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學排名】企業最愛TOP 10校!成大奪冠、私校三強脫穎而出

【2025大學排名】企業最愛TOP 10校!成大奪冠、私校三強脫穎而出

1111人力銀行攜手TUN大學網公布《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排名》,結果揭示企業最偏好的大學與畢業生特質,提供考生和家長在選填志願時更具參考依據。此次調查對象為具用人決策權的企業負責人、人資與主管,分析項目包含整體表現、公私立大學與科技大學排行榜、18學群職場競爭力,以及畢業生就業特質等。


企業最愛大學排名

  1. 成功大學
  2. 臺灣大學
  3. 臺灣科技大學
  4. 陽明交通大學
  5. 清華大學
  6. 政治大學
  7. 臺北科技大學
  8. 中央大學
  9. 淡江大學
  10. 輔仁大學


成大穩居冠軍寶座 台大、台科緊追在後

在「整體表現排行榜」中,國立成功大學再度奪冠,前十名依序為: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

國立大學表現強勁,五大熱門公立大學分別為:成功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私校方面,淡江、輔大、元智三校並列「私立三雄」,緊接著是逢甲與今年新進榜的世新大學。

科技大學表現同樣亮眼,臺灣科技大學穩居公立科大榜首,後續為北科大、高科大、雲科大與虎尾科大私立科大則由致理科技大學蟬聯第一,明新科大、龍華科大、景文科大與德明財經科大依序上榜。


各大學校長現身發聲:學用合一、AI轉型是關鍵

台大副校長丁詩同指出,校內與多家頂尖企業如輝達、台積電、聯發科建立研發中心,推動實習與課程接軌,著重培養即戰力。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表示,透過75個研究中心與企業共構合作,去年吸引企業支持金額超過70億元,學生在學期間即能參與產業實務,畢業後無縫接軌職場。

台科大校長顏家鈺則說,台科大學生實力強、態度佳,許多已晉升企業中高階幹部。未來將強化AI影像、資安、電動車等領域,提升國際能見度。

陽明交大副校長蔚順華亦感謝此調查能讓學校精準培育未來產業所需人才。


私校積極轉型:AI浪潮下的競爭力佈局

輔仁大學迎來創校百年,校長藍易振強調,校方重視AI技術與倫理並進,從人文出發,培育具備深度思辨能力的科技人才。

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指出,學校與輝達、微軟等產業合作推動AI教育,校園普遍導入雲端科技,並強化團隊協作與通識能力,培養全面型人才。

致理科大校長陳珠龍則認為,未來不只看技能,更重「態度」,致理學生以勤奮、貼心與創新特質深受企業肯定。

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補充,即便以人文社科為主,政大也積極發展「人文AI」,已開設近200門相關課程,強化學生跨域競爭力。


AI選才新趨勢!1111落點分析工具再升級

隨著輝達擬在台設海外總部,AI相關科系成為考生新寵。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建議考生放榜後善用「落點分析」工具掌握升學方向。

技術顧問葉耿甫補充,今年系統已導入AI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不僅涵蓋學測、統測、分科測驗三大升學管道,還新增「考科組合篩選」功能,協助考生精準比對志願與級分組合,提高錄取機率。


推薦閱讀 : 2025科大排名揭曉:誰是台灣科技教育的霸主?

其他文章
【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

【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

【115學測重要須知】直尺規定變嚴格!這幾類千萬別帶115學年度學測將於 明年(2026年)1月17日至19日 舉行。大考中心今年特別新增「直尺規範附錄」,請考生務必檢查文具。❌ 違規直尺(不可攜帶):有開孔: 無論是圓洞、愛心、橢圓,甚至是為了懸掛用的「掛孔」都不行。有圖案/符號: 印有方格、數學符號(+-×÷)、拋物線、幾何圖形等。有額外資訊: 印有非量測用的數值或公式。✅ 合規直尺(可以攜帶):材質: 塑膠、木製、金屬皆可。版面: 除了「廠牌Logo」、「量測刻度」與「數字」外,必須乾淨無雜訊。⚠️ 處置方式: 若誤帶違規直尺,不會扣分,但監試人員會將其「代為保管」,待考試結束後歸還。為避免影響作答心情與時間,請務必提前準備標準直尺。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指出,為避免考試期間對器材功能產生歧義或解讀爭議,新規定明確禁止直尺上出現量測刻度以外的資訊。違規樣態包括:特殊圖形與開孔: 尺身具有圓孔(含掛孔)、橢圓、愛心或正方形等鏤空設計。輔助符號: 印有方格、數學運算符號、拋物線圖樣等。額外資訊: 印有非量測用的數值或公式。大考中心重申,合乎規範的直尺(材質不限塑膠、木製或金屬)應僅包含廠牌標示、刻度及量測用數字。若考生攜帶不符規範的直尺入場,雖不會被視為違規扣分,但將由監試人員暫時保管,於該節考試結束後歸還。建議考生提前檢查文具,以免影響作答權益。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不是履歷,而是「讓教授認識你」的重要窗口——專訪 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一份學習歷程,能否讓審查教授記住你?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陳皇銘教授指出:學習歷程不是為了展現豐功偉業,而是呈現「你是怎樣的人」。 在他眼中,比起成績亮眼的學生,一個能自我學習、願意反思、了解自身優缺點的學生,更能展現未來的潛力。陳教授強調:「就算成績不算頂尖,只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夠好、有想改善的地方,並能設定目標前進,就不用擔心未來會走不下去。」⭐ 跨領域超強、備受企業青睞的光電系許多人以為光電工程很抽象,事實上,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太陽能板、手機面板,到半導體與各式感測元件,背後都是光與電的應用。陽明交大光電系更是國內最早培育光電人才的系所之一,校友包括頂尖的雷射科技研究者王興宗教授。系上課程以「光電核心」為基礎,延伸至半導體、材料科學、生醫科技、綠能與智慧城市等領域。跨工程、電機與資工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國內外企業積極延攬的對象——包含 Apple 與 Meta 等國際公司都相當青睞。⭐ 成績不是唯一,光電系看重的 4 種能力許多高中生以為陽明交大只看高分,但事實上教授們更看重以下四種特質:1. 自我學習能力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不需要一直被提醒,就能在課業或專題中找到方向。教授說:「只要具備自學能力,就不會在大學四年迷失。」2. 語文表達能力不管是國文或英文,語言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有效理解、溝通與跨域學習。在第二階段審查時,語文能力往往是差異關鍵。3. 反思能力遇到瓶頸怎麼辦?反思能幫助學生找出弱點,調整學習方式,是成長的核心動能。4. 美感與跨域感受力光與影的變化就是藝術,美感與好奇心能引導學生探索更多可能。教授甚至表示:「比起只會念書的學生,我們更欣賞對世界充滿興趣的人。」陳教授打比方:選材就像組一支棒球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投手,多元組合才能激盪出最好的環境。⭐ 真正重要的不是比賽獎狀,而是「你的思考」陳教授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往往只強調獎項或豐功偉業,卻忽略了審查委員真正想知道的其實是:你是誰?你如何成長?他提出以下建議:1. 必須寫下自己的反思有活動、比賽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如何影響你?有沒有激發你做某個計劃?有沒有形成一個科展題目?你如何補強自己的弱點?能清楚認識自己,就是最好的呈現。2. 不要害怕呈現缺點教授們不是來挑毛病,而是希望看到一個「願意變好的人」。3. 自傳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把名字換掉後看不出差別,那份自傳毫無個人特色。教授會更希望看到與你的學習歷程互相呼應的內容。4. 活動不用刻意堆疊不是參加更多社團就比較優秀,而是從活動中你獲得什麼。5. 轉換興趣不會扣分若從文科轉到光電,只要能清楚說明轉折原因,教授仍會欣賞你的動機與決心。⭐ 學習歷程的核心:透過反思成為「能定義問題的人」成績只是最後的結果,但學習歷程讓同學能檢視自己:哪些學會了?哪些還不會?哪裡做得不理想?下一步如何改善?這樣的反思能幫助學生建立扎實基礎。陳教授說,未來在大學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能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想辦法解決。學習的道路充滿未知,但能反思、能自主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文章來源:轉載自優歷(原文標題:學習歷程不是產品履歷,我想要的是「認識你這個人」|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