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大排名揭曉:誰是台灣科技教育的霸主?

2025科大排名揭曉:誰是台灣科技教育的霸主?

國立科技大學排行榜出爐,前三名分別是臺灣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雄科技大學今年進步兩個名次,表現亮眼。此外,屏東科技大學與勤益科技大學的名次都攀升,分別為第六名及第八名。

臺灣科技大學依舊鞏固冠軍寶座,在國際設計創新領域上擁有一席之地,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發布「2024 年世界大學排名」顯示,臺灣科技大學在國際展望項目排名全國第一,獲得各界高度肯定。設計系的學生更以「虛擬實境百變搖桿」、「RTV- 快速醫療指揮車」、「可拆式桌子」等作品拿下紅點設計概念獎,體現了臺灣科技大學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雄科大名次逐年攀升 高雄科技大學則深耕海洋科技領域,名次逐年攀升,今年更是勇奪第二名位置,不僅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合作,發展智慧化海洋科技,包括無人 機、遠程感測、數據分析等創新研究,提高海洋新技術的研究能量。同時,在海岸聚落永續發展研究方面設置了「海岸聚落創生實驗基地」,成為國內 首座推動海岸聚落研究的研究型「地方實驗室」, 展現了在海洋領域的深度合作和對社會永續發展的關注,成就卓越。 各學校除了在不同領域間擁有各自強項外,永續發展也是加分項目。雲林科技大學近年也開始投入永續教育,將環境、社會、和經濟三方面融入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懷,並鼓勵實際參與。近期更在臺灣企業永續學院競賽中獲得第三名,以其卓越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成為推動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引領者。

科技大學都在不同領域與產業間嶄露頭角,試圖與科技結合,爭取產學合作,學校成為學生畢業後能夠與企業無縫接軌的推手。勤益科技大學在智慧自動化工程領域迅速崛起,與德商 OPENMIND 合作,強化學生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競爭力,進而讓學生和教師都得以進行實際應用和研究。此產學合 作,不僅推動了學術界的發展,也為智慧機械領域培養了更多的優秀人才。 臺灣多所科技大學在卓越成就上展現領先水準, 並強調永續教育成為學校的重要加分項目,培養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懷。產學合作逐漸加深,各院校均積極拓展領域,共同奔向全球科技舞台,展現臺灣科技實力,努力推動在全球的影響力。

今年,相較於「國立科技大學」,「私立科技大學」排名變動較大,致理科技大學依舊拔得頭籌, 明新科技大學則進步一個名次,來到第二名。而 南臺科技大學與長庚科技大學都從去年十名之外, 分別躍升至第三名與第五名。

蟬聯冠軍的致理科技大學,近年來致力於「智慧創新」和「SDGs 永續發展」,並成立了「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強調企業應結合智慧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並突顯了社會價值大於經濟價值的觀念,為就業提早做準備。 第二名的明新科技大學,以獨特的「訂單式產學人才教學」模式為基礎,打造全臺首座半導體封裝 測試類產線。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將英語和程式 語言融入大一必修課程,培養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進修部則開設就業導向的產學培育班,引入企業訂單式教學,讓學生在感興趣的領域學習,透過實際案例與企業合作實習,強化專業技能。 今年突飛猛進衝上第三名的南臺科技大學,與臺南市政府攜手合作,推動產學合作計畫,取得卓越成果。除了與優質的傳統產業合作之外,也致力培訓人工智慧相關人才,強調實務應用,與多家醫院合作解決醫療難題。

國際化成果豐 另外,畢業即就業的學校,其一,龍華科技大學積極與 14 家半導體領域企業合作,成立半導體產學聯盟,提供學生高薪實習機會,整合科研實力, 致力於專注培養廣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其二,景文科技大學以國際化成果著稱,積極招收境外學生, 展現移動力、國際力、雙語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現, 並力求在國際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以達學生國際化、工作國際化的目標。其三,醒吾科技大學的國際商務系注重實務專精,與阿里巴巴國際站等企業合作,積極培養學生在 B2B 跨境電商領域的能力。強調「畢業即就業」,透過企業實習與專業課程,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專業人才。 綜觀來說,科技大學在智慧創新、產學合作、社會企業等方向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為學生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也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推薦閱讀 : 【2025大學排名】企業最愛TOP 10校!成大奪冠、私校三強脫穎而出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