但我發現很多人對一些規則不懂。我來簡單說明一下規則,以及如何選填的策略。我先直接說結論:關於繁星推薦,你要了解的只有四點:


1.填一個最喜歡的志願

2.交200塊

3.填其他志願

4.等放榜


對於家長、考生來說,只要讓自己的成績維持在校排前50%,之後的學校都會幫你處理好。你只要完成上述四個步驟,就可以參與繁星推薦了。繁星的規則其實都不知道也沒關係。但如果你真的很想了解,你就花點時間看完吧!


繁星推薦的規則說明

繁星推薦的資格限制: 1.應屆生 2.非轉學生 3.校排前50% 只要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就可以參加當年度的繁星推薦。


繁星推薦的規則我們要從三個角度來看: 1.學生端 2.高中端 3.大學端


從學生端來看,每個學生最後僅能填一個志願來成為特定大學的校內代表。從高中端的角度來看,繁星推薦的順位是看大學、學群,而不是看科系。目前總共有8個學群分類:第一學群是文法商社會組學群;第二學群是理工類學群;第三學群是排除醫學、牙醫的生物醫療學群;第四到七學群是音樂美術舞蹈體育學群,只有相對應的藝才班才可以參加;第八學群是醫學系、牙醫系。


規則上各學群有點差異,我後面會另外說明。而學生填好志願,學校會自動幫忙分到學群。例如我填台大法律,就會被分配到台大第一學群;逢甲電機就會分配到逢甲第二學群等。學生完全不用擔心這問題。


高中端繁星推薦有名額限制,單一大學單一學群只能推薦兩個名額。那如果今天有2個以上的同學想推台大第一學群怎麼辦?這時候就看各自高中怎麼推派出比較有利的學生。一般來說通常是比在校成績百分比。舉例來說:甲乙丙三人都要推台大第一學群,丙的在校百分最低,丙就因此落選。但丙還是想唸台大,於是就去競爭台大第二學群,換戊生因為在校成績跌出兩名以外而落選。若戊生只想念電機系,所以就改去清大第二學群,依此類推。這裡有點像是學生要參加校隊,籃球隊只有2個名額,排球隊也只有2個,我籃球隊擠不進去,那就改去排球隊,一路就跟自己同學比下去。


擠進名單還不夠,同一間大學的推薦名單還要排順位。一到三學群一起排出1~6名;四五六七八學群各自排出1.2名。順位部分是之後大學端要挑人用的。


確認自己成為某大學的代表後,就可以開始填自己所屬的大學學群的其他志願了。這是什麼意思?當你成為清大第二學群的代表,清大第二學群的其他科系都可以成為你的志願。有關於可填志願數,每個大學每個學群都有可填志願上限數,而且成績要有達標才能填。但可以填的志願可能不少,所以繁星同學可能有一排志願子彈可以用。


到目前為止聽得懂嗎?聽不懂沒關係,你就填好自己喜歡的志願,學校都會幫你處理好的。


最後一個是大學端的角度。繁星總共有兩輪分發,這個兩輪分發許多同學都誤會,以為第一順位參加第一輪,第二順位參加第二輪。這是完全不對的,一二輪分發是同時進行,有缺額才有第二輪。


第一輪的分發有一個限制,就是單一大學對單一高中只能收一名。所以高中端要把推薦出去的6個學生排序,排名第一名的同學優先出去跟其他學校比。一旦他填的那一排志願中有一個錄取了,第2~6名的同學在第一輪分發就沒機會了。


那什麼時候會有第二輪分發呢?就是有缺額的情況下。假設A大學所有科系的繁星總名額有50個,但是今天只來40個高中,那這樣就會缺10個,這10個就會用第二輪分發來找學生。第二輪分發就看誰優秀誰就錄取,就沒有單一高中只能收一名的限制了。


說到這邊可能就會有同學想到,那我如果是高中推薦順序第二名以後,是不是就沒機會了?準確一點來說是機會小很多,因為第一名同學會優先出去跟其他人比,除非他填的志願都沒錄取,就會派第二名出去比。也許你會想,第一名都沒上了,我第二名怎麼可能會上。其實是有可能了,因為他不一定把全部志願都填進去,如果他只填了一個志願,那個志願只錄取5個學生,結果總共來20個高中,他輸給其他學校的同學,他也沒填其他志願,就宣告落榜,那就換第二名出去,結果第二名同學喜歡的志願,名額有10個,卻只來8個學校,那就順利上榜了。這就像撕榜那樣的概念,只是你不用去現場,一切都是電腦作業。


繁星最容易搞混的,就是這三個不同角度的切入點:學生是科系志願為單位,高中是學群為單位,大學是以學校為單位。還是聽不懂嗎?沒關係,電腦都會幫你處理好,你只要填一個志願、交200塊,再填其他志願、等放榜。


真正的繁星推薦策略

那些規則其實對你影響沒這麼大,那些說要懂規則才能制定策略的補習班,都是在嚇唬你的。真正應對繁星策略只有兩個:1.提升自己的在校成績,2.找到真正喜歡的科系。


提升成績這塊我想不用多解釋,在校成績越好,你就越有機會讓自己的推薦順序往前,高中就好好用功讀書就對了。


第二點就很重要了,不是那種說要讀自己喜歡的科系,不然會後悔一輩子那種勸世說法,而是繁星有一條規則你一定要記住:「繁星錄取者,不管你要不要就讀,都不能參加個人申請與科大申請。」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整篇文章你都可以忘記,只有這點一定要記住。


也因為這條規則,我強烈建議繁星志願,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歡的科系。如果一旦不小心錄取自己沒這麼喜歡的科系,要嘛你就去讀,要嘛放棄繁星錄取資格去七月分科測驗。


很多人會問我繁星怎麼做落點分析,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用做落點,填喜歡的就好,沒上就算了。」要知道,繁星優先比的是在校成績百分比,後面比序有時候都不一定用得到。這當中牽扯到因素太多,包括當年度考題難易度、名額多寡,前幾年的百分比分布狀況,報名人數的多寡,比序項目用到哪一個等等。有太多的不確定,而且名額大概只佔15%。


繁星不是一種升學策略,而是一個樂透機會,只要填自己喜歡的科系,錄取很好、沒錄取就算了,再去拼55%個人申請名額就好。再強調一次,繁星一旦錄取,就不能參加個人申請。


第四五六七八學群,規則上也跟整體繁星規則大致雷同,也是每個大學推薦兩名,也是要排推薦順位。只是他們獨立排名,與前面一二三學群同學不相干。唯一不太樣的是第八學群需要面試,面試時間有可能會跟個人申請面試重疊。


所以第八學群的學生,可以通過繁星第一階段,又可以參加個人申請。因此會出現一種情況,假設甲同學繁星通過長庚醫學系,又參加且通過台大醫學系、台大電機系、台大法律系、陽明醫學系個人申請,面試當天如有神助,全部都正取,但是最後甲同學沒得選擇,他只能去長庚醫學系就讀,不然就要去分科測驗了。這也回到我前面一再強調,只要繁星錄取,就不能再參與個人申請是一樣的意思。只是第八學群時程比較長,會跟個人申請時間重疊而已。最後還是以繁星錄取為優先,個人申請的正取全部得作廢。因此不管你是第幾學群,繁星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歡的科系。


總結一下: 關於繁星推薦你只要懂

1.填一個喜歡志願

2.交200塊

3.填其他志願

4.等放榜


適合繁星的學生與策略

1.有明確目標校系與強烈動機者

2.確保校內順位盡量往前機會最大

3.一二輪是同時進行

4.有缺額才有第二輪


雲端輔導室,陪伴你生活大小事

其他文章
114申請入學放榜 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分科測驗緊接登場

114申請入學放榜 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分科測驗緊接登場

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放榜,分發率達55.73%,創近3年新高。隨後登場的分科測驗,成為下一波升學關鍵。本文整理申請入學最新放榜結果、缺額統計,以及分科測驗準備提醒,協助考生掌握升學節奏。申請入學放榜結果:報名人數增加、分發率攀高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總報名人數79,001人,較去年增加814人。招生名額50,854個(不含外加名額),比113學年度減少645個。最終獲分發人數44,025人,較去年增加2,892人。申請入學分發率為55.73%,創下近三年新高(113學年度為52.61%)。招生名額使用率也提升至83.88%,反映考生報名與志願填寫踴躍。缺額情形與招生趨勢觀察114學年度分發後缺額為8,196個,較去年的11,671個明顯減少。缺額減少主因:招生名額調整、報名踴躍、考生就讀意願提升。整體顯示:校系招生策略調整有效,學生對未來升學規劃更加積極。申請入學後續作業提醒部分考生若後續欲參加「分發入學」或「四技二專登記分發」,需於6月12日~6月15日間上網辦理放棄申請入學資格聲明。逾期未放棄者,將喪失參加分發入學資格。已報到參加其他入學管道者,若未提前辦理放棄,亦會影響申請入學資格認定。分科測驗報名與備考關鍵時程隨著申請入學放榜結束,分科測驗將成為另一批考生的重要升學戰場。以下為114學年度分科測驗重要日程:1111職涯專家建議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提醒,申請入學分發率創高,顯示升學競爭持續升溫。已完成申請入學的考生,可積極規劃學涯發展與科系銜接;而準備分科測驗的考生,建議把握報名與備考黃金期,提前確認目標校系的採計科目與成績門檻,做好衝刺計畫。📌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申請入學放榜!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114申請入學放榜!分發率55.73%創3年新高

隨著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出爐,今年分發率達55.73%,創下近三年新高。報名、招生與錄取人數變化,反映出學生升學意願回溫,考生與家長須特別留意後續入學流程與放棄期限,避免錯失機會。114學年度申請入學放榜統計概況本次統一分發結果已於6月12日公告,整體報名與錄取情況如下:分析重點:報名人數增加,名額略減。分發率與名額使用率雙雙提升。招生缺額明顯下降,代表考生就讀意願提升0申請入學後續重要作業提醒申請入學分發結果雖已公告,但部分學生仍需進行放棄聲明,以下為重點時程整理:注意! 若已於其他管道錄取並完成報到者,不影響申請入學錄取資格。但如未完成放棄聲明,將影響後續招生資格。今年大學分發呈現三大趨勢報名人數回升:114學年度比去年多出814人報名,反映學生升學需求回溫。錄取率提升:分發率升至55.73%,是近三年新高。缺額減少:招生缺額縮減至8,196個,代表各校招生策略調整奏效。專家觀察: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指出,隨著分發率提升,代表教育資源配置趨於穩定,但部分學校與科系仍面臨吸引力不足的挑戰,考生與家長應關注未來就業市場與產業趨勢,審慎規劃升學選擇。選填志願與校系規劃建議優先考量個人興趣與職涯發展潛力參考歷年錄取級距與分數趨勢注意未來就業市場熱區(AI、半導體、ESG、長照醫療、跨國商務等)掌握學群發展特色,避開冷門失衡科系📌 想掌握最新升學資訊與志願選填建議? 👉 立即使用【1111落點分析】(https://exam-match.1111.com.tw/) 👉 升學AI小精靈 24 小時線上解答升學疑問,快速查榜與備審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