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

【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

【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

115學年度學測將於 明年(2026年)1月17日至19日 舉行。大考中心今年特別新增「直尺規範附錄」,請考生務必檢查文具。

  • ❌ 違規直尺(不可攜帶):
  • 有開孔: 無論是圓洞、愛心、橢圓,甚至是為了懸掛用的「掛孔」都不行。
  • 有圖案/符號: 印有方格、數學符號(+-×÷)、拋物線、幾何圖形等。
  • 有額外資訊: 印有非量測用的數值或公式。
  • ✅ 合規直尺(可以攜帶):
  • 材質: 塑膠、木製、金屬皆可。
  • 版面: 除了「廠牌Logo」、「量測刻度」與「數字」外,必須乾淨無雜訊。
  • ⚠️ 處置方式: 若誤帶違規直尺,不會扣分,但監試人員會將其「代為保管」,待考試結束後歸還。為避免影響作答心情與時間,請務必提前準備標準直尺。


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指出,為避免考試期間對器材功能產生歧義或解讀爭議,新規定明確禁止直尺上出現量測刻度以外的資訊。違規樣態包括:

  1. 特殊圖形與開孔: 尺身具有圓孔(含掛孔)、橢圓、愛心或正方形等鏤空設計。
  2. 輔助符號: 印有方格、數學運算符號、拋物線圖樣等。
  3. 額外資訊: 印有非量測用的數值或公式。


大考中心重申,合乎規範的直尺(材質不限塑膠、木製或金屬)應僅包含廠牌標示、刻度及量測用數字。若考生攜帶不符規範的直尺入場,雖不會被視為違規扣分,但將由監試人員暫時保管,於該節考試結束後歸還。建議考生提前檢查文具,以免影響作答權益。

其他文章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不是履歷,而是「讓教授認識你」的重要窗口——專訪 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一份學習歷程,能否讓審查教授記住你?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陳皇銘教授指出:學習歷程不是為了展現豐功偉業,而是呈現「你是怎樣的人」。 在他眼中,比起成績亮眼的學生,一個能自我學習、願意反思、了解自身優缺點的學生,更能展現未來的潛力。陳教授強調:「就算成績不算頂尖,只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夠好、有想改善的地方,並能設定目標前進,就不用擔心未來會走不下去。」⭐ 跨領域超強、備受企業青睞的光電系許多人以為光電工程很抽象,事實上,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太陽能板、手機面板,到半導體與各式感測元件,背後都是光與電的應用。陽明交大光電系更是國內最早培育光電人才的系所之一,校友包括頂尖的雷射科技研究者王興宗教授。系上課程以「光電核心」為基礎,延伸至半導體、材料科學、生醫科技、綠能與智慧城市等領域。跨工程、電機與資工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國內外企業積極延攬的對象——包含 Apple 與 Meta 等國際公司都相當青睞。⭐ 成績不是唯一,光電系看重的 4 種能力許多高中生以為陽明交大只看高分,但事實上教授們更看重以下四種特質:1. 自我學習能力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不需要一直被提醒,就能在課業或專題中找到方向。教授說:「只要具備自學能力,就不會在大學四年迷失。」2. 語文表達能力不管是國文或英文,語言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有效理解、溝通與跨域學習。在第二階段審查時,語文能力往往是差異關鍵。3. 反思能力遇到瓶頸怎麼辦?反思能幫助學生找出弱點,調整學習方式,是成長的核心動能。4. 美感與跨域感受力光與影的變化就是藝術,美感與好奇心能引導學生探索更多可能。教授甚至表示:「比起只會念書的學生,我們更欣賞對世界充滿興趣的人。」陳教授打比方:選材就像組一支棒球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投手,多元組合才能激盪出最好的環境。⭐ 真正重要的不是比賽獎狀,而是「你的思考」陳教授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往往只強調獎項或豐功偉業,卻忽略了審查委員真正想知道的其實是:你是誰?你如何成長?他提出以下建議:1. 必須寫下自己的反思有活動、比賽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如何影響你?有沒有激發你做某個計劃?有沒有形成一個科展題目?你如何補強自己的弱點?能清楚認識自己,就是最好的呈現。2. 不要害怕呈現缺點教授們不是來挑毛病,而是希望看到一個「願意變好的人」。3. 自傳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把名字換掉後看不出差別,那份自傳毫無個人特色。教授會更希望看到與你的學習歷程互相呼應的內容。4. 活動不用刻意堆疊不是參加更多社團就比較優秀,而是從活動中你獲得什麼。5. 轉換興趣不會扣分若從文科轉到光電,只要能清楚說明轉折原因,教授仍會欣賞你的動機與決心。⭐ 學習歷程的核心:透過反思成為「能定義問題的人」成績只是最後的結果,但學習歷程讓同學能檢視自己:哪些學會了?哪些還不會?哪裡做得不理想?下一步如何改善?這樣的反思能幫助學生建立扎實基礎。陳教授說,未來在大學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能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想辦法解決。學習的道路充滿未知,但能反思、能自主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文章來源:轉載自優歷(原文標題:學習歷程不是產品履歷,我想要的是「認識你這個人」|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115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已於11月5日啟動報名,將於12月13日(六)舉行。考生必須把握從11月5日至11月11日的短暫報名期間。由於高中英聽兩次成績將可擇優採計,這對於目標校系有英聽門檻的考生而言,是提高升學競爭力的關鍵機會。高中英聽二次報名:重要時程與規定報名與考試時程一覽報名身份與資格在學學生:一律由就讀學校辦理集體報名。非應屆生/同等學力者:可委託補習班代報名,或選擇自行個別報名。二次英聽應考策略:熟悉題型與答題節奏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共分為五大題型:「圖片聽解」、「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及「長篇聽解」。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指教:高中英聽不僅是語言能力的評量,更是資訊整理及應變能力的考驗。建議考生應善用試題示例與模擬試題,熟悉各題型、掌握答題節奏與技巧。透過平時累積的聽力練習,在正式考試中發揮最佳表現,確保達到目標校系的英聽門檻。報名後續提醒:資料確認是關鍵報名截止後,考生必須在11月14日至11月18日間登入考生專區,確認個人報名資料。若發現姓名、考區或試場資訊有誤,應於11月18日截止日前完成資料更正。這是確保考試權益,避免行政疏忽的必要步驟。你的升學與職涯,現在就行動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已進入倒數計時。請立即確認你的報名狀態,並將重心轉移到備考訓練。想利用專業工具,比對自身能力與校系要求,制定最優化的升學策略嗎?使用1111落點分析與志願探索工具:https://exam-match.1111.com.tw/使用升大學AI小精靈快速規劃與建議:https://exam-match.1111.com.tw/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