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每十人即一人滿級分!大考中心主任引咎辭職

數學科每十人即一人滿級分!大考中心主任引咎辭職

109年大學學測成績於昨(24)日上午出爐,其中數學科滿級分人數達14489,較去年人數7782大幅增加約一倍,創歷年新高。每十位考生就有一位數學科滿級分的情況下,勢必衝擊一階篩選,雖招聯會已提出新增「分科篩選」、「增加參採科目」等方式以解決當前問題,本次數學科未符合鑑別度與穩定性仍是事實。大考中心難辭其咎,張茂桂主任已於昨日晚間自請離職,並取得董事會獲准。


去年學測鑑別度不足,導致各校系一階爆量,如清華大學電機系乙組以12.65倍、506人大幅超額原訂40人,於網上掀起軒然大波。今年大考中心鑒於去年經驗,已事先提醒命題團隊須增加數學科高分群考生之鑑別度,未料定稿時才驚見難題僅有一題,如今舊事重演,預估又將引來批評聲浪。


根據自由時報分析,今年度數學科命題失利的最大原因,恐是佔據三成比例的自創部份難度不足。張茂桂表示,109年學測約七成依從題庫、三成由命題老師自創,經事後檢查發現,題庫部份仍維持應有鑑別度,自創部份卻與考生程度不符,且通過五階段的審題程序皆未察覺,顯示大考中心於行政檢核方面確有缺失。而大考中心也提出改善方案,強調未來將更注重命題規劃,以107、108年學測鑑別度為標準,目標是維持近十年滿級分人數的穩定性。薛富盛董事長則表示,雖已口頭同意張茂桂請辭,但為避免影響大考中心運作,董事會將盡快尋覓替代人選,盼張茂桂在找到接任者前繼續堅守崗位。


(資料來源:)



>>>落點分析


>>>書面備審攻略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