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臺大掄元 頂大名校頭角崢嶸 淡大制霸 長庚、中山醫緊追

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臺大掄元 頂大名校頭角崢嶸 淡大制霸 長庚、中山醫緊追

1111 人力銀行最新公布的「2025 企業最愛大學調查」結果揭曉,「國立一般大學」排行榜中, 國立臺灣大學再度蟬聯冠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國立成功大學則分別位居第二名及第三名。值得注意的是,國立中央大學首次躋身前五名,顯示其在企業招聘中備受歡迎程度逐漸攀升,而國立清華大學卻意外跌至第六名。由此排名反映出企業對頂尖大學的理工領域人才依然擁有高度需求,但數位科技的發展與結合,將成為各大學未來發展的重要焦點,與企業需求及產業趨勢達成一致的方向。


前三名的學校著重於數位與各領域企業間的結合。以臺灣大學來說,在維持冠軍地位的同時,也積極擴展其他學科領域,今年特別增設新聞或傳播相關學系,培育多元專業背景人才,與企業進行多方合作。同時,著重於數位發展,透過國際研究合作和深度產業合作,實現理論與實務的完美結合。臺灣大學更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 的 2024 年亞洲區大學排名中取得第 21 名的佳績。

在雇主聲譽方面表現出色,彰顯其在全球的聲望,成為業界寵兒。 奪下第二名的陽明交通大學,本來就綜合了陽 明大學與交通大學的優勢,將醫學領域與理工領域融合,而今年透過數位與科技的結合,與輝達 (NVIDIA)和華碩(ASUS)合作,打造 AI 前瞻性的學習環境,加上科技融合藝術的催化,探索智慧藝術的新可能性。學校在數位領域的最新舉措, 以及對未來科技趨勢的敏銳洞察,讓學生畢業後可以與企業無縫接軌。 成功大學則是數位與醫學結合,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MDIC) 與成大醫院臨床創新研發中心(CIC) 聯手啟用「生醫聚合器」,成為國內首座國際生 醫創新基地。整合成大醫院及南部地區醫院資源, 提供一站式生醫創新服務,推動臺灣生醫產業轉型升級。

學校重視人工智慧領域,透過創新中心的設立,培養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人才,並提供跨域研究和產學合作的機會,都是未來企業著重的基準。 此外,成功大學近年來更致力於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並與法國電力再生能源合作,強化在永續能源領域的地位。而中央大學也同步跟進,宣布在桃園設立全國首創的「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 與八家不同領域的產業攜手合作,規劃三大領域碩博士學位學程,培育未來永續發展領域所需的專業人才。 綜觀各大學的發展方向,數位科技與永續發展將成為未來學術研究和產業合作的重要焦點。頂尖大學積極調整學科結構,擴大專業領域,以滿足企 業對多元人才的需求,而在永續發展方面的舉措, 各大學近年陸續跟進,反映出大學與產業間緊密的互動與合作,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私立一般大學」中,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依然位居前三,屹立不搖。長庚大學從去年第九名攀升至第六名。值得注意的是,元智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也從去年十名之外,躋身前十, 表現亮眼。元智大學晉升至第五名,而中山醫學大學則是位居第七。

今年由淡江大學傲視群雄,成功奪得冠軍寶座, 展現其在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學校積極與遠傳電信、臺灣微軟攜手合作聯手打造「全國首座永續雲」,是亞洲首見的大型產學跨界合作,將共同推動臺灣產業的轉型,產學跨界合作的誕生,淡江大學與企業間將共同推動臺灣產業邁向更加永續的 發展。 中山醫學大學則以跨域創新教學、實踐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為核心,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學校專注於教學創新、社會責任、產學連結和提升高等教 育公共性等四大方向,全面推動了多方位的發展, 展現了其作為教育創新先驅和實踐社會永續發展 理念的重要角色。 長庚大學同樣在永續發展方面有所斬獲,於2023 年 8 月首度發行永續報告書,更在 TCSA 臺灣企業永續獎中榮獲最高榮譽白金級獎。這份殊榮的獲得不僅使得學校受到極大肯定,也承諾未來將持續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學校成立了永續發展辦公室和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整合校內跨行政和教學單位,制定永續策略,以實現永續經營目標和履行大學社會責任。 總體來說,目前私立一般大學正積極投入永續發展、產學合作和科技創新。以培養全方位人才 為目標,強化環境意識,促進與產業的深度合作, 致力於打造永續未來,完全體現了學術界在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方面的積極參與。

2025科大排名揭曉:誰是台灣科技教育的霸主?

https://exam-match.1111.com.tw/blog/1efda7ed-b699-480c-856b-c1adbe09aef8


其他文章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選校還是選系? 選填志願前必看的6大迷思

每年學測成績公告後,高中學子們就要面臨人生的重大課題-「大學科系志願選填」,要在2,000個系組中,找出最理想的6個校系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甄戰學習顧問彙整數年來的輔導經驗,就選系迷思與親子溝通提出幾項建議,望能協助同學能得到家人的支持,邁向自己理想的大學生涯。破除迷思一:科系冷門熱門大學科系、課程經常會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市場趨勢、世界不斷的改變,熱門的職業與科系也不斷的被更替,只要願意投入熱忱在某領域學習發展,都有機會成為專家、炙手可熱的人才。換言之,科系沒有冷熱門之別,要專注的是個人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的養成。破除迷思二:選系還是選校甄戰建議以選系為主,若能進入一個自己充滿熱忱的科系,較能夠自發性的投入心力學習,遇到課業上的挑戰,也較能堅持並突破難關。或許有些學測失利的同學,會考慮未來轉學、轉系,即使如此仍應選填相近科系,避免學習內容落差過大難以接受。破除迷思三:興趣優先還是能力優先建議可以從自己擅長的方面優先做選擇,畢竟若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較容易累積成就感,也比較容易從中找到自己有熱情的部分,進而讓自己不斷學習。在每一個領域中,都一定會有自己喜歡的部分,也一定會有枯燥乏味的地方,如何找到讓自己保持動力持續下去的原因,才是決定未來專業與學習的關鍵。破除迷思四:過於相信片面資訊許多家長同學們在選校系時,經常因為片面的資訊而影響判斷準則,例如:聽說某校經費資源很多、國立一定比私立好、北部學校比較南部好等。實際上,除了部分大學科系停招等問題須避開之外,其他需要更全面的的判斷標準,即便學校資源再豐富,如果不懂得運用也是枉然,現今網路資源豐盛,差距也早已縮小,自己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的源頭。破除迷思五:高中結束就是玩歷經了高中3年的高壓學習,許多同學把進入大學視為一種解脫,殊不知高三的課程是在為大學的專業知識打下基礎,如果疏忽了很容易在大一就學習的很痛苦;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更多的是彈性學習與時間運用,因此,必須積極主動的規劃學習,保持學習的靈活與彈性,大學後的人生路還很長,絕不是在放榜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人生未來。破除迷思六:保障未來的科系未來就業是選系的一大考量,部分科系與職業銜接性非常高,如藥學系、資工系等,相對地,部分學系則容易被貼上「專業不明」的標籤。但是專才的培養需要市場提供等比例的職缺,不然就會產生像是流浪教師、律師等問題。未來職場重視跨領域、多元能力的人才,專才反而容易框架了自己的職涯發展,重視博雅訓練的科系,未來的選擇也較不受限制,更能展現發展的可能性。如何協助孩子做科系選擇呢?以下提供3點建議:給父母的話吸收新知:現今社會環境及產業變化迅速,建議家長可以多多了解不同學系的未來走向與發展,才能給予孩子最客觀的建議。提供資源:孩子們在選擇過程中,家長可運用自己的人脈,安排孩子與相關人士接觸、訪談,讓孩子可以直接確認自己所理解的資訊與現實狀況的差異。訂定目標: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生涯的選擇決定權,最終仍應掌握在孩子手上,家長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支持與關懷,成為他們的後盾,讓他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給同學的話如何讓父母認同自己的選擇?以下提供3點建議: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提出證據:提出該科系的學習標竿與成功典範,蒐集該學系的特色與資訊,協助父母了解,讓父母有判斷的依據與思考彈性。學習規劃與目標:做好未來該學系的學習規劃,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就學力與就業力,將其提出與父母討論,更能展現自己的選擇是經過思考。親身參與體驗:藉由參加過的活動經驗或蒐集、傾聽各方專業意見,藉此經歷支持自己的生涯選擇。溝通的時機與態度遠比內容重要,務必避免情緒化的表達,秉持謙虛、理性的態度提出想法,並認真的傾聽父母意見、尊重他們的人生歷練與觀點。其實父母們都樂見孩子成熟,願意為自己負責,會有較多的疑慮,通常來自同學們空泛不具體的想法,父母當然就比較難安心放手,但人生中,最願意無條件幫助您,跟您一同成長的,絕對是父母,所以,做好自己的功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讓父母願意支持您,成為您實現理想的好夥伴吧!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分科測驗科目變少了,參加分發入學更有利?

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考試入學(111年起稱分發入學),在107年尚未實施學測5選4時回流名額大約有1萬名,但在此制度實施後回流名額大減50%以上,只剩下4000多名。而在111年起新的分發入學制度上路,參與此招生管道的大學校系,得以採計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合計3至5科,其中採計學測的考科最多可看到4 科,分科測驗則至少應採計1科,再加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不再考試,而是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這絕對會是造成目標分科測驗的考生重大影響,此外,隨著申請入的放榜時程延後近一個月,備考分科測驗的時間被壓縮,若是對於二階甄試不小心失利的考生,分發入學將會成為萬不得已的選擇。除了在考科上的變動之外,新課綱的分科測驗還有一項重大改變就是成績計算方式由以前的百分制改成級分制,每一個科目最高分數變為60級分,此外,新制的分發入學還增加了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用以避免增額錄取的情形。而在上文有提及國文、英文、數乙將採計學測的成績,但是學測滿分為15級分,分科測驗則為60級分,其轉換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將學測成績直接放大四倍來做換算這樣的轉換方式分分計較,考生務必先試算好自己的成績在申請入學有利,還是在分發入學較有優勢,才能夠將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如有升學問題,亦可使用【升學AI小精靈】快速查詢學測/分科放榜資訊、備審建議與落點分析,讓你的升學規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