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學排名】企業最愛TOP 10校!成大奪冠、私校三強脫穎而出
1111人力銀行攜手TUN大學網公布《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排名》,結果揭示企業最偏好的大學與畢業生特質,提供考生和家長在選填志願時更具參考依據。此次調查對象為具用人決策權的企業負責人、人資與主管,分析項目包含整體表現、公私立大學與科技大學排行榜、18學群職場競爭力,以及畢業生就業特質等。企業最愛大學排名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成大穩居冠軍寶座 台大、台科緊追在後在「整體表現排行榜」中,國立成功大學再度奪冠,前十名依序為: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國立大學表現強勁,五大熱門公立大學分別為:成功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私校方面,淡江、輔大、元智三校並列「私立三雄」,緊接著是逢甲與今年新進榜的世新大學。科技大學表現同樣亮眼,臺灣科技大學穩居公立科大榜首,後續為北科大、高科大、雲科大與虎尾科大;私立科大則由致理科技大學蟬聯第一,明新科大、龍華科大、景文科大與德明財經科大依序上榜。各大學校長現身發聲:學用合一、AI轉型是關鍵台大副校長丁詩同指出,校內與多家頂尖企業如輝達、台積電、聯發科建立研發中心,推動實習與課程接軌,著重培養即戰力。成大副校長陳鴻震表示,透過75個研究中心與企業共構合作,去年吸引企業支持金額超過70億元,學生在學期間即能參與產業實務,畢業後無縫接軌職場。台科大校長顏家鈺則說,台科大學生實力強、態度佳,許多已晉升企業中高階幹部。未來將強化AI影像、資安、電動車等領域,提升國際能見度。陽明交大副校長蔚順華亦感謝此調查能讓學校精準培育未來產業所需人才。私校積極轉型:AI浪潮下的競爭力佈局輔仁大學迎來創校百年,校長藍易振強調,校方重視AI技術與倫理並進,從人文出發,培育具備深度思辨能力的科技人才。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指出,學校與輝達、微軟等產業合作推動AI教育,校園普遍導入雲端科技,並強化團隊協作與通識能力,培養全面型人才。致理科大校長陳珠龍則認為,未來不只看技能,更重「態度」,致理學生以勤奮、貼心與創新特質深受企業肯定。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補充,即便以人文社科為主,政大也積極發展「人文AI」,已開設近200門相關課程,強化學生跨域競爭力。AI選才新趨勢!1111落點分析工具再升級隨著輝達擬在台設海外總部,AI相關科系成為考生新寵。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建議考生放榜後善用「落點分析」工具掌握升學方向。技術顧問葉耿甫補充,今年系統已導入AI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不僅涵蓋學測、統測、分科測驗三大升學管道,還新增「考科組合篩選」功能,協助考生精準比對志願與級分組合,提高錄取機率。推薦閱讀 : 2025科大排名揭曉:誰是台灣科技教育的霸主?
[直播回顧]專家講座-升學/備審/個申/學習歷程大小事都在這!
第一場:個人申請一階成績公布: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f786319f-e349-46b0-bb55-1b4489fede4a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562e11f2-cb97-4930-b7b7-bd7a175b735e📝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一階結果公布後,考生與家長應該如何有效應對?1111人力銀行特別邀請輔大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與專業學習歷程講師陳坤平,分享接下來的重要步驟與實用技巧,幫助你順利進入理想大學!觀看此影片你將學到:✅ 一階放榜後的關鍵步驟:如何詳細閱讀簡章,掌握校系與備審資料要求。✅如何從科系網站中挖掘有價值資訊,有效提高備審競爭力。✅面試交通規劃技巧,避免因交通問題影響考試。✅學習歷程檔案製作關鍵點:如何避免流於空泛,精準展現個人學習成效。✅如何透過具體範例,深入展現你與科系的連結性與特殊性。無論你是一階成功或想兼顧分科測驗準備,這支影片將提供實戰策略與細節建議,帶領你更進一步邁向理想的大學之門!別擔心,這場講座將為你一次解答!1. 學習歷程關鍵整理技巧2. NOPQ 撰寫攻略,針對科系精準調整3. 專家顧問親授面試 書審準備心法📝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如何有效製作NOPQ與備審資料,讓教授眼睛一亮?本影片特別邀請輔大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與學習歷程專業講師陳坤平,詳解NOPQ撰寫技巧與實際案例,協助你掌握重點,高效呈現個人優勢!觀看此影片你將學到:✅NOPQ撰寫架構與目錄設計,如何有效引導教授閱讀重點。✅如何利用校系網站精準對應科系需求,展現貼合性與專業度。✅反思與簡歷撰寫技巧,讓你的學習經驗更具說服力。✅未來生涯規劃與學習計劃如何具體化,避免空泛敘述。✅如何避免常見的版面設計錯誤,提升視覺與閱讀效果。✅實務案例解析:從成功錄取者的範例中掌握致勝關鍵。無論你已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或正在規劃未來升學方向,本影片都能幫助你精準掌握教授的期待與NOPQ撰寫精髓,大幅提高你的錄取機會!🔸 講師:陳坤平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教育諮詢顧問謝邦昌輔大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學會理事長中華市場研究協會理事長中華資料採礦協會(CDMS)榮譽理事長第二場:如何同時準備個人申請和分科測驗?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825839bb-144e-48f8-8001-1e35d62a095a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e214f385-004a-4ab2-b863-7d3f51e066c0📝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你是否正在苦惱如何同時兼顧大學個人申請與分科測驗的準備?本影片特邀基隆巿立中山高中閔柏盛老師,詳解同時備考這兩項升學途徑的實戰策略,幫助你有效管理時間,精準掌握重點,提高考試與申請的成功機率。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分析自身現況,精確評估適合自己的申請策略。👀個人申請與分科測驗的差異與重疊處,如何有效整合資源。🧠如何運用AI工具和數據分析,有效提升備考效率。⏰時間管理與權重分析技巧,讓你在繁忙備考期仍能保持高效。📝實際案例分享與具體步驟解析,助你更清晰了解準備方向。不論你偏好個人申請或分科測驗,本影片都能提供你實用且有效的建議,幫助你在升學路上更加自信且從容地取得理想成果!想同時準備個申和分科?太挑戰極限了吧?!影片中的小㊙️密:關鍵的800字?3張圖?老師的最不想看的內容大公開!!!快看影片找答案📝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在個人申請備審資料撰寫與分科測驗準備之間,你是否常感到無法兼顧?本集特邀基隆市立中山高中閔柏盛老師,詳細解析如何以系統化的方式,有效平衡這兩項重要升學途徑,助你精準達成理想目標。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NOPQ備審資料撰寫重點與常見錯誤,教你如何避免空泛描述,凸顯真實的自己。🎯如何精準表達個人動機與未來規劃,清楚傳達你對科系的認識與熱情。⏰時間管理與權重分配的策略,如何在繁重的準備期高效調整自己的備考與申請節奏。🧠AI工具的有效運用,提升你的備審資料品質,同時避免AI造成的內容同質化問題。📕實際案例分享,教你如何有效回應面試問題,真正打動教授的♥️。無論你是在兩難之間猶豫,或希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升學準備效率,本影片都將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助你在升學路上更加穩健、自信地向前邁進!💡 別擔心!這場講座帶你雙管齊下,穩住申請、拼好分科!影片中的小㊙️密:關鍵的800字?3張圖?老師的最不想看的內容大公開!!!快看影片找答案如果你下不了決心:📑 成績不上不下,我該同時開兩個戰場嗎?📚 備審進度該如何控管?🎯 如何兩邊兼顧? 時間該怎麼安排?🔸 講者:基隆市立中山高中閔柏盛 老師【未來教育臺灣100】得獎者、高中數學學科中心ICT種子教師、學習歷程製作講師🎯 個申 or 分科?兩條路都要準備,這場講座你不能錯過!📢 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家長、老師,讓大家一起上榜~第三場:國文老師來教備審準備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190fec0-8010-4671-ab60-149c8e1ae622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9c5f0da-3367-4f61-a705-b7e6672371c8📝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教授一天要看幾百份備審,國文老師教你如何精煉,精準打到教授的心準備學習歷程審查資料時,你是否感到困惑、焦慮?本影片將由簡單國文的簡老師,深入分享如何準確把握教授的期待,有效展現個人特質及潛力。簡老師指出,備審資料就如同個人的人生說明書,必須清楚呈現你與所申請科系的關聯,並有效凸顯你的獨特性。他強調,不同科系應有不同的模板與表現方式,避免一稿多投,以免流於空泛。在本次影片中,你將學到:📑如何掌握教授真正想看的內容,避免無頭蒼蠅般地亂寫。📝如何運用「過去、現在、未來」三階段邏輯清晰地呈現你的學習歷程。🎯如何精準地控制字數,避免冗言贅詞,讓教授迅速掌握你的核心價值。📝為什麼直接使用維基百科和AI工具可能會適得其反。無論你正在為中文系、醫學系或其他任何系所準備資料,這段影片將提供關鍵心法,幫助你製作一份專業、精準、具競爭力的備審文件,讓教授無法忽視你的申請!這場講座,讓國文老師帶你用文字展現優勢!三年寫作功力,正是發揮的時候!🎯 想讓備審資料脫穎而出,這場一定要聽~📢 快分享給你的同學、老師、家長,大家一起上岸!📝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如何有效地撰寫就讀動機、學習計劃與個人特色?本影片將由簡單國文的簡老師詳細解析申請大學科系時備審資料的撰寫技巧。簡老師指出,就讀動機切記真實且不浮誇,應具體說明你為何對所選科系感興趣,避免空泛或誇大的描述。影片同時提供多種範例,展示如何根據科系特色,精準表達個人興趣及未來學習計劃。影片內容包含:📑如何撰寫真實、具體且吸引教授目光的就讀動機。🎯如何規劃短、中、長期的讀書及研究計劃,展現你對未來的清晰規劃。📑如何將個人經歷與科系要求緊密連結,並有效呈現反思與成長。🎯不同科系備審資料的獨特需求及常見錯誤的避免方法。📑提供具體範例,包括臺大中文系及其他相關科系的撰寫要點。無論你申請的是人文、理工或其他領域,這支影片都能助你製作出教授真正想看的備審資料,從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講師:簡丹國文 簡醇瑋台大中文系碩士畢業一對一、一對四個別指導十年以上教學經驗第四場: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五步驟科學選系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7d5b0e26-f3c3-4e3d-8f26-5f4c6b1e2a8e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1bf5872a-e482-4437-8e5c-6c6e671d0b6d選系,除了分數還有什麼?你還需要關心...↔️ 選校 v.s 選系?如何突破二元對立?📝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系,是許多學生與家長共同面對的挑戰。本影片特別邀請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暨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業顧問陳坤平老師,從產業趨勢與個人生涯發展的角度,深入解析如何科學而有效地選擇科系,協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發展方向。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選擇科系的核心思考:從未來生活型態到職涯發展的全方位考量。🔥 如何透過認識當前熱門產業,提早規劃未來的學習與就業策略。🔎跨領域發展與AI時代下的重要技能,幫助你提高未來競爭力。💼如何平衡興趣、能力與未來工作機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解決學生與家長在選系上常見的矛盾與誤解,增進家庭溝通與共識。不論你已經有明確目標,或仍在探索適合自己的科系,本影片都能給予你清晰的指引,幫助你踏上最符合自身期望與潛力的升學之路!📝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選擇科系前需要考慮哪些具體因素?如何區辨真正的興趣與假性興趣?本影片繼續由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暨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業顧問陳坤平老師,進一步提供實用且深入的選系建議,帶你從職業導向、未來發展及跨領域思維,更全面地掌握選系策略。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避免假性興趣誤導,確定自己真正適合的科系。💡了解職業導向的強弱特性,清楚掌握各類型科系的發展路徑。⛳認識跨領域學習、雙主修、輔系及轉系等多元選擇,靈活規劃學習策略。📍如何運用「區域產業人才發展計畫」等政策資源,提升自身未來競爭力。💢探討選校與選系間的取捨與調和,減少家庭溝通壓力與衝突。🎯解析各大學校系之間轉換的實務細節與成功機率,助你做出更有利的決策。無論你正準備選擇科系或是想更加清楚未來的職涯方向,本影片都將提供具體策略和實務案例,讓你自信且準確地邁向理想的未來!🔸 講者:陳坤平老師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教育諮詢顧問第五場:科系探索,手把手帶你做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9f614809-9ee0-4821-8a4f-a4725276427a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708236e-ec64-43e7-9b90-8867a37f2237製作備審資料時,要如何深度探索科系?📝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製作想要清楚知道如何精準選擇大學科系與製作出具體有效的申請文件嗎?本影片由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暨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業顧問陳坤平老師,親自帶你一步步實際操作,深入了解如何進行科系探索,助你明確目標,製作出讓教授眼睛一亮的備審資料。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從校系網站有效蒐集資訊,精準了解系所特色與課程規劃。🎯 如何具體撰寫就讀動機與學習計畫,凸顯你的個人優勢與專業興趣。✏️怎樣掌握「課程、研究室、實驗室」等核心資訊,清晰呈現你的未來學習方向。🏫如何利用學校各類資源,如開放式課程、獎學金及國際交換計畫,強化申請資料。📄實際案例分析,讓你了解成功的備審文件與面試技巧。無論你是學生、家長或老師,本影片皆能提供你實戰經驗與實用工具,協助你有效進行科系探索,順利踏上理想大學之路!備審資料時,要如何深度探索科系?📝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如何更深入且具體地進行科系探索,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大學科系?本影片繼續由知名學習歷程講師暨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業顧問陳坤平老師,帶你實際操作,精準掌握選系策略及撰寫就讀動機與學習計畫的關鍵技巧。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透過校系網站有效蒐集課程特色、教授研究方向及交換學生計畫等資訊。✨ 如何具體運用學分學程、雙主修與跨校選課等資源,豐富你的學習歷程。📄 實際案例解析,教你如何清晰展現個人興趣與未來學習目標,避免流於空泛。💡如何有效整合個人興趣、能力與市場需求,找出最適合的發展方向。⚠️避免假性興趣與流行趨勢影響,做出更穩定、更符合自身特質的選擇。不論你正準備升大學,或希望在備審資料與面試表現更突出,本影片都將提供實戰策略與明確指引,助你成功邁向理想科系!🔸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第六場:學習歷程衝刺準備大哉問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35341489-7730-4a66-9da0-314324090cb7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e8fa448b-646f-440f-acbd-433bb71445cb📝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高中學習歷程反思應該如何有效撰寫,才能真正讓教授印象深刻?本影片特邀台北儒林林孝儒主任,針對學習歷程準備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提供具體且實用的解答,幫助同學快速掌握要點,提升升學競爭力!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區分多元表現與學習歷程反思,避免重複敘述,精準呈現個人學習特色。💡學習成果不理想時,如何利用反思技巧凸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積極態度。🆙特殊班級與特色課程的學習經驗如何有效呈現,強化申請資料的深度。📝團隊活動與班級活動的反思撰寫技巧,讓個人角色清晰且有價值。❓ 如何運用高中經歷展現同理心與利他精神,豐富備審資料的多樣性。無論你正在為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發愁,或希望更精準掌握教授的期待,本影片都將給予你明確的方向與實務操作技巧,助你在最後衝刺階段取得亮眼成果!📝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面對高中學習歷程反思與備審資料撰寫時,你是否常感到困惑與壓力?本影片特邀台北儒林林孝儒主任,透過實務經驗與案例分享,幫助你精準掌握撰寫策略與技巧,迅速提升申請競爭力!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避免多元表現與學習歷程反思內容重疊,找到獨特的反思寫作角度。😧面對學業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如何透過有效的反思技巧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積極態度。📝具體範例與建議,教你如何精準呈現課堂內學習經驗與特殊課程的價值。💡團隊與班級活動反思如何有效凸顯個人角色與貢獻。🙆♂️就讀動機與未來學習計畫的撰寫關鍵,如何清晰表達你的短中長期規劃與生涯目標。不論你已經有初步的備審方向,或是正在積極尋求突破,本影片提供的方法與建議,將助你在升學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踏上理想大學之路!時間不多,學檔還沒整理好?快來掌握關鍵!💡 這場講座,讓你高效產出學習歷程,避免遺憾錯過!🔸 講者:台北儒林 學測甄選顧問中心主任 林孝儒第七場:如何重製三年學習歷程?高效整理,提升競爭力!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b468f19c-bd9d-48a4-95d6-91f427dff9c3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92569a98-2360-4c10-b78e-f1632b0b862a📝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面對三年學習歷程檔案重製,你是否感到無從下手?本影片特邀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陳坤平老師,詳解如何系統化地整理、重製學習歷程檔案,協助你有效展示高中階段的學習成果與個人特色。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學習歷程檔案重製的具體步驟與方法,有效整合高中三年的學習成果。💡如何凸顯與申請科系的關聯性,避免內容空泛,增加競爭優勢。📌了解教授真正關注的重點,提升檔案的說服力。📝檔案設計與版面安排技巧,避免常見錯誤,讓你的資料更具專業度。👆實際案例與問題解析,教你如何應對常見困難與問題。無論你已經完成部分檔案或是還未開始整理,本影片的實務建議與策略都能幫助你高效且精準地完成學習歷程檔案,順利踏上理想的大學之路!📝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學習歷程檔案不僅是資料的堆疊,更是一份能說服教授的精彩作品。延續上集,本影片由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陳坤平老師深入解析如何實際操作學檔重製,從內容結構到排版美編,全方位提升學檔品質!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如何針對營隊、課堂活動或報告,重新整理內容、加強反思,讓學習意義更具深度。✨不同科系導向該如何調整同一份學檔,兼顧精準性與實用性。👨💻技高與普高學生如何因應自身背景,發揮技術或學術優勢打造有力學檔。🎨圖文排版的重點技巧與視覺設計原則,避免觀者迷路,強化閱讀順暢度。✏️字型、格式與頁面結構的關鍵細節,提升學檔整體專業感。📰真實案例分享,從實作中學習如何用有限素材發揮最大價值。不論你是正準備重製學檔的高三生,或還在摸索方向的高一高二同學,本集將為你揭開備審資料製作的實戰祕訣,助你打造教授無法忽視的學習歷程檔案!讓你的努力得到回饋~分享給朋友,一起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學習歷程!🔸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第八場:二階面試重點議題思考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b13fc7d5-ca7b-4755-b716-b4e251c0b047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7930fc15-2380-471a-ace7-f73e519795e1📝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進入大學甄選的第二階段,面試成為關鍵勝負的分水嶺!本集特邀儒林學測甄選顧問中心主任——林孝儒老師,擁有十多年升學輔導經驗,帶你深度掌握面試流程、細節與致勝關鍵,讓你在教授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二階面試的本質與目的,理解各校系為何舉辦面試及其評估重點。👨💻如何透過「坐姿、手勢、眼神」等細節展現誠懇與專業形象。📝實用的自我介紹架構與技巧,掌握三點分述原則引導教授提問。👆如何具體化個人經歷與成就,強化說服力並避免空泛陳述。🙋♂️聲音、語氣與語速的調整技巧,防止教授在面試中「睡著」!🆖面試時常見行為與禁忌大解析:從稱呼、進場、坐姿到離場禮儀全面掌握。不論你即將面對的是台大、陽明交大、成大,還是其他校系的面試,本影片都能協助你從外在儀態到內容表達都準備得更加完備,為你的二階面試加分、助你成功錄取夢想校系!📝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面試該如何準備才能應對多變提問,精準展現關鍵能力?本集續由儒林學測甄選顧問中心主任林孝儒老師,深入解析面試中常見題型與作答策略,讓你從容應對各類狀況,脫穎而出!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面試前如何從備審資料與自我介紹預測潛在問題,避免自爆盲點。- 教授如何從你資料中提問?真實案例分析讓你提早布局。- 特殊經歷、家庭背景與成績變化等敏感題如何正向表述。- 英文面試類型完整整理:自我介紹、朗讀與時事題的準備方式。- 如何善用學習成果補足成績弱點,展現學習潛力。- 「兩難題」應答策略:誠實與策略兼備的說法如何準備?- 情境題、圖表題、社會議題題型的解題邏輯與實作技巧。- 跑關面試(MMI)與PBL團體面試常見誤區與致勝心法。面試前的關鍵提醒:時段搶選、交通住宿、服裝儀容一把罩。不論你面對的是醫學系、商管系或設計類科系,這支影片將提供你全方位的模擬思維與實戰建議,幫助你掌握每一場面試的節奏與重點,真正做到臨場不慌、表現出色!💡 這場講座,帶你掌握面試關鍵,提升你的錄取機會!🔸 講者:台北儒林 學測甄選顧問中心主任 林孝儒第九場:🍽️ 做一份「好吃」的學習歷程!讓教授一眼記住你的亮點!精華影音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60badb6d-3769-4de3-a903-bc8868c0f6ea精華影音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c29bed77-b099-4603-8721-335cec1c908e📝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學習歷程檔案該怎麼做,才能成為教授眼中的「好料理」?本集特邀鳳新高中美術教師暨美術教科書主編鄭伊璟老師,以藝術家、料理人與圖像設計師的多重視角,帶你從零到有、從基礎到升級,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學習歷程!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如何以「美感與邏輯兼具」的方式,整合學習成果與反思,讓作品具有高度辨識度與深度。- 學習歷程的「升級套餐」製作技巧:從課程三件、十件多元到NOPQ,一步步打造個人專屬的學習菜單。- 以「壽司理論」、「雞腿便當法則」等比喻,掌握亮點排序與內容層次分明的排版設計。- 如何運用AI與校系分則、準備指引等資源,規劃繳件時間與學檔內容,快速檢查缺漏並補齊資料。- 專業美編心法公開:板心設計、色彩應用、圖片編排,提升閱讀舒適度與資料專業感。從封面到目錄、從章節安排到排版美感,本影片將讓你理解學習歷程不只是學術文件,更是一份專業又動人的個人敘事。無論你是高三衝刺、還是高一高二開始布局,這堂課都將是你寫出「好吃」學檔的最佳起點!📝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學習歷程怎麼寫,才能從資料堆疊中「煮」出一份有料又吸睛的佳作?本集繼續由鳳新高中美術教師暨美術教科書主編鄭伊璟老師領銜,深入講解學檔重組與NOPQ製作技巧,帶你從架構思維、美感設計到AI應用,完整升級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學檔重組的兩大邏輯:「時間軸」與「跨域整合」如何呈現你的成長與思辨能力。- 如何透過量化數據、具體行動與反差描寫,讓教授讀出你的特色與價值。- 串燒法與立體標籤分類:從10件多元表現萃取出NOPQ的亮點主題。- 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與生涯規劃(OPQ)的撰寫範例與結構建議,展現以終為始的清晰願景。- 如何運用AI與Canva、Napkin等工具設計版面,強化視覺與邏輯說服力。- 模板範例與常見NG寫法剖析,幫助你避開教授最不想看到的內容錯誤。從重組內容到圖文編排,從素顏稿到美編稿,這堂課不只是教你怎麼做,更是教你如何讓教授「吃得出」你的真實、用心與潛力。學會這套重組邏輯,你就能打造一份從頭到尾都令人回味的學習歷程檔案!🔸 講者:鳳新高中 鄭伊璟老師高中美術教科書主編推動美感教育課程及美感訪視委員將美感與邏輯思維融入學習歷程檔案,至今受邀200場以上📢 內容+設計=高分學習歷程!快分享給同學、老師,一起打造最吸引人的備審資料!第十場:善用AI工具製作備審資料!唯一免費場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1179c1b-7421-4b68-b30b-12b1449c76e4📝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今天 #1111落點分析 講座, #陳坤平老師 手把手教大家用 #ChatGPT4o 製作備審資料和優化學習歷程檔案!🚀📌重點筆記反思心得要夠深入:不只寫感想,更要結合「硬實力」知識技術和「軟實力」成長體悟。反思必須是獨立文字,教授沒看報告內文也能懂!展現個人特色:善用AI分析圖表數據📊、提煉個人能力與特質。連結目標科系:讓AI針對申請科系所需能力,客製化內容,凸顯你的潛力與科系的連結性🎯。模仿你的文筆:怕AI寫得不像你?沒問題!提供夠長的個人文章範本,AI就能模仿你的風格,寫出獨一無二的備審!💡AI是你的超強備審小幫手!老師提供的獨家Prompt心法,讓你從反思架構、內容特色、個人能力到圖表呈現都能脫穎而出!📝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核心工具: Google NotebookLM資料整合: - 上傳你的學習歷程檔案、ColleGo 能力指標、目標科系的課程地圖/課綱至 NotebookLM。AI分析與挖掘: - 利用 NotebookLM 分析你的學習歷程,找出展現的關鍵能力,並對應 ColleGo 指標。 - 找出個人 3-5 項核心能力及學科強項。 - 將你的經歷、能力與目標科系的要求和課程做連結。 - 學習規劃: 協助規劃大學短、中、長期學習計畫(修課、活動、實習等)。使用AI注意事項: - AI 僅為輔助: 內容需基於你的真實經驗與反思,AI 僅用於潤稿、建議等。 - 個人化: AI 生成內容務必修改,加入個人特色。 - 誠實揭露: 需依規定揭露 AI 使用情況。 - 基本功: 高三學業成績、與人溝通(如家長)仍非常重要。總結: NotebookLM 能高效整理分析備審資料,助你挖掘亮點、連結科系並規劃未來,但個人真實內容與誠實態度才是關鍵。🔸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第十一場:NOPQ 全攻略:從製作到上傳,一次搞懂!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fd477629-fc9e-4fdd-b37d-363bb5bc23c5📝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勾選 vs. PDF 上傳格式:提出學生常問的問題:用勾選的還是自己做成PDF上傳,哪個分數較佔優勢?台灣有兩派看法: 1. 勾選派 (呈現進步幅度):代表人物為台中一中陳光鴻老師。認為勾選有教師認證,真實性高,且能呈現學習歷程的「進步幅度」。 2. PDF派 (呈現最好一面):代表人物為黃士鈞老師。認為教授不認識學生,只想看到學生「現在」最好的一面,高一的東西不重要。講師觀點:官方(引用輔大謝邦昌教授說法)表示兩者評分沒差別。因此,選擇哪種方式取決於學生想呈現的策略(呈現進步過程 vs. 呈現最終完美樣貌),兩者皆可。建議:若過去有好的作品就用勾選;若過去作品不佳或想重新整理,就做PDF。不用過度擔心評分差異。備審資料架構與製作順序 (5:17-5:57)基本架構:封面、目錄、簡歷、反思、計畫、附件。建議製作順序: - 反思 (O - 高中學習歷程反思)最難 - 計畫 (P - 就讀動機 / Q - 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Open book,不難 - 簡歷 (個人特質與能力展現)相對花時間 - 附件 (N -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證照獎狀等)連結O - 封面簡單做就好 - 目錄最後做,善用超連結 - 核心:NOPQ (多元表現、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學習計畫) 比的是統整力。📝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1. 從科系探索開始: 仔細研究目標校系的官方網站,了解教學宗旨、核心能力、未來出路等。2. 展現個人亮點:- 具體呈現經歷: 使用「時間 + 行動 + 成果」的模式描述個人經歷與能力,例如:高一通過數檢AMC10級、高中時期曾與韓國團隊共創成果報告、高中時期上台發表超過30次等。- 善用標題: 不論是目錄或申請動機的標題,都應設計成像「結論」或有「對話感」,讓教授不需細看內文就能快速抓住重點、激發興趣。3. 對準校系需求:- 務必詳閱該校系的「參採項目」與「備審資料準備指引」,了解科系看重的四大關鍵:專業能力、持續學習、視野廣闊、人文關懷。- 將自己的經歷、特質與科系所期待的連結起來。4. 反思與規劃 (O、P、Q):- 學習歷程反思(O)需包含具體樣貌、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思路、學習點、實務理論連結、成長點、未來規劃(科系如何幫助你)等面向。- 就讀動機(P)與未來學習計畫(Q)需緊密連結,展現你如何運用科系資源達成目標。5. 排版與視覺:- 易讀性 美觀: 字型排版關鍵在於「清楚明瞭」,而非花俏。建議使用易讀字體(如黑體、明體),適當調整行距(如1.6倍),段落間留空行。- 圖文整合:圖表不算圖,但多張圖拼成一張就算一張圖,善用圖表輔助說明,但圖片太小看不清楚不如刪除。總結來說,製作高分學習歷程的關鍵在於深度了解目標校系、具體且有條理地呈現個人經歷與反思,並將自身特質與科系期待緊密結合,最後確保整體檔案清晰易讀。🔸 講師:1111 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第十二場:靈活面試術!逃離英文面試的「猶豫遊戲」,讓你不再卡詞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0cded733-3321-416a-af38-7e3900e3a73a📝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哈囉,我是小編!為大家帶來昨天講座的回顧~連柏堅老師的「靈活面試術」教學。老師一開始先讓大家思考自己屬於哪種面試風格(內向、外放 E 人、順其自然、緊張型、狂抖型),並點出了解自己的重要性。他建議大家準備面試前,先透過類似心智圖的方式探索自己 (Who am I?),包含:- 熱情與興趣 (Passion Interest)- 個性 (Personality)- 優勢 (Strengths)- 想改善的地方 (Things I want to improve)- 討厭的事物 (Things I hate)- 2-3 年計畫 (My plan in 2-3 years)- 夢想工作 (My dream job)- 正面影響我的人 (People who positively influence me)老師也拆解了常見面試題 Top 3,例如:1️⃣自我介紹:這是常見卡關點,容易變流水帳或太簡短。建議結構包含:目前身份、學習/工作背景重點、一個亮點經驗、自我特質+申請動機。2️⃣優劣勢:常見卡關點是怕誇張、怕講缺點、不會轉換句型。技巧是強項挑選「對方需要」為主,弱項則用「曾經努力中」的方式包裝,並說明目前如何加強。3️⃣為何想加入?:常見卡關是答案太空洞(例如:因為很有名)、沒有連結自己的目標。技巧是利用公式:(校系/公司特色) + (個人需求) + (未來願景)。老師提供了實用的英文句型模板,幫助大家練習如何有條理、有自信地回答,並強調面試時間有限(約 10-15 分鐘),回答要精準聚焦,將自身特質、優勢與申請的校系目標做緊密連結。最重要的是,透過事先準備和了解自己,克服恐懼、建立自信!📝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英文面試遇到聽不懂怎麼辦?臨場緊張怎麼撐下去?本集續由菁英語言中心資深講師連柏堅老師帶你實戰練習,破解英文面試的臨場障礙,並結合AI練習技巧與心理建設,幫助你用流暢自然的方式,展現真誠又自信的自我。主題:英文面試線上實戰練習與技巧講者Oscar Lien(連柏堅)老師,在1111人力銀行舉辦的線上講座中,帶領學員進行英文面試的實戰演練。核心內容:1. 情境模擬練習:- 透過播放預錄音檔模擬面試官提問,讓學員練習聽懂問題並選擇最適切的回答。- 練習題目涵蓋:是否考慮出國留學、大學打工與學業平衡、個人背景介紹等常見面試問題。- 重點提醒: 回答不一定要長篇大論,簡潔扼要、切中要點即可;「It depends on the case」(視情況而定)是實用的應對句型;背景介紹應聚焦學經歷,避免無關的家庭細節。2. 應對緊張與聽不懂的技巧:- 請求重複/澄清: 提供多種禮貌用語,如 "I'm sorry, could you repeat the question, please?" 或 "Could you rephrase that?",避免僅使用 "Pardon?"。- 爭取思考時間(緩衝句): 建議使用如 "That's a great question. Let me think about it for a moment." 或 "Let me take a moment to gather my thoughts." 來換取思考時間,但切勿過度使用(建議一至兩次)。3. 面試成功關鍵:- 紮實基本功最重要: 強調事前充分準備,釐清自身特質、動機(Why/How/What)至關重要。- 四大原則: Be confident (保持自信)、Be specific (內容聚焦)、Be clear (清晰表達)、Be genuine (真誠)。- 心態調整: 不必過度在意面試官的表情,專注展現真誠與準備。其他:講座後續提供QA時間,並分享講師的IG帳號供學員參考。推薦使用1111落點分析的「升大學小精靈」AI工具輔助。這場講座透過實例演練和具體句型教學,幫助學員掌握英文面試的應對技巧與心法,強調事前準備和臨場自信的重要性。🔸 講者:菁英語言中心 連柏堅 老師📢 不再結巴、不再猶豫!快分享給同學,一起流暢應對英文面試!第十三場:多元綜整心得怎麼出色?用故事展現你的高中亮點!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6e835c9b-fbfa-4d92-bccc-bdaf6d3225ea「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該怎麼寫,才能讓教授眼前一亮?🧩 整合多元表現,讓整體更有條理和脈絡!📖 說一個你的好故事,讓教授更有共鳴✨ 如何善用800字+3張圖,有效凸顯個人記憶點?💡 這場講座,帶你掌握撰寫關鍵,讓心得更有深度!🔸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讓心得不只是紀錄,而是你的最佳敘事!快分享給同學,一起打造出色的綜整心得!第十四場:面試全攻略!從備戰到臨場發揮,一次搞定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6c20b87a-ded8-49b7-81fc-93d90ac6bf38個人申請最後一關!面試該如何準備?💬 三大類考題解析,讓你回答更精準、不用賭運氣!🗣️ 表達訓練技巧,打造個人模擬面試👔 服裝 交通安排,細節到位,臨場不慌!💡 這場講座,帶你掌握面試關鍵,從準備到實戰~🔸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 機會只有一次,準備好脫穎而出了嗎?快分享給同學,一起攻破面試關卡第十五場:用生命改變生命: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遊憩與運動學群備審這樣寫直播回放連結:https://youtube.com/shorts/KMgnVZE04EI?si=DTxxeuVHcODswzpQ你還在為備審資料寫不出亮點感到煩惱嗎?這場講座帶你從「動機」到「展現力」全攻略!📌 三大必備能力一次補齊:💬 考題解法|類型解析、破題技巧,讓你有話可說不賭運氣🗣️ 表達訓練|打造專屬模擬面試回答,不再怕講話卡住👔 服裝交通|每個細節都準備好,臨場發揮超穩定💡 這場講座,帶你掌握面試關鍵,從準備到實戰~🔸 講者:知名科系探索品牌 啟夢 團隊講師 洪嘉佑📢 機會只有一次,準備好脫穎而出了嗎?快分享給同學,一起攻破面試關卡第十六場:走進科學應用世界:電資+工程+數理化+地球與環境學群備審這樣寫!直播回放連結: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9728a27-2c57-46e3-8b67-d40a3776e21f小編知道大家一定敲碗等筆記很久了,這邊火速幫大家整理出柏盛老師分享的幾大重點,不管是哪個學群,這些心法都超實用,趕快筆記下來!✍️1.🎯 備審資料 ≠ 流水帳!教授真正想看到的是「你」:從「自己」出發,找出獨特故事 (超重要❗️)你的「啟蒙」是什麼?當初怎麼對這個領域產生興趣的?(例如:數學的啟蒙?對機械的興趣?)找出你學習的有效方法和從中發現的樂趣。分享你最喜歡的理論/定理/概念,為什麼它吸引你?(例如:最愛的數學定理?為什麼這個物理定律讓你著迷?)別只停留在課本!你有額外探索哪些課外知識、書籍、影片嗎?(老師偷偷推坑《關鍵少數》、《美麗境界》、《熱氣球飛行家》喔!)2.核心: 展現你對該學科的 #熱忱 和 #深度思考。具體!具體!再具體!避免空泛陳述:拿出證據: 你有什麼相關的「作品」或成就?(例如:科展作品、小論文、程式專案、模型製作、田野調查報告)3.描述過程與反思: 不只說「做了什麼」,更要說明「怎麼做」、「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學到了什麼」、「跟申請科系的關聯」。數據化呈現 (理工科尤其): 若有數據佐證你的成果或分析能力,會更有說服力。真實誠懇最自然: 語言不用華麗,但要真誠、具體,避免一看就是模板或 AI 生成的套話。(誠實說你有參考 AI 沒關係,但一定要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展現思考與反思能力 (教授超愛看這個!):你從經驗中學到什麼?你的觀點是什麼?你如何分析與解決問題?這能展現你的學習潛力、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連結跨領域或多元經驗:別小看社團、志工、服務學習經驗!試著將這些經驗跟你申請的科系「連結」起來,說明這些經驗如何培養你的特質或能力 (例如:領導力、溝通力、團隊合作、同理心)。5.未來規劃要具體可行:短期目標 (大學前/大一二) vs. 中長期目標 (大三四/研究所/就業)。說明你想學什麼、想做什麼,以及 #為何這個科系能幫助你達成目標。(這超重要!展現你做過功課!)結合社會需求與自我價值,讓教授知道你不是只為自己唸書。6.🛠️ 老師也分享/示範了好用工具:台大數學系 學習歷程自述撰寫提示: 不只數學系,裡面的提問架構幾乎適用所有科系!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必看!NotebookLM (AI 筆記工具): 可以幫你快速整理、分析、摘要大量資料 (PDF, txt, 網頁),甚至能根據資料內容回答你的問題、發想點子!(但記得!AI 是輔助,最終內容還是要靠自己消化和潤飾喔!)7.📉 教授看備審最在意的 Top 5 (普遍來說):學習態度 (高達 60.7%!)生活探索歷程跨學科間的表現與變化個人特質興趣與志向(學習成果和自我期許反而沒那麼前面喔!)🤯 總結:備審資料的重點是 #展現你的獨特性 和 #你與科系的適配度。從自身經驗出發,具體、誠懇地呈現你的學習歷程、反思和動機,並清楚規劃未來藍圖,就能讓教授感受到你的潛力與熱情!💪希望這份筆記對大家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別害羞,趕快加入我們的 #書審面試社群 發問,裡面有很多學長姐和專家可以幫忙解答喔!第十七場:塑造社會的力量:社會與心理+教育+文史哲+外語學群備審面試這樣準備!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c904648b-7f5c-4fb5-b969-70ecf27da25e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5936a950-6cf6-4ed0-85cb-b7c69fd74740📝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 備審資料怎麼寫?社會心理學群特質大解密!楊老師以「社會心理學群」為例,分享了教授們在審查資料時特別看重的特質:* 對社會有一定的關懷與熱忱 ❤️* 擁有關心他人,看見、想像弱勢處境的能力 👀* 具有良好分析、邏輯思辨能力 🧠* 擁有善於觀察、對人敏感的特質 🧐* 對人的想法、行為、社會趨勢有興趣 🌍* 能在一些常見的事物上發現新觀點或以不同的思維方式思考 ✨所以啦,同學們在準備這些學群的備審時,記得要把自己的經歷和這些特質巧妙地連結起來,用具體的故事來證明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未來趨勢:AI時代,「新鐵飯碗」職業有哪些?楊老師還特別分享了一段TVBS的新聞報導,提到了在AI科技浪潮下,有七大類職業被視為「新鐵飯碗」,比較不容易被取代:1. 醫療護理專業人員 (醫師、護理師)2. 技術工程人員 (各項技師)3. 教育工作人員 (專業講師、教師) 🎓4. 心理健康專業人員 (諮商師、心理師) ❤️🩹5. 公共安全角色 (警察、消防、資安)6. 創意工作者 (設計、行銷專員)7. 綠能產業職位 (綠能、環境工程師)📚 學習歷程怎麼寫?說出你的故事與成長!楊老師也分享了許多她撰寫的高中職生涯規劃、學習歷程相關書籍的封面和內頁,強調學習歷程反思的重要性。她也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呈現你的學習歷程和動機:* 一般學科: 結合學科知識,展現學習成果。* 加深加廣: 進行議題探究、語文表達、族群文化理解等。* 自主學習方向: 心理學、社會人類、哲學宗教、治療諮商等都是很好的切入點。* 就讀動機: 可以從熱愛關心的議題(如憂鬱症)出發,結合個人經驗(如誤打誤撞的陪伴經驗)來說明。* 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具體列出近程(入學前)、中程(大學四年)和遠程(畢業後)的目標和規劃。📝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這集楊老師分享了許多備審資料的加分做法,在工具多樣化及資訊大爆炸的現代,如果你能想到別人沒想到的方法,做出獨一無二的學習歷程或備審資料,便能從一眾考生中脫穎而出。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1. QR Code 與超連結:若在資料中放 QR Code(例如連到Vlog),建議一旁也加上超連結文字,因為教授多用電腦審查,點擊連結比掃描 QR Code 更方便。2. 文字精簡,標題點睛:各項目的文字敘述(尤其就讀動機、個人簡介)不用多(約6行內),但標題務必精修,讓教授能快速抓住重點。3. 善用圖示與視覺化:適時運用圖示 (icon) 或圖表(如流程圖呈現學習反思)來輔助說明,讓版面更活潑、易讀,幫助教授快速理解你的多元能力與成長。4. 證明文件不只貼上:獎狀或證明文件除了掃描貼上,更要用簡短文字清楚說明其意義與你在其中的成就,再次強調你的優勢。5. 「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可以用「過去的你」(課程成果、多元表現)、「現在的你」(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多元綜整心得)到「未來的你」(就讀動機、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的架構來串聯你的故事。6. 外語學群的重點:外語學習不只是翻譯或語言流利,更重要的是語言的應用、溝通能力及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熱情(如影片中翻譯軟體鬧的笑話,凸顯了人際溝通中文化脈絡的重要性)。7. 展現獨特性與熱情:無論是哪個學群,都要思考如何將個人特質、經歷與該學系的特點連結,展現你為何非讀此系不可的熱情與獨特之處。8. 內容品質與排版並重:最終目標是讓教授在短時間內看到你的亮點,因此除了充實的內容品質,也要兼顧清晰美觀的排版。本集將從封面設計、學習歷程摘要到內容整合的角度,教你如何以獨特方法準備吸睛的備審資料,讓你用和深植在教授的心中!🔸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第十八場:財法政經本一家 備審這樣寫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5ba38f3f-4631-4942-beb5-927342ff1991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5b47fa04-6771-4db2-8c8d-16560c8eba88📝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面對財經、法律、政治與管理等跨領域學群,備審資料該怎麼寫才貼近教授期待?本集邀請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陳坤平老師,深入拆解這四大學群的重點能力、書寫技巧與內容安排,幫助你寫出邏輯清晰、內容聚焦的強大備審資料!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財法政經管學群的核心關鍵字與能力對應:從公平正義、邏輯表達、數據素養到國際視野。* 如何整併多份資料、統一格式與視覺呈現,打造「好讀比好看更重要」的備審作品。* 常見備審問題解析:頁數多少最適合?交叉排版會不會看不懂?字體與行距該怎麼設定?* 文字撰寫技巧:如何避免空泛堆砌,學會用故事與能力結合呈現亮點。* NOPQ撰寫重點:就讀動機與未來學習計畫該如何展現「專業思維」與「政策想像」?* 每個學類的切入建議:從法律案例、公共事件、社會觀察到數據分析,建立自己的獨特視角。從格式設計、內容邏輯到跨域整合,本集將帶你用最務實的方法準備最具深度的備審資料,幫助你用真誠與實力征服教授的第一印象!📝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財經、法律、政治、管理,這些看似不同的學群,其實背後有著高度共通的邏輯與能力需求!本集續由1111人力銀行學生職涯顧問陳坤平老師主講,針對這些學群的細部分流與備審實作策略,進一步教你如何寫出最貼近教授期待、最具邏輯深度的備審資料!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行銷、觀光、餐旅、運輸管理等延伸科系的備審重點與寫作素材整理技巧。* 如何從營隊、社團、企劃、活動執行等經驗中,整理出亮點並建立能力對應。* 行銷系最看重什麼?原來不是本科背景,而是創意與數據洞察力!* 如何呈現自己具備溝通力、企劃力、品牌經營或社群操作的能力證明。* 管理與財經學群備審必備三要素:數據敏感度、邏輯推理力、誠信精準度。* 精算、會計、財稅等學系的職業導向特性該如何轉化為具體的讀書計畫與學習規劃?* 國企、公共行政等科系對英文與第二外語的要求,以及如何運用交換與輔系做出區隔。* 如何撰寫不分系或跨域學群的就讀動機與未來規劃,避免「還沒想好」的負面印象。* 證照、實習、雙主修、交換學生、研究所提前規劃等加分項目完整盤點!本集內容深入淺出,幫助你從學群理解、能力對應、內容拆解到實作呈現,全面打造一份教授一看就想錄取的高質感備審資料!🔸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顧問 陳坤平老師第十九場:讓創意化為現實:建築與設計+藝術+大眾傳播學群備審這樣寫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f7bdf3b6-dacb-4d51-a9ea-2e6315400428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af074601-ebf0-42e0-ace1-3239bc7675a4📝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備審資料怎麼寫才能真正展現創意?本集邀請鳳新高中鄭伊璟老師,深入解析建築與設計、藝術與大眾傳播三大學群備審重點,以具體案例與視覺範例,帶你從零架構出獨具風格的個人檔案!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建築設計、藝術創作與大眾傳播學群的核心差異與邏輯分類。* 如何從一門課「難民的平安夜」延伸創作連結,展現對學群的真實理解。* 作品集與NOPQ應如何分工:創作過程、AI工具使用、設計理念的完整呈現。* 日常故事如何轉化為策展力與空間感知的展現,讓平凡經驗閃閃發光。* 用學習成果建立與校系需求的橋樑,提升內容與結構的說服力。* 封面設計、圖片使用、AI生成素材的標註原則與倫理提醒。不論你目標是設計系、藝術類還是傳播科系,本影片將帶你從學群理解、經驗轉化到視覺設計,一步步將創意構想具體化為教授眼中的高質感學檔內容!📝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創意該如何具體化?作品集怎麼設計才夠有說服力?本集續由鳳新高中鄭伊璟老師帶領,深入解析學習歷程中的O、P製作邏輯,從AI輔助、結構規劃到圖像編排,全面示範如何打造一份專業有感的學檔與作品集。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1. 如何從校系的人才特質出發,反向建構自己的備審資料內容與故事線。2. O、P資料如何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中挖掘亮點,融合AI生成文字與真實經歷,呈現具體又動人的反思與動機。3. 就讀動機三段式寫法:從個人關鍵經歷出發,結合課程內容與未來期待。4. 圖像設計的心法與結構:從封面、目錄、章節頁到內文,每一段都要講故事。5. 如何分類與策展作品集:從時間、媒材到主題邏輯,打造屬於你的視覺說服力。6. 每件作品該如何標示:標題、媒材、尺寸、年代與創作理念缺一不可。7. 如何用系列創作與作品調整補足作品不足,展現你的學習成長與思辨能力。8. 學長姐範例、issuu資源與專業設計書籍解析,強化設計思維與排版靈感。9. 設計相關學群的作品集與備審資料不是比誰畫得多,而是看誰說得清、說得有邏輯又有美感。這堂課不只教你做作品,更幫你建立設計脈絡、表達力與創造力,讓教授一看就記住你!🔸 講者:鳳新高中 鄭伊璟老師第二十場:統測生看過來!考後行動要點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a8013e6c-32d7-43fe-94e0-1961d85b6e4c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0ef37d31-180c-4cf2-87d2-5463c958f9ed📝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統測剛結束,真正的升學戰才正要開始!本集邀請知名升學Youtuber、JO老師(老師JOJO高職生)擔任主講,帶你從「放榜前」的焦慮舒緩,到「放榜後」的關鍵行動,一步步掌握申請與志願選填策略,開啟通往理想校系的大門。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統測考後三大陷阱提醒:別急躁、別跟風、別鬆懈,穩住情緒再出發。* 四大升學管道全解析:甄選入學、登記分發、獨立招生、技優甄審,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道路?* 關鍵時間表整理:5月中成績公布、6月甄選高峰、7月登分放榜,行事曆怎麼規劃最有效?* 什麼是甄選「第一階段六志願」?為什麼成績公布隔天就要填好?* 自我評估與目標設定的方法,協助你選定理想校系,避免盲目填志願。* 統測成績怎麼看?落點分析何時跑最準?常見迷思一次破解。如果你正處於「考完放空」、「焦慮未來」、「不知道怎麼選」的階段,這支影片會是你最強的升學導航!讓JO老師陪你從容迎戰後統測時期的每一步!📝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統測結束後的真正挑戰才剛開始!本集繼續由知名升學 Youtuber JO老師(老師JOJO高職生)主講,深入解析甄選入學與登記分發的實務重點,解答學生最常見的升學疑問,帶你穩健走好每一步,直達夢想校系!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如何正確閱讀簡章,辨別校系招生名額增減與變動趨勢。* 第二階段甄選流程全解析:備審資料上傳練習系統操作教學與時程提醒。* 備審資料(D1、D2)該怎麼寫、怎麼上傳?自行製作 vs 勾選中央資料庫差異說明。* 審查指引查詢平台的使用技巧,避免備審內容未對應教授提問而被扣分。* 面對家人對志願填寫的干涉,如何用數據與邏輯爭取支持。* 科大與大學的差異、轉學考的真實難度與可能性解析。* 不同升學群類的備審重點與實作題型示範(如建築、設計、電機等科系)。* 用AI輔助備審撰寫的優劣與教授觀點,如何避免「AI感」過重被識破。* 各類常見提問快速解答:Canva會扣分嗎?資料太少怎麼辦?D1/D2如何準備?從系統操作、時間管理到內容設計,本集將協助你徹底掌握甄選與登分關鍵任務。JO老師以實戰經驗與升學趨勢為導,讓你在資訊爆炸中理出清晰脈絡,順利邁向理想升學未來!🔸 講者:北科附工 陳軒鏞老師第二十一場:四技二專落點分析與志願選填進化版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8d66cf0d-c920-4a59-b5ad-6967b0cdbe62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25e2e789-a4b8-452c-a05e-10a4674a3d11📝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釐清選填的「初衷」* 為什麼要做落點分析?* 如何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校系* 節省查找時間與錯填機會* 使用 1111 落點分析系統攻略* 搭配 AI 工具(如 ChatGPT)分析優勢與策略* 查歷年最低錄取分數,避免高分低就* 詳讀簡章:採計科目、加權方式、甄試撞期* 「選校不選系」還是「選系不選校」?依個人狀況而定!👉 落點分析是第一步,選志願更要結合:興趣 × 能力 × 出路,才能做出不後悔的選擇!📝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可用 ChatGPT 協助比對分數、校系與學習歷程,提升策略思考效率* 上甄選入學系統查歷年錄取分數* 思考志願的填法及方向* 書審建議客製化內容(報考動機、學習計畫、生涯發展)* 面試/實作注意事項:避免撞期、熟讀簡章、掌握評分重點* 備審資料現在就要做,放榜後只剩約4天,競爭對手無法預測,準備越早越穩* 所有分析工具都只是輔助,「做決定的是你自己」* 登記分發至少高出歷年錄取30–50分較穩* 熱門群類(如電機)分數逐年上升,不可掉以輕心* 備審上傳建議做成單一PDF並附目錄,提升閱讀體驗📢 選志願不是比分數,而是比策略與決心。 結合 AI 工具+個人探索,才是真正找出「適合你的大學選擇」。🔸 講者:新營高工 黃鈺如 老師第二十二場:如何準備學習歷程B C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5e683a21-9428-4e09-aaaa-3e74e296246a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fb3ce79a-730e-44b0-8576-645187528778📝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高職生為何更要重視備審資料?* 統測佔比較低,備審與面試反而是逆轉勝關鍵!* 備審資料 B、C、D 分類說明(本集聚焦 B、C)* 教授到底想看什麼?(黃金觀念時刻)* 如何讓教授一眼記住你?6個高分技巧* 學習歷程製作常見錯誤 實用提醒* AI輔助使用提醒* 學習歷程力求誠信切勿撰寫不實內容使用技專校院招生資訊查詢系統:進入簡章查詢各校系採計項目、能力要求,對症下藥準備資料!📝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如何在時間有限下有效「重整B、C項目」?* 教授最想看的重點資料該如何提煉成懶人包?* 專題報告要寫什麼、怎麼寫?圖表與排版有哪些巧思?* 舊資料不理想怎麼辦?你有兩個選擇!* 四大重點:「懶人包」該怎麼呈現?* 讓教授印象深刻的 3 原則* 版面與文字技巧全攻略* 實例解析:專題精華怎麼寫?* 實用 Tips:資源不足怎麼辦?* 主題不符申請科系怎麼辦?學習歷程就是你成長與潛力的展現,懶人包只是形式,內容與心意才是教授在意的事!📙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第二十三場:備審資料D1.2.3一次聽懂直播回放連結(上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e5eb1ad9-485a-46fa-9844-526cae295e26直播回放連結(下集):https://exam-match.1111.com.tw/videos/c4b2c1e3-a4cc-4789-96d0-88f2e9e1fa21📝上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D1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撰寫要點?(重點是反思與連結)* D2 學習歷程自述的大項目及寫法?如何避免寫的太細?* D3 可補充的其他有利資料?哪些寫了會有幫助?* 如何寫出吸引教授的備審資料?* 如何用故事和細節打動教授?* 教授真正想看到的內容* 備審資料上傳須知及守則* 如何判斷錄取科系的關鍵資訊?備審資料的核心是展現「你」的獨特性、學習熱情與未來潛力。用心準備,你就是教授想找的人!📝下集的重點回顧筆記觀看本影片你將學到:* 教授想看什麼?(不只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學到了什麼」)* 反思力與動機才是關鍵:動機不能空泛,要有具體經歷支撐。* D1、D2、D3 製作心法(各有其扮演的重要角色)* 各類經驗怎麼寫?(社團、幹部、競賽、證照)* 排版設計也能加分!標題吸睛,保持清爽不擁擠,最多三種顏色為原則。* 別放太多私人相關或無關緊要的資訊* 善用 AI 輔助,但別完全仰賴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針對科系需求去客製化你的備審資料。📙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114分科戰士集合!考前終極懶人包,一顆螺絲都不能鬆!
Hey 各位準大學生們!倒數計時開始,7/11、7/12 就是你發光發熱的時刻啦!✨小編知道大家現在肯定埋首書堆,但考試除了拚實力,細節更不能輕忽!特別幫大家整理了「114分科測驗」的重點資訊和保命提醒,快快收藏,分享給你的戰友!💪📊今年戰況速覽總人數:39190位考生新魔王登場:今年首次新增數學乙,有1.6萬人挑戰喔!火力全開:今年大家都很拚!最多人選考4科(佔41%),跟去年的3科主流不一樣了!人氣王科目:最多人選考的依然是數學甲(超過6成考生!),理組的天下!🚨考場生存守則!6大提醒讓你安心應考🚨這幾點千萬要刻在腦子裡,不然努力就白費了!✅ 你的通關護照 - 證件「正本」身分證、有照片的健保卡、駕照... 記得帶正本!影本和學生證是不行的喔!沒帶會被扣1級分,超虧!✅ 帥氣簽下大名 - 答題卷「簽全名」拿到答題卷,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簽名欄,寫上你工整的中文全名!不是綽號或藝名嘿~ 忘了簽一樣-1級分!✅ 手機徹底消失 - 「完全關機」不只是靜音!是關機!關機!關機!鬧鐘、震動都要關閉。就算放臨時置物區,只要響了就直接-4級分,分數會哭哭喔!😭✅ 智慧穿戴Say No - 手錶手環請留守智慧手錶、運動手環等穿戴式裝置,通通不能帶入座位!考試當天就讓它們好好在家休息吧。✅ 當個瀟灑的收卷人 - 鈴響「立刻停筆」聽到「噹~」結束鈴響,請立刻、馬上、瞬間放下你的筆!任何想多寫一秒的念頭都快快打住,否則會視情節扣分喔!✅ 小心你的尺 - 特殊功能NG檢查你的直尺,有特殊圖形、量角器或計算功能的,通通不能帶!帶一把最樸實無華的尺就好。🗓️考試日程提醒7/11 (四):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7/12 (五):歷史、地理、數學乙、公民與社會最後,想對每一位努力到現在的你說:「辛苦了!你真的超棒!」這段路很不容易,但終點就在眼前。保持平常心,相信自己,把會寫的都寫對,就是最大的勝利!祝大家考試順利,金榜題名!🚀分科落點系統隆重登場快點來看看你的分科落點分析吧
【分科倒數!最強逆襲懶人包🔥 小編挺你上戰場!】
嘿!正在跟分科測驗奮鬥的你,辛苦了!我知道現在壓力山大、心情焦慮,但請相信,你不是一個人!💪小編直接幫你把重點畫好,這份「衝刺大補帖」快收下,讓我們一起穩住陣腳,漂亮打完最後一仗!💊 補帖1:手感之術!題目刷起來就對了 ✍️分科的大魔王「混合題型」+「卷卡合一」,是不是讓你有點慌?別怕!解法無他,就是多練習!透過刷題,你會知道自己哪裡還不熟。但記住,訂正比猛寫更重要! 錯的題目一定要搞懂,翻課本把觀念補起來,千萬別死背答案喔!🔗 傳送門,小編都幫你整理好了:【分科試題】最新題目+詳解:分科考古題💊 補帖2:策略之術!知己知彼才能贏 🧠魔鬼藏在細節裡!考試時間多長?有幾題非選?計分方式是?這些基本功課一定要做,別讓辛苦讀來的分數,被小細節吃掉啦!更重要的是,快去查一下你夢幻科系的「採計科目」,把火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那幾科,讓複習CP值最大化!🔗 衝刺方向看這邊:【114分科】考什麼?怎麼考?一次搞懂:點我看介紹【114分科】從採計組合看你的主力科目:點我長知識114年分科測驗重要時程及準備筆記:點我看重點💊 補帖3:心態之術!你是最棒的,請相信自己 ❤️申請入學的結果,不代表你的全部。那只是一場大型的「選擇+運氣」遊戲,不順利不代表你不好!現在,深呼吸,把失落感變成燃料吧!告訴自己:「分科測驗,是我逆轉的機會!」✅ 最後一個月,請你這樣做:規律作息: 吃飽睡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度放鬆: 讀累了就去散散步、聽聽歌,別把自己繃太緊。正向思考: 想像一下查榜時看到理想校系的自己,那個畫面就是你的動力!💊 補帖4:分科測驗後的落點分析在分科測驗成績公布後,進行落點分析的有效方法包括:了解校系的採計方式,因為不同學校和科系對科目的權重有所不同。分析自身的優勢,根據成績找到最合適的校系。關注歷年的錄取分數,參照過去的數據來預測錄取的可能性。考慮多元因素,除了成績,還要考慮個人興趣和未來發展等方面。總結來說,2025年分科測驗的準備是一個持久且系統的挑戰,考生需要在知識、解題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上全面提升。希望通過本文中的策略與建議,能幫助考生制定出更有效的準備計劃,期望在分科測驗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記住,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努力學習,還在於聰明的準備。祝各位考生在2025年分科測驗中展現最佳實力,順利進入理想的學校!最後的最後,小編想說,努力到現在的你,已經非常非常厲不起了!穩住,我們終點見!✨
【升學抉擇】大學 vs. 科大,甜蜜的十字路口?同時錄取,小編教你這樣選不後悔!
嘿,正在螢幕前苦惱的你,先給你一個大大的恭喜!同時錄取大學和科大,這代表你的努力得到了雙重的肯定,這絕對是一份甜蜜的煩惱。我是「大學問」的小編,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看到許多像你一樣優秀的同學,手握兩張入場券,卻在門口猶豫不決。普大聽起來是傳統路線,科大好像更接地氣?到底該怎麼選?別急,在我們深入探討「如何選擇」這個大哉問之前,讓我們先把程序搞清楚,確保你不會因為錯過時間而失去任何一個機會。第一站:先別慌!搞懂規則,穩住你的入場券這部分是硬知識,但非常重要。我們直接用 QA 讓你秒懂:Q1:我已經知道四技申請(科大)正取了,還可以填大學的志願序嗎?小編解析:當然可以!請務必去填!在科大「報到」之前,你都還不是他們正式的學生。你可以把科大的正取資格當作一顆「定心丸」,然後安心地去填寫大學申請入學的志願序。這代表你有權利「待價而沽」,等到兩邊的牌都揭曉了,再做出最後的選擇。Q2:如果兩邊都錄取了,不去的那個需要特別做什麼嗎?小編解析:要!而且非常重要!這是展現你「誠信」的時刻。你必須明確地放棄你「不」想去的那一個,把機會留給後面的備取生。對於「大學」:不想去,務必在期限內到甄選會網站「聲明放棄」。只要放榜,你就佔了一個名額,放棄要線上辦理。對於「科大」:如果你還沒報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報到,資格會自動失效。如果你已經先去報到了(例如為了保險起見),但後來決定去讀大學,那務必在期限內向該科大辦理「放棄錄取資格」,通常需要填寫書面文件。Q3:具體來說,要怎麼「聲明放棄」?放棄大學:記得到大學甄選委員會的「申請入學」網站,找到「網路聲明放棄」功能,在截止日前動動手指線上完成即可。放棄科大(已報到者):填寫該校的「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連同錄取通知單等資料,在規定時間內親送或郵寄給錄取學校。(切記:每間科大的規定可能略有不同,請務必詳閱該校的報到須知!)第二站:抉擇時刻!大學 vs. 科大,不只是一字之差好了,程序問題解決了,現在我們來聊聊最核心的「靈魂拷問」:到底該選哪一邊?很多人有刻板印象:「普大重理論,科大重實務」、「想考研究所就去普大,想馬上就業就去科大」。這些說法有幾分道理,但過於簡化。讓小編帶你從「客觀差異」和「主觀感受」兩個層面來深度剖析。【客觀分析:放下校名,看見本質】教學導向的差異:練內功 vs. 練招式大學(普大):普遍更重視「學術理論」的深度與廣度。課程會從基礎原理教起,培養你獨立思考、研究分析的能力。小編比喻:這就像學武功,大學花很多時間教你「內功心法」,心法練得好,未來不管想學什麼招式(專業技能)都能很快上手,也更有機會自創招式(創新研發)。科技大學(科大):強調「實務應用」與「產業接軌」。課程設計通常緊扣業界需求,有大量的實作課、專題製作、工廠實習。師資也常有豐富的業界經驗。小編比喻:這就像直接教你「招式套路」,你很快就能在職場上打出一套漂亮的拳法,成為企業的「即戰力」。資源與連結的差異:學術圈 vs. 產業界大學(普大):通常擁有較龐大的圖書資源、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多元的社團活動,以及更活躍的國際學術交流。如果你對探索不同領域、追求知識的本質充滿熱情,這裡會是你的樂園。科技大學(科大):與產業界的連結通常非常緊密。學校會積極媒合企業實習、舉辦就業博覽會,甚至有「訂單式人才培育」計畫,讓你畢業即就業。如果你目標明確,想在特定產業深耕,科大的資源能幫你鋪好第一哩路。【主觀選擇:問問你自己這幾個問題】客觀分析完,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你手上。拋開別人的建議,誠實地問自己:你的學習風格是什麼?你是那種喜歡泡在圖書館,對「為什麼」充滿好奇,享受從理論中找到答案的「學究型」?(可能更適合大學)還是你覺得坐著聽課很無聊,喜歡動手做、從實作中學習,看到成品會很有成就感的「實踐型」?(可能更適合科大)你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目標明確,想盡快就業:如果你已經鎖定某個產業(如:餐飲、設計、精密機械),並希望大學四年就累積一身可以直接上工的技能,科大會是你的高效選擇。還在探索,保留彈性: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未來想做什麼,或者想繼續攻讀碩博士、從事研究工作,大學提供的廣泛基礎和理論訓練,能為你保留更多的可能性。放下校名光環,你對「科系」本身了解多少?這是小編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只比較「A大學」和「B科大」。你應該深入去比較你錄取的**「A大學C科系」和「B科大D科系」**。上網查這兩個系的「課程地圖」:看看他們大一到大四都開了哪些必修和選修課?哪個系的課程更讓你眼睛發亮?看看師資陣容:教授們的專長是什麼?是學術界的大牛,還是業界的專家?學長姐分享:Dcard、IG上都有很多學長姐的真實分享,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專題?實習機會多嗎?小編的真心話親愛的同學,大學與科大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或高低,只有「定位」與「焦點」的不同。它們就像是通往成功山頂的兩條不同路徑,一條風景開闊,另一條直指目標。最終,你的成功不取決於你走的是哪條路,而在於你是否在這條路上全力以赴。花點時間,靜下心來,誠實地與自己對話。做出一個在現階段對得起自己努力、也最貼近你內心渴望的決定。無論你選擇哪一邊,那都將是你人生中精彩篇章的開始。祝福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出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家長陪孩子選大學志願 專家建議放下面子、裡子
學測成績2月24日出爐,選志願是下一步。親職教育專家說,選填志願就是向內分析自身興趣、能力,同時向外了解各科系和職業,「看自己過去的故事,想未來的故事」。家長的角色是盡力傾聽,幫孩子整理故事;若放不下「面子」、「裡子」和「情感」,恐成「雷隊友」,導致親子雙輸。 「爸媽太堅持,孩子大學後常過得不好。」親職教育專家楊俐蓉說,她定期舉辦工作坊輔導選填志願,歸納親子衝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父母有名校情結,孩子若不跟從,他們拉不下面子。第二關乎「裡子」,也就是父母為孩子「錢途」著想,認為孩子不懂事才選「念了會沒飯吃的系」。第三是基於情感,例如台北爸媽內心捨不得,拒讓孩子選讀外縣市大學,但孩子渴望獨立。 楊俐容說,相信多數父母仍認為「孩子平安快樂最重要」,那就練習放手和祝福吧。好的溝通也能化解衝突,像是問孩子「有沒有考量出路」,取代「念這系一定餓死」。她也建議高中生同理爸媽成長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考量,「如果爸媽不吭聲,但讓你自由選擇,表示他們已經很努力在愛你。」 就算親子站在同一條船,選志願前仍要做足功課。楊俐容建議高中生分析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找到做起來得心應手又超愛的事。爸媽能扮演的角色有兩種,第一是盡力傾聽,和孩子聊他熱中的事,協助他歸納、釐清方向。第二是擔任職業探索的橋梁,用人脈幫孩子牽線,讓他們有機會和各行業職人會面。 升學補習班教師建議,選系前一定要上該系網站閱覽大一課程,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高中生生活以念書為主,不少人用專長推估興趣,例如數學考得好就自認適合念數學系,但兩者不見得畫上等號。 補教教師表示,正在讀大學的學長姐,也是值得諮詢的對象。他更建議問轉系生,了解他為何轉系、有哪些跨不過去的關卡,從中得知某系實況。熱愛且高度適應某系的學長姐通常建議選讀,但考生不見得能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
志願不符父母期望?應以溝通代替衝突
隨著109年學測成績放榜,進入志願選填階段,許多考生都會面臨以下狀況:想去自己喜歡的校系,但父母不同意,甚至為此大吵一架,沒有一方肯退讓,到底該怎麼辦?師大附中林煜智老師說,面對這樣的情形,應以溝通代替衝突,或能一併解決親子議題。 了解雙方背後動機 看似單純的志願選填衝突,實際上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林煜智老師指出,大部份時候,這樣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複雜的親子議題,「之前有位學生一直想讀台北以外的大學,父母卻不願意讓他離開台北」,他舉例。正因為如此,他建議雙方,與其爭執不休,不如冷靜下來,好好了解彼此想要這麼選擇的動機。 在父母方面,不認同孩子喜歡的校系,原因不出這幾種:未來出路不佳、面對外界壓力、認為自己有決定權……等,林煜智老師說,「許多擔心其實都源自於不了解」,對於孩子喜歡的校系沒有充份認識,抱持特定成見及刻板印象,或以為孩子只是一時興起,沒有考慮周全,這些都是造成衝突的原因之一,因此,也更加突顯溝通的重要性。 運用資料佐證說詞 溝通雖然至關重要,不具技巧的溝通亦是無效的。林煜智老師建議,學生在與父母溝通時,可先多做功課,以具體的資料、理由來佐證自己的說詞,將會更具說服力。如果雙方真的溝通困難,則應徵求第三方介入以提供協助。 家庭是第一次練習 林煜智老師鼓勵學生,不須將這樣的衝突往負面想,而是當成第一次的練習,畢竟溝通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若能因此提升溝通技巧,對於往後路途一定有所幫助,與其爭個你死我活,不如把握機會,在溝通的過程中,更加了解父母和自己。 (資料來源:) 落點分析 書面備審攻略
學測失利壞心情 師大附中四招調適
109年大學學測成績近日出爐,幾家歡樂幾家愁,表現好的學生積極前往下一階段,不如意的學生卻仍處於徬徨中。今日邀請到負責高三輔導、師大附中的林煜智老師,傳授同學四招調適壞心情。 基本的轉移目標法 第一項、也是最基本的,自然是耳熟能詳的轉移目標法。林煜智老師說,由於大多數人在採行這個方式後,心情就能獲得調適效果,因此十分建議同學可以先試試看,若無效的話,再使用接下來的其他辦法。以學測失利的考生而言,最常見的轉移目標即是指考,將全付時間、心力轉而投注至指考準備後,久而久之,便能較少想起學測失利的痛苦。 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由於學測後填寫志願及繳交備審、筆面試的時間是有限的,林煜智老師建議,即便考得不盡理想,同學仍可努力準備,在這段拼盡全力的時間裡,除了讓自己不留遺憾之外,更能好好正視這次的結果,認清自己的極限,在逐漸放下以後,甚至開始進行反省,透過了解失敗的原因,一次比一次更進步。 多聽過往成功案例 另一種調適心情的方式,則是多聽過往成功案例,以當前這個狀況來說,即是「學測失利,但後來表現還是很好」的例子。林煜智老師表示,像在師大附中輔導室,便有留存許多學長姊的資料,可提供高三考生作為參考,看見他人扭轉乾坤的經驗,能使自己增添信心,相信自己也辦得到。 找信任的人聊一聊 最後一項、也是較為典型的辦法,便是找個信任的人聊一聊,即使花上半天一天的長時間,能夠獲得徹底抒解的話便是值得的,絕不能悶在心裡,獨自一人承受。不過,林煜智老師強調,有時這樣的方式對於對方而言,其實也會造成不小的壓力,因此應特別注意,找尋合適對象也是十分關鍵的。 (資料來源:) 落點分析 書面備審攻略
已到底部