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學習歷程B&C?【下】

主講人: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好啦~同學們!是不是還在為了學習歷程檔案的B、C項(專題實作與成果、多元表現)傷透腦筋,擔心高一高二的成果不夠看,或是根本來不及好好整理?😱 別擔心!內壢高中楊翠悠老師在1111人力銀行的「落點分析」直播中,帶來了超實用的「懶人包」吸睛大法,教你怎麼讓教授一眼就愛上你的學習歷程!✨

楊老師開宗明義就點出,如果B、C項的舊資料真的不太理想,你有兩個選擇:
1️⃣ 重新上傳:如果舊檔案真的慘不忍睹,那就狠下心重新整理一份精華版上傳吧!但老師特別提醒,**專題(B)跟多元表現(C)是連動的**,要換B就得一起換C,不能只換一半喔!
2️⃣ 精華版寫在學習歷程反思:這也是老師蠻推薦的方式,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將精華濃縮在反思中呈現。

🤔 為什麼專題這麼重要?
楊老師強調,專題實作或實習報告在甄選入學中佔比至少10%(實作甚至可能到20%),是擄獲科大教授心的關鍵!即使是全國第一名的專題,教授也沒時間看落落長的20-40頁報告,重點是「精華你的內容,擄獲教授的心」。

💡 上傳資料的「四大重點」懶人包怎麼做?
不管你是重新上傳還是寫在反思,這四大重點一定要呈現:
1. 我的動機:教授想知道你為什麼做這個?(尤其現在知道科系了,動機可以更貼近科系需求!)
2. 過程特色:你的專題/活動有什麼特別之處?展現你的專業能力。
3. 困難挑戰與克服:遇到什麼困難?你怎麼解決的?(失敗經驗也可以寫,重點是你學到什麼!)
4. 學習與成長:透過這個專題/活動,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成長?

🚀 如何讓你的「懶人包」更吸睛?三大原則別忘記!
1. 具體:用實際的例子和成果說話。
2. 重點:提煉核心內容,不要廢話連篇。
3. 吸睛:善用圖表、數字和好的標題。

📝 版面與文字巧思:
* 圖文並茂:善用SmartArt、Napkin AI等工具,或自己拍攝的照片(生活照少一點,多一點專業感或活動過程照),讓版面更活潑。
* 文字易懂:教授時間寶貴,文字要精煉、好懂,避免過多文字造成閱讀負擔。
* 分段與標題:好的分段和標題能幫助教授快速抓到重點。
* 數字強調:例如「7天學會」、「100張圖學會」,數字能讓成果更具說服力。
* 圖表整理:數據、比較用圖表呈現,一目了然。

楊老師還特別分享了兩個不同學生的專題報告範例(一個是機械群的「我們不容疫」,一個是商管群的「薯於你」),教大家如何從原本厚厚的報告中,提煉出教授想看的精華,變成吸引人的六頁簡報。

🔧 實用小撇步:
沒有照片怎麼辦?老師建議可以「補拍」,例如穿上制服,模擬當時做專題或活動的情境。
文筆不好?可以請ChatGPT或DeepL幫忙潤飾,但記得要用自己的話再修改過,不要被教授看出是AI寫的喔!
活動跟科系無關?試著找出連結點,例如「小農行銷」專題,想申請保險金融相關科系,可以強調災害保險、產量控管等與科系相關的學習。

總之,楊老師提醒大家,學習歷程的重點是呈現你的成長與潛力,用「懶人包」的方式,幫助教授在最短時間內對你留下好印象,就能大大提升錄取機會喔!💪

如果還想索取今天的簡報,可以到楊翠悠老師的IG/FB留言,老師會分享給你唷!
IG: ice.snowheart
FB: 楊翠悠

下次楊老師還會帶來D1、D2(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以及面試技巧、申請動機的精彩內容,同學們千萬別錯過啦!😉
prize 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