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系像選命運?」3個方法助你選對科系

「選科系像選命運?」3個方法助你選對科系

資訊合作夥伴:蘇子涵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


「老師,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讀什麼科系,朋友都說讀資訊科系比較好找工作,要不要跟著選啊?」


許多學生雖然很努力學程式,但當我問學生為什麼要讀資訊相關科系時,還是有很多學生不清楚、不了解。只模糊認為資訊科系的出路應該比較好。面對 #選組煩惱 與 #生涯茫然,學生沒有做基本功課,常常只聽身邊人的建議就盲目跟風,結果踏入大學後,才發現根本不感興趣,覺得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其實,我們常忽略「想得再多,都比不上一次真實的體驗。」看看這段關鍵提醒:


💡人若僅止於思考便是妄想。必須活出達成實體的生活。實體不是妄想也不是夢,因此,必須付出行動來獲得實體。實體很實在,並不是畫中的餅和肉。實體是現實。


當學生只停留在「聽說這個科系好」的階段,而沒有任何行動去實際了解未來趨勢、科系內容、就業方向,那麼所有的計畫都只是一場空想。真的想讓學生找到合適的 #未來方向,就必須踏出去、做點事!



✅ 「這樣」一步一步行動,擺脫迷茫!


1. 自我探索清單:列出學生的興趣與擅長

建議學生寫下一張「#自我探索清單」:記錄自己平時最有熱情、最常投入的事,以及擅長完成的任務。

例如:喜歡分析數據的學生,可以去了解數據科學或程式設計領域;對人文社會更敏銳的學生,則可進一步探討心理學或社會科學的方向。


2. 安排實際體驗

不論是暑期營隊、線上講座,或是大專院校的參訪活動,都能讓學生先「看一看」、「試一試」,把模糊的想像化成實際體驗。

例如:如果學生對醫學很有興趣,就可以參加醫院舉辦的「醫療體驗營」,看看自己是不是能適應醫院的步調。


3. 與師長或學長姊交流

常常短短一場活動就能讓學生抓到某個領域的精華,或意外發現更感興趣的項目。

多和師長、學長姊聊天請益:了解他們在這行的酸甜苦辣,看看學生是不是真的能接受與熱愛這種生活模式。



⭐ 家長可以怎麼幫忙?


1. 尋找 #有效資源 給學生

在社區大學、大學校方或網路上搜尋相關營隊、講座資訊,先讓學生挑幾個感興趣的活動,幫忙報名並安排交通。

範例:若學生對電腦相關領域好奇,就先找一堂 #Scratch 或 #Python 實作工作坊,讓他親手碰觸程式碼,才能判斷是否真的喜歡。


2. 陪同體驗,給予討論空間

若行程允許,家長陪同學生參加公開說明會或校園參觀,之後一起討論觀察到的重點。

範例:在車上或晚餐時,問問學生參加活動的心得:「哪一部分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用對話來幫助學生釐清想法。


3. 鼓勵學生發表看法

和學生談專業領域時,不用害怕意見不同。給予尊重與空間,讓他勇敢說出自己的觀察與感受,也能幫助學生思維更清晰。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


💡人若僅止於思考便是妄想。必須活出達成實體的生活。


只要不把「想」變成「做」,就永遠不會真正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學生的方向。

如果你也覺得這篇文章學生的未來規劃有幫助,歡迎按讚、分享給更多人,也可以到我主頁查看更多高中生學習相關文章。一起用行動為學生打造更清晰的未來!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