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測驗簡章解析懶人包

114分科測驗簡章解析懶人包

考試分發與校系分則

  • 考試分發:大學依據考生在「學測」和「分科測驗」(原指考)或「術科」的採計科目加權計分後總成績高低來錄取。
  • 校系分則:各大學校系自訂的錄取標準,包含「檢定標準」、「採計加權」、「同分參酌」及「加分優待」等條件。


四個關鍵意涵詳解:

關鍵1:檢定標準

  • 定義:部分校系會要求考生的學測成績(以15級分制分五標)或英聽成績(分A、B、C、F四級)達到特定標準。
  • 影響:未達檢定標準者,不予分發至該校系。
  • 特例:自111學年度起,若學測「數學A」、「數學B」同時為檢定科目,考生通過任一科即算通過。
  • 重要性:考生需確認理想校系是否設有檢定標準,並努力達到。


關鍵2:採計加權

  • 定義:各校系會選定採計的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科目,並給予不同權重(如:×1.00, ×1.25, ×1.50, ×1.75, ×2.00)。
  • 計算方式:學測及分科測驗成績以60級分制計算,術科以百分制計算。加權總成績 = Σ (各採計科目原始分數 × 加權百分比)。
  • 影響:考生在加權比例高的科目上取得高分,對總成績極為有利。
  • 重要性:選填志願時,除了興趣,也要參考採計科目的加權方式。


關鍵3:同分參酌

  • 定義:當考生採計加權後總分相同時,用來決定錄取優先順序的比較機制。
  • 順序:分發程序為「先檢定、後採計、同分再參酌」。
  • 比較方式:依校系自訂的同分參酌科目順序,依序比較分數(學測/分科用60級分制,術科用百分制)。若比到最後一科仍同分,則再依同分參酌順序逐科以「換算級分前的實得分數」比較。
  • 結果:若所有參酌比較後仍同分,則會增額錄取。
  • 重要性:了解理想校系的同分參酌科目順序,有助於評估競爭優勢。


關鍵4:加分優待

  • 定義:針對「特種生」(如蒙藏生、僑生、原住民學生、退伍軍人等六類,需經審定資格)在採計加權總分外,額外給予的優待分數。
  • 計算方式:優待分數 = 各校系採計科目「未加權」的原始總分 × 特種生加分優待比例。
  • 分發方式:特種生先以普通生身分分發;若未錄取,則加上優待分數後,再以特種生身分爭取該系「外加名額」,不影響普通生名額。
  • 重要性:符合資格的特種生可善用此規定增加錄取機會。


考試分發注意事項:

考生需特別留意以下可能導致無法參加分發的情況:

  1. 採計科目「未加權」的級分總和低於校系所訂的最低登記標準(採計術科的校系多不設此限)。
  2. 未報考該校系採計組合中的「任一科目」(有報考但0分或缺考仍可分發,但部分術科校系規定術科0分者亦不可分發)。


這邊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例


在大學分發入學階段,各學系會依據學測成績設定「檢定標準」、進一步加權「採計科目」,並列出「同分參酌」的排序方式。以下整理高師大部分教育學群與人文學群科系的入學條件,幫助考生精準掌握志願選填策略。

一、學測檢定標準:門檻設立,確保基礎能力

所謂檢定標準是指考生須達到某些成績門檻,才具報名資格。以「英語學系」為例,要求英文聽力達到「B 級」,是針對語言能力設下的基本條件;其他多數科系則未額外設限,但仍應留意個別科系是否特別強調某一能力(如語文或數理基礎)。


二、科目採計加權:重視核心能力,成績加乘計算

各系所會設定最多五科(學測+分科)的採計方式與加權倍率,進一步反映系所重視的學科方向。學系採計科目及加權舉例:


1. 國文學系

國文(學測) ×2、英文(學測) ×1.25、歷史(分科) ×1.25

2. 英語學系

英文(學測) ×2.0、國文(學測) ×1.75、歷史(分科) ×1.5

3. 地理學系

地理(分科) x1.5、英文(學測) x1.5、社會(學測)、國文(學測) 皆為 ×1.0


採用學測的科目要先將學測成績由15級分轉換成60級分,這樣才能跟分科測驗的60級分進行加權計算

透過這樣的加權設計,能突顯該學系所需能力。例如,英語系英文給予最高倍率2.0,顯示其對語言能力的重視;而幼教與特教則強調語文表達與多元人文素養。


三、同分參酌:決勝關鍵的排序依據

當兩位考生總成績相同時,系所會依照「同分參酌順序」逐一比較個別學科分數,以分出高下。以下列出部分學系的參酌順序:

  • 國文學系:國文 → 英文 → 歷史
  • 英語學系:英文 → 國文 → 歷史
  • 地理學系:地理 → 英文 → 社會 → 國文


此制度讓準備有方向性的考生,即使總分相同,也能在系所重視的核心科目上勝出。


選填建議與提醒

  1. 重視加權設計:選擇有利自身強科的系所,能在加乘後拉高競爭力。
  2. 注意檢定門檻:如有語言、聽力等標準限制,請事先確認是否達標。
  3. 掌握參酌規則:對於競爭激烈的科系,需提前針對參酌科目加強準備。


以上就是分科測驗簡章的欄位說明,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心儀的校系有沒有學測標準檢定,以及對該系最重要的採計科目權重

其他文章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分科測驗物理融入半導體與量子科技 題型靈活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物理試題結合現代科技與生活應用,計算量增、實驗題比例高,題組涵蓋半導體製程與量子科學,展現高度鑑別力,是今年考生關注焦點之一。分科測驗物理考什麼?半導體製程、量子科技進入試題根據大考中心公布,今年物理科試題緊扣「生活應用」與「科技素養」兩大方向,並融入實驗設計與數據詮釋能力:第1題:呼應「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介紹量子科學發展第16題:以「單極馬達」教學實作情境為題第19-20題:透過自行車煞車系統,考查作功概念第24-26題:取材自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光學應用,貼近產業趨勢👉 題目場景真實、題型設計具延伸性,是「素養導向」的代表。🔍 命題特色一次看懂|物理分科測驗2024年重點松山高中物理教師指出:最後一題與半導體製程相關,為多數考生較陌生,但具備明顯鑑別度,有助區分高分與中段學生。物理老師怎麼看?考題難度與應對建議建國中學物理教師一致認為:整體難度中等偏高計算題占比增加,文字量合理熟練實驗與課堂知識者易得分💬「題型設計合理,只要掌握基礎觀念就能取得基本分,實驗題平時有練習的同學應能應對順利。」分科測驗物理準備建議與志願方向1111職涯專家建議,考生在準備物理時:重視課堂基礎與基本觀念多練實驗題型與計算技巧關注時事與科技發展,建立跨域理解力若自然科表現佳,亦可優先考慮 理工、工程、物理、電子、AI、光電、半導體等相關系所。快速查詢考古題+完整解答📌 想查 114 分科測驗物理歷屆試題與完整解答?👉 點我進入 1111 落點分析|歷屆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