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倒數兩週,千萬別讓衝刺害了你!

學測倒數兩週,千萬別讓衝刺害了你!


資訊合作夥伴:

47雲端輔導室




再過兩週就是

學測

了,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開始出現讀不下書、吃不下飯、心神不寧等狀態,甚至會有掉頭髮、想哭等症狀。為了不要讓我們在最後時間心態崩壞,影響學測當天的狀況。今天我會從心態面、生活面,以及提供一些讀書小技巧,幫助你在最後兩週時間,全方位的穩定你的身心靈狀態,你一定要看完唷!那我們就趕快開始吧。



不失常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許多同學在最後兩週,可能還在想要怎麼做,才可以拉高學測級分?但其實剩下兩個禮拜,你的實力不太可能提升太多,但你卻有可能因為失常,而讓你學測大崩盤。之前我有一個學生,平時都保持在全校前幾名,但是學測當天,表現大走鐘,國文連均標都沒有,導致他很多科系都不能選。因此,高三考生最後階段的目標,不是衝刺,而是保持平衡,讓自已以最佳狀態去考試。你知道專業運動員跟普通人得差別嗎?就是他們懂得維持最佳狀態。以前我為了參加學校運動會,拼命練習,結果因為衝刺太快,跌倒受傷,比賽當天只能負傷出賽,對於無法展現最佳表現得自己,感到非常的懊悔。但是像LeBron James這種頂級運動員,為什麼他的運動生涯,可以有這麼久的黃金時期?因為他不只重視訓練,也一樣重視自己身體的狀態。據說,LeBron James每年會花100萬美金保養自己的身體。這讓他即使現在將近40歲,NBA年紀最老的球員,依然可以展現頂級球星的數據與價值。




我們的身體是有極限的,如果一直衝刺不休息,是非常容易受傷的,尤其考生的受傷難以察覺。它不像跌倒扭傷時的那種疼痛,更多時候是心理上的焦慮,引起的各種失常反應。如果你最近開始有胃痛、頭痛、暈眩、心悸等症狀,或者心情低落、容易緊張,甚至出現憂鬱、想哭的情緒。這些都有可能是因為焦慮,所帶來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是身體中的一部分神經系統,負責調控許多不自覺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跳、血壓、呼吸、消化以及身體溫度調節等。自律神經系統在我們不需要意識控制的情況下自動運作,維持身體的內部平衡和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但如果我們長時間處在壓力之下,自律神經可能會因為太過活躍而導致失調,因而出現心跳加速、腸胃蠕動太快等問題。你有過身體不舒服,但去醫院檢查卻都找不到原因,醫生就跟你說:「可能是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常常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如果你現在正處在這種狀態,也不用太緊張,很多人都會這樣。你只要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通常就會好很多。如果這樣還不能解決,你可以在下面留言,描述一下你的情況,我會盡可能地提供建議。



調整最佳狀態的三種方法


面對這種大型的考試,比的不是誰書讀得比較多,而是誰的失誤比較少。最後兩週,調整步調,讓自己以最佳狀態應考,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如何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在這邊我提供三種方法讓你參考:




1. 生活避免出現巨大改變



2. 設定易達標的微小任務



3. 讓大腦習慣考試的節奏



生活避免出現巨大改變


考生在最後階段,身心靈處於非常敏感的狀態,任何的改變都可能會影響情緒,導致各種失控的情況產生,但是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變動。因此,避免主動產生「巨大改變」,是考生可以控制的情況。例如本來都是晚上七點吃晚餐,你就不要突然不吃,或者為了舒壓改吃平常不太吃的油炸物,讓你的腸胃反應不及。除了身體上的改變,任何會讓心情受到改變的情況,都要避免發生。例如不要這時候跑去告白,如果人家拒絕你,你怎麼還會有心情讀書?當然,也不要去提分手:「為了考好學測,我們先暫停聯絡一段時間。」這不是害人嗎?如果遇到一個恐怖情人,每天騷擾你,你也麻煩。盡量就是避免讓自己的生活,發生重大的改變。考生的家人,也盡量讓家裡的生活步調,節奏保持一致,避免任何失控的風險。



設定易達標的微小任務


設定容易達標的微小任務,目的是增加成就感。在最後階段,學校會有大大小小的考試。同學在一張張考卷下,不斷的透過分數的結果來預判學測的成果,這樣很容易因為分數的起伏,造成內心的焦慮指數的提升。與其這樣,不如設定一連串容易達成的目標。例如算完兩題數學、背完10個單字、六點到八點不使用手機等等,依照自己的能力程度設定任務。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徹底達成任務」,來增加自信。因此,任務簡單沒關係,但是需要極度具體。如果今天的任務是:「認真讀書」,這種抽象的任務很難判定,不如改成「七點到八點坐在書桌前」,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以及行動。藉著不斷地打勾完成,累積成就感的經驗值。



讓大腦習慣考試的節奏


最後是讓大腦習慣學測考試節奏。什麼意思?我們的大腦會隨著你的生活律動切換不同的運作模式。如果你都熬夜唸書、早上睡覺,那大腦就會在半夜時活躍、早上休息。你學測的考試時間是白天,那你拿到考券想睡覺不是因為你不會寫,而是那個時間,你的大腦習慣要休息。為了避免這種悲劇,你在剩下的兩週,要讓你的大腦,習慣在特定的時間,切換成特定的科目節奏。什麼意思?我們翻開學測的考程表,早上9:20~11:00考數學或英文,12:50~14:50考國綜或社會、自然,15:20~16:50進行國文手寫。考生就可以在這些時段,安排相對應的科目進行演練,讓大腦習慣在特定的時間,調用相對科目的知識。那晚上怎麼辦?我建議晚上以補上白天沒完成的進度,以及休息恢復為主。白天已經很累了,晚上就不一定要這麼高度專注。




很多同學以為放鬆就是不要讀書就好,可以玩手機。其實玩手機是非常需要專注的,手機的藍光會給人強大的刺激,就算你以為你無腦在刷IG ,其實這都在消耗你的專注力。根據研究顯示,手機藍光還會影響睡眠。因此睡前30分鐘,盡量避免使用手機。




最近,我會拍一系列的影片,幫助同學理解學習歷程,你可以在臉書或IG上,追蹤「47雲端輔導室」,等考完後再來看就好。到學測前,我每天會針對不同的主題,po出我幫考生製作的安定心神「禱告文」。當你心煩意亂時,拿出來唸一下,應該可以幫助你緩解緊張的焦慮的情緒。



總結


1. 避免最後兩週心態崩潰,影響學測表現。



2. 保持平衡和身心健康,避免學測前失常。



3. 生活避免巨大變化,維持穩定。



4. 設定易達標的小任務,增加成就感。



5. 讓大腦適應考試節奏,安排相對應科目演練。


其他文章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大解密】陽明交大光電系-陳皇銘教授專訪

學習歷程不是履歷,而是「讓教授認識你」的重要窗口——專訪 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一份學習歷程,能否讓審查教授記住你?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陳皇銘教授指出:學習歷程不是為了展現豐功偉業,而是呈現「你是怎樣的人」。 在他眼中,比起成績亮眼的學生,一個能自我學習、願意反思、了解自身優缺點的學生,更能展現未來的潛力。陳教授強調:「就算成績不算頂尖,只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夠好、有想改善的地方,並能設定目標前進,就不用擔心未來會走不下去。」⭐ 跨領域超強、備受企業青睞的光電系許多人以為光電工程很抽象,事實上,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太陽能板、手機面板,到半導體與各式感測元件,背後都是光與電的應用。陽明交大光電系更是國內最早培育光電人才的系所之一,校友包括頂尖的雷射科技研究者王興宗教授。系上課程以「光電核心」為基礎,延伸至半導體、材料科學、生醫科技、綠能與智慧城市等領域。跨工程、電機與資工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國內外企業積極延攬的對象——包含 Apple 與 Meta 等國際公司都相當青睞。⭐ 成績不是唯一,光電系看重的 4 種能力許多高中生以為陽明交大只看高分,但事實上教授們更看重以下四種特質:1. 自我學習能力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不需要一直被提醒,就能在課業或專題中找到方向。教授說:「只要具備自學能力,就不會在大學四年迷失。」2. 語文表達能力不管是國文或英文,語言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有效理解、溝通與跨域學習。在第二階段審查時,語文能力往往是差異關鍵。3. 反思能力遇到瓶頸怎麼辦?反思能幫助學生找出弱點,調整學習方式,是成長的核心動能。4. 美感與跨域感受力光與影的變化就是藝術,美感與好奇心能引導學生探索更多可能。教授甚至表示:「比起只會念書的學生,我們更欣賞對世界充滿興趣的人。」陳教授打比方:選材就像組一支棒球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投手,多元組合才能激盪出最好的環境。⭐ 真正重要的不是比賽獎狀,而是「你的思考」陳教授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往往只強調獎項或豐功偉業,卻忽略了審查委員真正想知道的其實是:你是誰?你如何成長?他提出以下建議:1. 必須寫下自己的反思有活動、比賽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如何影響你?有沒有激發你做某個計劃?有沒有形成一個科展題目?你如何補強自己的弱點?能清楚認識自己,就是最好的呈現。2. 不要害怕呈現缺點教授們不是來挑毛病,而是希望看到一個「願意變好的人」。3. 自傳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把名字換掉後看不出差別,那份自傳毫無個人特色。教授會更希望看到與你的學習歷程互相呼應的內容。4. 活動不用刻意堆疊不是參加更多社團就比較優秀,而是從活動中你獲得什麼。5. 轉換興趣不會扣分若從文科轉到光電,只要能清楚說明轉折原因,教授仍會欣賞你的動機與決心。⭐ 學習歷程的核心:透過反思成為「能定義問題的人」成績只是最後的結果,但學習歷程讓同學能檢視自己:哪些學會了?哪些還不會?哪裡做得不理想?下一步如何改善?這樣的反思能幫助學生建立扎實基礎。陳教授說,未來在大學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能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想辦法解決。學習的道路充滿未知,但能反思、能自主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文章來源:轉載自優歷(原文標題:學習歷程不是產品履歷,我想要的是「認識你這個人」|陽明交大光電系 陳皇銘教授)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

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開跑!11/11截止,把握擇優採計機會衝高升學門檻115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已於11月5日啟動報名,將於12月13日(六)舉行。考生必須把握從11月5日至11月11日的短暫報名期間。由於高中英聽兩次成績將可擇優採計,這對於目標校系有英聽門檻的考生而言,是提高升學競爭力的關鍵機會。高中英聽二次報名:重要時程與規定報名與考試時程一覽報名身份與資格在學學生:一律由就讀學校辦理集體報名。非應屆生/同等學力者:可委託補習班代報名,或選擇自行個別報名。二次英聽應考策略:熟悉題型與答題節奏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共分為五大題型:「圖片聽解」、「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及「長篇聽解」。1111職涯專家陳坤平指教:高中英聽不僅是語言能力的評量,更是資訊整理及應變能力的考驗。建議考生應善用試題示例與模擬試題,熟悉各題型、掌握答題節奏與技巧。透過平時累積的聽力練習,在正式考試中發揮最佳表現,確保達到目標校系的英聽門檻。報名後續提醒:資料確認是關鍵報名截止後,考生必須在11月14日至11月18日間登入考生專區,確認個人報名資料。若發現姓名、考區或試場資訊有誤,應於11月18日截止日前完成資料更正。這是確保考試權益,避免行政疏忽的必要步驟。你的升學與職涯,現在就行動高中英聽第二次報名已進入倒數計時。請立即確認你的報名狀態,並將重心轉移到備考訓練。想利用專業工具,比對自身能力與校系要求,制定最優化的升學策略嗎?使用1111落點分析與志願探索工具:https://exam-match.1111.com.tw/使用升大學AI小精靈快速規劃與建議:https://exam-match.1111.com.tw/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