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B 甄戰學習顧問 簡意純 / 撰稿
你是否有思考過備審資料從傳統的「紙本審查」改為「電腦審查」有什麼不同?新課綱上路後,審查資料的部分項目將由學習歷程檔案代替,系統化的學習歷程又對於考生們的表述、教授們的閱讀帶來哪些影響?對此,我們提出了一個觀念上的修正,這個觀念我們稱之為「提升教授閱讀體驗」,以往我們製作學習歷程時,多半只會思考要怎麼做比較好,可能會考慮學生本身的經歷能寫出什麼、高中老師會不會審核通過、家長會不會滿意這份檔案,但我們可能忽略掉了教授的閱讀體驗。
如果我們從教授的視角來看學習歷程,你會發現學習歷程的評量方式是線上化、系統化的,無論教授是如何接觸到你的學習歷程,他最後還是得用系統的方式來做檢閱。為此,我們的歷程檔案就更應符合教授的閱讀體驗。簡而言之,若想吸引教授點開你的學習歷程檔案,並提升閱讀體驗有以下重點:
1.如何在短時間吸引教授點開檔案?
每份歷程檔案的100字簡述很重要,就算無法吸引教授點開,也能從該文字描述中得知你的心得反思。
2.如何提升閱讀體驗?
將每份檔案製作成易於電腦版閱讀的格式,利用多層次的檔案結構,新增目錄頁、心得反思頁面等。
3.如何在短時間讓教授看到該成果重點?
內文精簡扼要,並在段落前新增該段的重點標題,也可以在內文中利用紅字、螢光筆等工具將關鍵字標明。 有了觀念的修正後,那我們接下要提供給大家4個製作方法上的建議:
一、橫幅排版優於直式排版
第一個是建議各位同學可以採用橫幅排版的方式製作一份學習歷程檔案,橫幅排版的概念很簡單,因為大學教授在閱讀的時候大多都是用電腦來看,在此時學習歷程檔案打開的形式都是以PDF檔直接打開,用橫幅排版來呈現的話,較符合電腦的顯示,使教授更容易能閱讀到你每一個頁面所要呈現的主題、圖片、文字。而以一頁呈現一個主題的方式,能夠更聚焦於單一主題上。
二、多層次的廣告結構_濃縮預告頁、心得反思、成果作品、佐證資料頁
二個學習歷程做法上的建議則是採用 多層次結構的方式來撰寫,何謂多層次結構呢?因為大學教授在系統上看到你的學習歷 程的時候,是會先看到你的100字簡述,點開 來以後會看到你歷程檔案的第一頁,接下來才會逐頁逐頁的往下審視,這樣漏斗式的閱 讀模式,顯得你的每一個步驟/頁面都相當重 要,所以為了讓大學教授能夠更容易的掌握 到你學習歷程的重點跟精華,你必須從100字 簡述就要好好的撰寫,才會有被點開往下閱 讀的機會!後面的文章也有提供撰寫100字簡述的要點,想了解的讀者可以往後翻閱哦!
甄戰在此建議,若你想使你的歷程檔案架構有較多層次,可以嘗試著放入這幾個頁面及重點:
三、替段落下標題的內容精要簡扼
三個學習歷程作法上的建議則是希望這份資料有明確的標題及精要的內容,這個部分在做法上有很多細節要注意!首先你的學習歷程在做最後整理時須要有清楚的文章結構,然後能夠針對每個段落主題下一句標題,最好讓這個標題能夠畫龍點睛地體現出整體的內容。接著,建議各位每一個標題下的內容文字敘述,大約落在200字左右,
若內文超過200字即建議分段,並需做好關鍵字標示。最後則是字體大小建議用 18~24pt來呈現,這樣在閱讀上更加舒適。
四、圖文排版⸺照片圖片佐證、 圖表化呈現(強化重點、節省 閱讀時間)
最後一點的建議就是希望各位在上傳學習歷程前,能夠將你手上的資料採用圖文、表格的方式進行編排,除了能夠讓你的資料呈現有更多元的閱讀體驗之外,還能夠更精簡的讓閱讀者去掌握到你要表達的重點,故圖文排版在現行的評分系統上就顯得更是關鍵!所以各位同學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時候,記得要掌握到這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