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備「備審資料」? 選對「落點分析」工具搶夢幻科系【上】

如何準備「備審資料」? 選對「落點分析」工具搶夢幻科系【上】

🎬 學習歷程怎麼準備?備審資料如何加分?📚 


你也想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卻對學習歷程與備審資料感到不知所措嗎?😰 別擔心!本集影片由臺北如林學測甄選顧問中心主任 林孝儒老師親自為你解析學習歷程準備的關鍵步驟,幫助你掌握成功申請的要訣!🔥  


📌 重點搶先看: 

✅ 學習歷程4大核心項目:  

  - 修課紀錄:如何選擇有價值的科目並展示你的學習成果  

  - 課程學習成果:展示實際成效,並運用成果反映你如何應對挑戰  

  - 多元表現:如何運用課外活動、社會實習、志工經驗等來強化資料  

  - 自主學習計畫:如何設計與自己目標匹配的學習計畫  

  

✅ 備審資料準備全攻略:

  - 掌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簡章,解讀教授最看重的資料要素  

  - 如何將學習成果與實際經驗結合,打造強有力的申請材料


✅ 製作技巧:  

  - 排版技巧:Word 排版 vs. Canva 美化,如何製作一份視覺吸引的申請資料  

  - 內容表現如何平衡:專業與個人特色的融合,如何讓資料既專業又有亮點  

  

✅ 高分策略:  

  - 如何運用學習成果補足弱科,展示綜合學習能力  

  - 多元表現資料不足時,如何利用志工、課外活動、比賽等補充資料  

  - 自主學習計畫如何撰寫,既能展示學習成果,又能凸顯你未來的發展潛力


✅ 應對備審挑戰: 

  - 面對競爭激烈的學測與甄選,如何根據每個學校的要求針對性準備  

  - 分享成功案例與經驗,讓你了解高分申請者的備審資料是怎麼做的  


📢 學測競爭激烈,備審資料是你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讓專家告訴你如何用心準備每一份資料,讓你在面試與審查中獲得加分!✨  


📺 立即觀看影片,讓你的學習歷程在申請中大放異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5RFvo_IPo


🔹 影片摘要:

本影片深度解讀如何準備高效的學習歷程與備審資料,特別針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的申請條件,提供全方位的備審策略與實務技巧。從學習歷程的四大核心項目,到如何設計並展示個人學習成果,本影片提供你成功申請的必備知識與高效技巧,讓你的申請資料不僅能吸引招生委員的注意,還能加分更多!


【製作團隊】

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

攝影 黃本洋、張維仁

整理 傅啓倫

後製 張維仁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