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114分科生家長的一篇溫馨提醒,也順便送給明天分科放榜的你們📣
國小、國中時,成績單不外乎是分數、名次、平均,家長們看得懂、也看得透。
但當孩子上了高中,尤其是第一次拿到模擬考成績單的那一刻,很多家長都露出這樣的表情:
😳「這是......給老師看的嗎?」
✅ 家長們別怕,小編來整理閱讀成績單的 4 個重點:
🧩 1. 拜託孩子給帳密,沒有就全白講了🤣
有帳密,才看得到線上成績單(還能看到掃描的手寫答案卷!)
📊 2. 認識模考成績單的格式
- 📝 最右側:有「放大鏡」可看掃描卷,包括國寫或英文作文評語。
- 🧮 中間成績區:原始分數顯示為:
- 國英數 ➡️ 滿分 100 分
- 自然 ➡️ 滿分 128 分
- 社會 ➡️ 滿分 144 分
- ✍️ 國寫 50 分,分兩篇,各 25 分,還有分級(A+ 到 C),雖然不加分,但分數仍是關鍵。
- ✍️ 英文手寫題:翻譯題 8 分、作文 20 分,每個錯誤扣 0.5 分。
- 📈 右側欄位:顯示總分、學測對應級分、校內排名與總排名。
- 📉 最下方:會出現「文組/理組」四科綜合排名。
🎯 3. 哪個排名最值得參考?
➡️ 千萬不要只看「四科綜合排名」!
因為——
不同科系看的科目組合不同,
👉 想念二類組的孩子,如果國文高但數學、自然普通,整體總分雖高,但一階可能會被刷下來。
✅ 建議看「模考系統中不同組合的排名」,
例如:英數A自、國英數社、數英自然等
▶️ 對應目標科系的組合排名,才是你最該在意的!
🌟 4. 學測出來後,善用「落點分析」
你可能會聽過這些工具名稱:
甄戰
大學生甘單
樂學網
交叉查榜
🔍 操作簡單、功能齊全,不只支援學測,也能查到分科測驗的落點,還可以:
- ✅ 一次比較多間校系的錄取機率
- ✅ 篩選備審條件、筆試與面試方式
- ✅ 自動對照加權科目與檢定門檻
- ✅ 找出符合自己條件的「個人化志願清單」
🎯 如果你還沒確定未來方向,也可以依照自己強項成績,找到適合申請的群組與校系,一步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升學路線!
🥁 明天分科放榜前,小編想說⋯
💚 給考得好的你:
🎉 恭喜!你的努力終於有回報,別忘了感謝過程中陪你一起努力的家人與師長,也祝你能順利前進心中的志願校系!
💙 給覺得不盡理想的你:
💬 「考試成績從來不能定義你是誰」
這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你不會被一張分數單打敗,反而會因為經歷而變得更強大。調整好心態,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