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時代,想參與申請入學必然會使用到學習歷程檔案,而學習歷程檔案裡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不外乎就是「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課程學習成果需要經由教師認證才可上傳,相較之下,多元表現的上傳就比前者容易;其中在多元表現的項目囊括了幹部經歷、社團活動、競賽表現、檢定證照、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等8個子項目。在眾多分項中不知道該從何準備嗎?甄戰建議從現在開始逐步累積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因為透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培養正確的學習方式、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對科系的學習領域有更深的了解!除了以上這些好處之外,製作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還有這3大優勢!
申請入學校系參採比例最高
在112年共有2,229個大學校系參與申請入學,其中有高達86%的校系參採「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是各子項中採計佔比最高的,假設你是還沒有方向的高一、二學生可以先藉由自主學習的方式,多方探索不同的領域,不僅能對大學科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能將其製作成學習歷程檔案;倘若你已經是要面臨申請入學亦或是已有明確校系目標的學生,也可以針對欲報考的校系的學習領域、知識撰寫,這樣會更加貼合想要報考的校系。
圖片說明:112學年度多元表現項目採計佔比
針對欲報考校系 精準補強
因為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的領域、主題、執行目標、成果等…並沒有受到太多限制,所以學生可以依據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來挑選主題、擬訂計畫。假如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正值高三申請入學時期,在一階篩選結果公告後還有第六學期學習歷程上傳的最後一次機會,趕緊把握此時針對已經通過的校系精準補強。
更貼近欲申請校系 入手難度低
自主學習計畫相較於社團活動及幹部經驗來說,學習動機、過程及成果更能貼近欲申請校系;而相比競賽表現或檢定證照的準備時間更加彈性,因為多數的大型競賽或是證照考試都有固定的時間,且一年只有少數幾次機會,若是錯過了或是準備不足只能明年再挑戰,然則自主學習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
最後,我們也能將準備這些競賽以及證照的過程,亦或是課堂中進行的實驗、實作撰寫成一份自主學習計畫,除了能夠上傳到原本的學習歷程對應項目之外,還能額外上傳到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達到一事多工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